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管理概论复习题

信息管理概论复习题

《信息管理概论》导学及复习(西山)一、填空题●人们通常对信息管理的认识与把握至少表达出五种不同的含义:信息内容管理,信息媒体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信息产业或行业的队伍管理。

●宏观层次的信息管理主要是指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信息产业的管理。

●国内对信息管理思想发展与分期具有代表性的看法有:卢泰宏的三时期说、马费成的四阶段说、钟守真的四阶段说、霍国庆的三时期新说。

●知识由个人的隐式经验、想法、洞察力、价值以及判断等组成。

●知识管理的发展始终围绕着组织、人和信息技术这三个要素。

●按照信息的发生领域,可将信息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按照主体的观察过程,可将信息分为实在信息、先验信息和实得信息。

●按照性质划分,信息资源可分为自然信息资源和社会信息资源两大类。

●按载体来划分,信息资源可分为:人脑信息资源、实物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和电子信息资源。

●社会信息交流有六种主要表现:人内信息交流、人际信息交流、组织信息交流、群体信息交流、大众信息交流和网络信息交流。

●信息技术的体系结构包括:基础技术、支撑技术、主体技术和应用技术。

●自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到现在,计算机的发展已经经历了4代。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而硬件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

●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而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

●Internet的主要服务包括:电子邮件服务、文件传输服务、远程登录服务、网上交流服务、信息检索工具、BBS和WWW服务。

●信息管理的目的是解决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和相对滞后的信息服务的矛盾,信息组织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

●信息组织的对象包括:信息内容层次的组织,信息加工层次的组织,信息载体的组织以及信息学科内容的组织。

●按照检索手段来划分,检索服务可分为手工检索服务、计算机检索服务和联机检索服务三种类型。

●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是指对网上的各种概念、数据、事实和文献等,通过分析、标引、著录、链接、排序、存储等手段,形成一个有序的、便于用户理解和查询的信息系统的过程。

●对网络信息内容的评价,主要考虑:准确性、权威性和时效性。

●按照功能和解决问题的不同,信息系统可分为: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管理信息系统MI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决策支持系统DSS、企业资源规划ERP和电子商务系统等。

●办公自动OAS可分为:事务型OAS、管理型OAS、决策型OAS。

●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有:生命周期法、结构化方法、原型法和面向对象的方法。

●数据库是长期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一个决策支持系统一般包括语言系统、知识系统和问题处理系统。

●电子商务指的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的一切商务活动。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标志,信息管理活动进入了现代信息管理时期。

●从信息管理的起源角度,有三个领域认为信息管理起源于它们的工作,分别是图书馆领域、(工商企业管理领域) 和(政府行政管理领域)三个领域。

●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它的诞生以(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的提出为标志。

●大众信息交流的媒体主要有(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两大类。

●(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部分。

●信息技术体系中主体技术主要是“4C”技术,分别指:(收集)、(通信)、(计算机)、(控制)。

●从逻辑角度,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硬件系统由五部分组成,分别是(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Internet的主要服务有(ftp )、(电子邮件)和(远程登录)等。

●信息服务具有提供信息、(释疑解惑)、整序导引、(保值增值)四个方面的功能。

●信息系统按照功能和解决主要问题的不同,可以分为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管理信息系统MIS )、(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决策支持系统DSS)、(企业资源规划ERP)、电子商务等。

二、名词解释1.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所有手段的总称,是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延长、增强、补充和扩展。

2.信息系统:就是通过信息的搜集、处理、存储、传递和交流而实现的信息从信息源道信息用户的职能系统。

3.信息资源:是在社会发展中可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达到一定数量的信息的集合,是各种社会活动中产生和积累的具有潜在或现实价值的有序化信息及相关要素的集合。

4.信息孤岛:由于缺乏信息资源规划等原因,在不同信息系统和不同计算机软件之间,尤其是不同业务管理部门之间出现了数据信息不能共享,设计、管理、生产的数据不能进行交流,数据链条出现脱节,即产生“信息孤岛”。

5.信息交流:就是社会活动中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受者借助于某种符号系统,利用某种传递通道,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而实现的信息传输和交换行为。

6.模式:是对现实事物的内在机制及事物之间关系的直观和简洁的描述,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形式,可以向人们提供某一事物的整体形象和简明信息。

7.先验信息:就是信宿在接收到信源所发出的信息之前,事先了解到的关于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

8.信息揭示:是信息组织的中级形式,即对信息的内容特征进行深层揭示并转换成主题标识,形成一个科学的逻辑标识系统。

9.数据挖掘:是一个利用各种分析工具在海量数据中发现模型和数据之间关系的过程,目的在于使用所发现的模式帮助解释当前的行为或预测未来的结果。

3.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软件。

其建立在操作系统之上,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负责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

三、判断题●现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广播、电视、网络已成为大众信息交流的主要手段与方式。

