铁磁材料居里点的测定实验报告
铁磁材料居里点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与实验仪器
1.实验目的
(1)了解示波器测量动态磁滞回线的原理和方法;
(2)学会一种测量铁磁材料居里点的方法。
2.实验仪器
用于测量环状磁性介质样品的JLD-Ⅲ居里点测量仪(含五种样品)。
二、实验原理
1.铁磁材料和居里点
铁磁材料在很小的磁场作用下就被磁化到饱和,不但磁化率大于零,而且达到
χ~10 —106 数量级,当铁磁性物质的温度高于临界温度Tc(居里点温度)时,铁磁性物质
转变成为顺磁性。
即在居里点附近,材料的磁性发生突变。
反复磁化铁磁材料时会出现磁滞现象。
另一重要的特点就是磁滞。
磁滞现象是材料磁化时,材料内部的磁感应强度B 不仅与当时的磁场强度
H 有关,而且与以前的磁化状态有关。
2.示波器测量磁滞回线的原理
如图所示,给待定铁心线圈(N匝)通50Hz交流电,次级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ε = - WS dB
,次级回路电压方程为ε = Ri + u C,dt
当R >> 1
2πfC
时,Ri >> u C,则
i = ε
R =- WS
R
dB
dt
. t时刻,
u C =q
C
= q0
C
+1
C
∫idt
t
=(q0
C
+WS
RC
B0 ) -WS
RC
B
上式中,前一项为t = 0 时,电容初始状态和铁芯初始状态决定的直流电压值,若其为0,则
u C = -WS
RC
B,即u C∝B,将u C输入示波器y轴,则水平方向偏转与B成正比。
在初级线圈中,u H = R H i H,而H = ni H,则u H
= R H
n
H,将u H输入示波器x轴,则竖直方向偏转与H成正比。
综上,示波器上能够显示出稳定的B-H曲线。
三、实验步骤
测量环状磁性介质的居里点
1.接线:将加热接口与居里点测试仪接口用专线相连;将铁磁材料样品与居里点测试仪用专线
相连,并把样品放入加热丝;面板上的温度传感器接插件对应相接;将B 输出(感生电动势)与示波器的Y 输入相连,H 输出(原线圈端电压)与示波器的X 输入相连接。
2.将加热电流及激励电压调节钮左旋至最小,开启居里点测试仪电源箱上的电源开关,打开示波器。
3.适当的调节示波器的Y 轴衰减,X 轴衰减,调节激励电流,示波器上就显示出了磁滞回线,以图形大小始于观察来决定激励电流的大小,并保持稳定。
4.调节加热电流大小,当升温开始后,每隔5℃或3℃记录一次温度t和电压值u eff. 当电压变化较快时,每升高约1℃,记录一次数据。
加热电流不要太大。
5.当炉温达到此样品的居里点时,磁滞回线消失成一条直线,记下此时的温度,再升高几度继续测几个点。
6.测试完成,令加热电流回零,拔掉电热丝连线,自然冷却至室温,关闭电源。
7.换样品再次测试。
四、数据处理
本次实验我们总共测量了1号、3号、5号共计三个铁磁材料的居里点,绘制的u eff~T曲线分别如下图,应用excel绘制曲线后,在利用matlab 和origin的结合可以求得曲线上切线斜率绝对值最大点所在坐标,及其切线的斜率。
则三个样
品的居里点计算如下:
样品1:
求得切线斜率最大点坐标为(108.3,62),切线斜率k = -19.9,则切线方程为:
u = -19.9T + 2217
当u = 0时,得T = 111.4,即1号样品的居里点为约T C=111.4℃.
样品3:
求得切线斜率最大点坐标为(91.4,42),切线斜率k = -48.6,则切线方程为:
u = -19.9T + 1861
当u = 0时,得T = 93.5,即3号样品的居里点为约T C=93.5℃.
样品5:
求得切线斜率最大点坐标为(68.3,58),切线斜率k = -99.0,则切线方程为:
u = -99.0T + 6820
当u = 0时,得T = 68.9,即5号样品的居里点为约T C =68.9℃.
五、分析讨论
(提示:分析讨论不少于400字) 1.实验中我们主要利用了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而关于磁滞回线是
05010015020025030035025.0
35.0
45.0
55.0
65.0
75.0
5号样u eff -T 曲线
u eff /mV
T/℃
怎么产生的,通过查阅物理实验书前一节的内容(2.8节,铁磁材料磁滞回线的测定)我得知磁滞回线的产生原因:如图,设铁磁质在开始时没有磁化,如磁化场H 逐渐增加,B将沿oa增加,曲线oa叫做起始磁化曲线。
当H增大到某一值时,B将达到饱和。
若将磁化场H减小,则B并不沿原来的磁化曲线减小,而是沿图中ab曲线下降,即使H降到零(图中的b 点)时,B≠0,B 的值仍接近饱和值,与b点对应的B值,称为剩余磁感应强度Br(剩磁)。
当加反向磁化场H时,B 随之减小,当反向磁化场达到某一值时,B=0,与oc相当的磁场强度Hc称为矫顽磁力。
当反向场继续增加时,铁磁质中产生反向磁感应强度,并很快达到饱和。
逐渐减小反向磁化场,减到零,再加正向
磁化场时,则磁感应强度沿defa变化,形成一闭合曲线abcdefa,闭合曲线称为磁滞回线。
2.实验中我们通过曲线上斜率最大处的切线与横轴的交点来确定Tc,而不是由曲线与横轴的交点来确定Tc,这是因为接近居里点附近时,铁磁性已基本转化为顺磁性,虽然μ值较小,但仍大于0,故εeff~T曲线与横坐标没有相交,当温度高于居里点时,铁磁材料磁性突变,如果利用与横轴的交点会产生较大误差。
3.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起始时期由于不知道样品居里点的大致值,所以升温速率不好把握,通过三次实验我们认为开始时可将升温速率调快一些,约为3℃/min,每隔3℃记录一组数据,当发现电压值下降速率明显加快时,马上将升温速率降低,每隔1℃记录一组数据。
六、实验结论
1.本次实验通过对铁磁性材料居里点的测试,我发现铁磁材料的温度在到达居里点时,磁滞回线变成一条直线,这说明铁磁材料在温度高于居里点时由铁磁体转变为顺磁体。
2.通过绘制εeff~T曲线,发现感应电动势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现象,开始时感应电动势的下降速度较慢,在居里点附近下降迅速。
七、原始数据
(要求与提示:此处将原始数据拍成照片贴图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