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妇科病案分析

妇科病案分析

病案分析病例146岁女性,因月经周期延长半年、心悸出汗1个月就诊。

既往月经规律,近半年月经周期延长为2~3个月,2个月前末次月经,经量较前略减少。

近1个月心悸明显,情绪低落,压抑,有想哭的感觉,夜间出汗明显,睡眠差,表现为入睡难,早醒、梦多。

心内科检查提示心电图大致正常,偶有室性期前收缩。

查体:甲状腺Ι度增大,伴小结节。

余无阳性体征。

初诊时拟诊:围绝经期,甲状腺增大结节,并开立辅助检查化验单,复诊示性激素:FSH 22IU/L,LH 52IU/L,E2 669pg/ml。

甲状腺功能:FT3 9.76pg/ml,FT4 3.84pg/ml,TSH 0.007mIU/L。

修正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围绝经期待排。

将此患者转至内分泌科治疗甲亢,并提示监测月经情况。

内分泌科予甲巯咪唑片治疗后,月经规律,上述症状消失。

1年后复诊时月经仍规律。

再次修正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

点评:46岁女性,出现月经周期变化,并伴有一系列症状,很容易考虑为围绝经期,并将症状视为绝经相关症状。

但事实上,在其他年龄段可能出现的所有疾病在该年龄段仍有可能发生,甚至有些疾病还会影响月经,因此,需认真询问病史,全面检查,除外所有其他器质性病变后方可按更年期综合征诊治。

病例248岁女性,因阴道大量出血3天就诊。

既往月经规律,近1年多月经周期不规律,20~60天不等;经量时多时少,经期延长,7~15天不等。

前次月经3个月前。

本次月经5天前开始,最初2天量少,近3天血量明显增多,有大血块。

单位有规律体检,无明显异常。

查体:中度贫血貌。

急诊查Hgb 8.2g/dl,超声无明显异常。

处理:急诊诊刮。

病理提示子宫内膜单纯增生。

后续治疗:定期孕激素撤退。

点评1.临床上常见闭经一段时间后大出血情况,需重视围绝经期的月经异常的处理。

诊刮对于围绝经期的月经异常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不仅可起到止血的目的,还可取内膜送病理检查。

强调凡诊刮,必须送病理。

根据病理结果,给予相应处理。

但不可将诊刮滥用,临床上常可见到反复诊刮的患者,使患者遭受了不必要的痛苦,并且因未能及时对内膜病变给予内分泌治疗,内膜病变进展。

2.对于该患者,急性期处理并不是诊疗活动的结束。

强调应长期管理,并应重视患者是否有其他的症状。

以月经异常为主诉,尤其是出血量多的妇女,其他症状易被其本人忽视,更易被医生忽视。

对于这些症状的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

病例343岁女性,潮热出汗3个月。

月经一直规律。

至今无明显改变。

近半年工作压力较大,潮热出汗明显,伴记忆力下降,不明原因疲乏。

各项检查无明显异常。

治疗:现代植物药。

点评:围绝经期的起点是以月经周期改变为定义,但临床上确有月经周期仍正常,已出现明显绝经相关症状者。

这类患者的处理,要点是除外其他可能引起相关症状的疾病。

具体用药比较棘手,可以选择现代植物药,或者中药,或者其他非激素类制剂,也可以短时间尝试小剂量激素补充治疗。

病例447岁女性,因月经周期延长1年、潮热出汗半年就诊。

既往月经规律,近年多月经周期逐渐延长,目前约2~3个月行经1次,经量较少。

前次月经3个月前。

近半年潮热出汗明显,伴有全身骨关节肌肉疼痛。

1周前外院查性激素:FSH 79IU/L,LH 35IU/L,E215.7pg/ml。

既往:超声诊断乳腺增生多年,经前乳腺胀痛明显,但近1年已明显好转。

单位有规律体检,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盆腔超声、乳腺钼靶、心电图、胸片和骨密度检查,均无明显异常。

拟诊:围绝经期,更年期综合征。

治疗:黄体酮20mg/d,肌注,连用3天。

停药4天后阴道出血6天干净,量较平时月经稍多。

症状无明显缓解。

继以雌激素加孕激素周期序贯治疗(克龄蒙每日1片,连用21天后停7天)。

同时给予钙剂和维生素D3。

点评:(1)这是一名围绝经期患者,有月经异常,并有明显的症状。

治疗时应先用孕激素。

若孕激素治疗仍不能缓解症状,建议予雌激素加孕激素周期序贯治疗。

该患者有明显症状,有HRT的适应证,同时无HRT的禁忌证,故可以HRT。

(2)目前存在超声过度诊断“乳腺增生”的倾向,这种所谓的乳腺增生并非HRT的禁忌证,但需向患者说明,在用药早期,可能乳腺疼痛再次出现,属治疗后的正常反应,如症状重,可对症处理。