(T )●知识就是智能,两者没什么区别。

(F)●全信息及其理论是整个信息科学的理论基石。

(T)。

●政府公务员不属于政务信息资源的范畴。

(F)●信息技术可分为“硬”技术和“软”技术,信息组织技术、信息检索技术属于“硬”信息技术。

(F)●目前用的GSM手机采用的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F)●对计算机进行管理和维护的软件应属于应用软件。

(F)●按搜索引擎的内容来分类,可分为综合类搜索引擎和专业类搜索引擎。

(T)●Moore的信息政策矩阵将信息政策置于产业层次、组织层次及社会层次三个层次上。

(T )●目前我国信息政策内容体系还不健全,信息政策研究还比较薄弱。

(T)四、选择题●MIS的中文指(A)A、管理信息系统B、决策支持系统C、企业集成制造D、企业资源计划●以下关于知识管理的说法中,哪两个是正确的(BC)。

A、知识管理的主体是信息技术;B、知识管理的主体是人;C、知识管理的发展始终围绕着组织、人和信息技术这三个要素;D、知识管理的对象是人。

●关于信息类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CD )A、按照主体的认识层次,可将信息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B、在网上搜索时,查询“北大”一词,出现“北京大学”,“东北大学”,“华北大学”等结果,这是由于只注重语义信息的结果;C、在网上搜索时,查询“北大”一词,出现“北京大学”,“东北大学”,“华北大学”等结果,这是由于只注重语法信息的结果;D、按照主体的认识层次,语用信息是信息认识过程的最高层次。

●管理的首要责任是(A )。

A、管理一个组织B、管理管理者C、管理工作和工人D、制定计划●比较常见的电子商务模式B2C(或称B to C)是指(B)A、消费者之间的直接电子商务B、企业与直接个人消费者间的电子商务C、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D、以上都不对●今天我们使用的安装了Pentium4芯片的PC机属于(D)代计算机。

A、第一代计算机B、第二代计算机C、第三代计算机D、第四代计算机●以下有关信息服务类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软件开发公司是信息流通服务业B、婚介所、点子公司等是信息流通服务业C、信息研究所、图书馆等是信息流通服务业D、电视台、出版社是信息流通服务业●下面最能准确反映计算机主要功能的是(C )A、计算机可以代替人的脑力劳动B、计算机可以存储大量的信息C、计算机是一种信息处理机D、计算机可以实现高速运算●CAD中文意思指(A )。

A、计算机辅助设计B、计算机辅助制造C、计算机辅助数学D、计算机辅助辅绘图●以下关于第三代OA特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D)。

A、具有功能丰富、来源丰富的数据信息处理功能B、充分利用多线程讨论、文档共享、电子邮件等手段协同工作C、起到了知识管理的平台与门户作用D、缺乏收发文件等群组协作过程的处理能力●下面有关信息加密的论述正确的是(BD )A、加密是指用物理方法对信息进行再组织,使之成为一种不可理解的形式。

B、密钥的位数越长,加密系统就越牢固。

C、对称加密需要有一对密钥。

D、非对称的加密与解密使用不同的密钥。

E、数字机密标准DES是非对称加密●每一个元数据格式,包括以下哪些特征(BDE )A、元素的描述意义 B 、一组有限的元素 C 、数据的管理 D 、每一元素的意义 E 、每一个元素的名称●以下有关信息传播模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D)。

A、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是直线模式B、美国学者拉斯韦尔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学过程中的五种基本要素,形成了“5W”模式C、马莱兹克的大众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中考虑了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影响力的不同D、网络传播模式中,每个参与者都具有了传播者和受众的双重身份●下列哪些是管理信息系统具有的功能(ABCD )A、预测功能B、计划功能C、运用数学模型D、控制功能 E 、信息采集功能●以下关于信息管理活动各个时期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CD )A、古代时期的信息管理活动没有形成社会规模,社会信息资源数量有限,以纸制手抄本及印刷本为主;B、古代时期信息存储的方式是开放的;C、近代信息管理时期以文献信息为中心,图书馆为主要场所;D、现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整个社会的信息资源呈几何级数增长。

●以下关于信息管理活动各个时期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D )。

A、古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信息管理重心集中于藏,主张藏书秘不示人;B、现代信息管理的信息管理理念和信息管理技术与古代和近代时期有着本质区别;C、信息技术在信息管理活动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D、报纸与杂志是在现代信息管理时期才出现的。

●关于信息技术体系结构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D)。

A、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的开发使用属于信息技术体系中的主体技术B、电子技术、空间技术和生物技术属于信息技术体系中的基础技术C、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息技术属于信息技术体系中的支撑技术D、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属于信息技术体系中的支撑技术●计算机在工作中突然电源中断,则计算机(D )中的信息全部丢失,再次通电后也不会恢复。

A、软盘B、硬盘C、ROMD、RAM●程序是计算机完成一定处理功能的(A )的有序集合A、指令B、软件C、字节D、编码●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A)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