病例550岁女性,绝经1年半,心悸、出汗、易激动3个月。

反复心悸,1个月内2次夜间叫救护车看急诊,但均未发现心脏方面的明显异常,经心内科医生提醒来妇科内分泌科就诊。

潮热7~8次/日,夜间出汗严重,睡眠略差。

情绪变化明显,自觉易激动,总觉得委屈。

单位有规律体检,无明显异常。

既往体健。

查体无阳性发现。

盆腔超声示子宫内膜0.2cm,乳腺超声正常。

与患者交流后,患者愿意来月经,故雌激素家孕激素周期序贯治疗(芬吗通1/10每日1片,连用28天后停3天)。

治疗约2周,上述症状均有显著改善。

点评:(1)绝经相关症状多种多样,既有比较典型的症状,也有一些与器质性疾病共同的症状,如心悸。

这种情况的诊治要点是排除器质性病变。

当鉴别诊断困难时,可试验性治疗。

(2)绝经时间较短、年纪较轻的妇女,HRT方案建议选择可有规律撤血的方案,如周期序贯方案,一方面对患者的心理是一种支持,另一方面,也可避免用药初期的异常出血,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病例655岁女性,绝经4年,潮热出汗2年,骨密度检查提示骨量减少。

潮热出汗已较前减轻,4~5次/d。

病史、体检和辅助检查除骨密度外均无明显异常发现。

治疗:雌激素加孕激素连续联合方案(戊酸雌二醇1mg/d+地区孕酮5mg/d)或替勃龙1.25mg/d。

点评:该患者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预防骨质疏松症,且无禁忌证,故可应用HRT。

从预防骨质疏松症的角度,各种全身用药的方案疗效相仿。

绝经较长,故选择连续联合方案。

长期应用,选择天然和接近天然的雌、孕激素,以提高安全性。

病例755岁女性,绝经4年,潮热出汗2年,骨密度减少。

发现血压轻度增高1年,多数在140/90mmHg。

血生化正常,盆腔超声、乳腺超声、颈动脉和椎动脉超声均正常。

治疗:选择含屈螺酮的雌激素加孕激素连续联合方案(安今益1片/日)。

点评:屈螺酮为螺类酯的类似物,有对抗水钠潴留的作用,可轻度降低血压。

研究证明即使血压的轻度降低(5mmHg),也可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故对于次患者,选择含屈螺酮的方案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病例853岁女性,潮热出汗1年半。

体胖(BMI 28.6kg/m2),血脂异常,慢性胆囊炎。

2年前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前月经仍规律,术后约半年后出现潮热出汗,每日10次以上。

母亲有血栓史。

体检和辅助检查除血脂异常外无明显异常发现。

治疗:经皮雌激素(松奇1贴/周)。

点评:该患者有血栓高危因素和胆囊疾病,故选择无肝脏首过效应的经皮雌激素更安全。

因已切除子宫,故仅用雌激素即可,无须用孕激素。

病例956岁,绝经5年,乏力、兴趣缺失5年。

既往:经前乳腺疼痛明显。

病史、体检和辅助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发现。

治疗:替勃龙1.25mg/d。

点评:替勃龙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具有雌、孕、雄三种激素活性,这是我国目前唯一一种有雄激素活性的药物,故对以乏力、抑郁或性欲降低为主的女性具有更好的疗效。

由于具有组织选择性,对乳腺刺激很小,很少引起乳腺痛。

病例1058岁女性,绝经8年,反复泌尿系感染1年余。

无明显潮热出汗等不适。

查体:外阴(-),阴道黏膜苍白,皱褶消失,宫颈光,子宫萎缩,附件(-)。

治疗:阴道局部雌三醇软膏0.5g/d,2周后改为每2~3天1次。

点评:该患者以局部症状为主,故选择局部用药,并可长期使用。

病例1165岁女性,绝经18年,3年前有过1次腕部骨折,骨密度检查提示骨质疏松症。

因看过电视上的节目,来门诊要求HRT。

处理:(1)解释,已不宜HRT;(2)建议针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3)追问,阴道干涩明显,反复老年性阴道炎发作,故予阴道局部雌激素(普罗雌烯乳膏,0.5g/d,2周后改为每2~3天1次)。

点评:(1)这样的患者显然已经过了GRT的“潜力治疗窗”,不主张为治疗骨质疏松症在此时而开始HRT,但应该给予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治疗,包括补钙和维生素D的基础治疗,和其他的骨质疏松症治疗如阿仑膦酸纳,或降钙素,或雷奈酸锶等治疗。

(2)虽然多数患者不会将泌尿生殖道的症状作为主诉来就诊,但患者来到医院,作为医生应主动询问。

若患者存在相应问题,应予治疗。

病例1235岁女性,G2P1,无自主已经5个月,伴潮热出汗。

既往月经规律,母亲38岁绝经。

查体无异常发现。

我院查性激素水平:FSH 113IU/L,E2 21.3pg/ml。

约一个月前外院性激素水平与此类似。

盆腔超声:子宫内膜0.5cm。

乳腺超声:(-)。

诊断:卵巢早衰。

治疗:雌、孕激素周期序贯治疗(克龄蒙1片/日),补钙。

点评:(1)卵巢早衰的诊断需慎重,一般需停经4个月以上并至少两次化验才能作出诊断,两次化验间隔应在1个月以上;(2)卵巢早衰的妇女,因提早绝经发生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等的危险更大,故更需要HRT。

这些妇女HRT时不要过分强调小剂量,可采用标准剂量甚至更大的剂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