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考博辅导班:2019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南京大学2019年我校公开招考全部以“申请-考核制”方式进行。
各院系根据《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选拔工作管理办法》及院系博士生“申请-考核制”实施办法,组织开展相关选拔工作,从考生中择优录取博士生。
各院系招生计划、具体考核办法,请查询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网站的公告说明、招生目录以及相关院系网站的实施“申请-考核制”相关规定。
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院系根据中期考核结果,在我校研究生中挑选成绩优异、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硕士生攻读博士学位。
具体要求请咨询相关研究生培养部门。
获得推荐免试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通过复试后,直接录取为博士研究生。
直接攻博招生专业一般为基础研究学科。
具体要求参见《南京大学2019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办法》。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拥有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两个一级学科,是一所以培养高层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景观规划与设计、以及城市与区域规划方面专业人才为办学目标的学院。
建筑学科在雄厚的建筑设计研究和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新兴的城市建筑、数字建筑和绿色建筑等领域开展了世界前沿性学术研究。
城乡规划学科源于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立足于南京大学在城市科学方面的研究基础,对城市和区域规划开展跨学科的研究和教学。
本学院现拥有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学生作品获得国内外竞赛奖项100余项。
现有专职教师58名,教授18名,副教授15名。
大部分教师具有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之学习与工作经验,同时具有丰富的创作能力和工程实践经验,近五年来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项200余项。
本学院国际交流活跃,与欧、美、澳、亚等地区多所知名高等院校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合作关系,互派师生出访交流或进行联合项目研究。
在2007年与法国巴黎十二大“巴黎规划学院”合作成立了“南京大学中法城市•区域•规划科学研究中心”,该中心在多学科和多边合作的框架下对城市规划和城市研究领域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
在2012年与英国剑桥大学合作成立了“南京大学-剑桥大学建筑与城市合作研究中心”,该中心旨在为针对当代建筑与城市的创新性的和多学科的研究提供一个平台和实验室。
在2015年与美国雪城大学合作成立了南京大学-雪城大学绿色建筑与城市环境国际研究中心,该中心主要关注于对下一代可持续建筑技术的研究。
今天,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已成为中国最具国际声誉的建筑院校之一,致力于学科前沿性研究、探索原创性理论,并结合国家需求解决重大实际问题,结合研究成果,培养新时期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高端人才。
二、招生信息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招生专业有2个:081300 建筑学研究方向:01 城市形态与城市设计02 城市形态学与物理环境03 数字建筑与CAAD04 建筑节能技术与建筑物理环境05 城市更新与空间叙事研究06 地域建筑与环境理论方法07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更新08 建构文化研究考试科目:①1107 “申请-考核”英语②2203 “申请-考核”专业课一③3323 “申请-考核”专业课二0813Z1 城乡规划与设计研究方向:01 城乡发展研究与规划理论02 城市与区域规划03 海绵城市与智慧规划04 城市系统演化模拟05 城市规划与设计06 城市空间结构07 国土空间规划08 城乡安全规划09 信息地理与智慧城市10 大数据分析与城市模拟11 城市区域发展与规划12 城乡规划管理与政策研究13 城市社会与文化空间研究14 人文城市规划方法研究考试科目:①1107 “申请-考核”英语②2203 “申请-考核”专业课一③3323 “申请-考核”专业课二三、报考条件2019年参加申请考核的考生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为: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3.国家承认学历学位的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六年以上(含六年,于2013年9月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持境外学历或学位证书者,须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学位认证书。
已获学士学位(但未获硕士学位)并在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工作六年或六年以上的人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按照同等学力身份报考:(1)在报考学科或相近研究领域国内外核心刊物上至少公开发表一篇学术论文(第一作者),或有专著出版(含独著或合著);(2)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或专业奖励。
4.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5.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附件:南京大学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信,下载地址:/943/list.htm)。
6.现役军人考生须符合军队有关报考规定。
7.硕博连读类考生除满足上述第1、2、4、5条规定之外,还必须通过中期考核,且具备品学兼优、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出类拔萃的本校在读优秀硕士生(具体条件请咨询研究生院相关培养部门)。
8.直接攻博类考生除满足上述第1、2、4、5条规定之外,还须是获得毕业院校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9.报考我校“045100 教育”专业学位博士的考生,除满足上述第1、2、3、4、5条规定之外,还须符合教育研究院对申请者提出的学位、工作年限、工作领域等方面的要求。
10.我校承担的教育部专项计划如“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定向培养研究生计划”、“援疆博士师资计划”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等招生计划及专业,以教育部下达的最终计划为准。
各类专项计划报考条件须符合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
报考者应确认自己是否符合报考条件,不符合报考条件者将取消报考资格,且录取者也将被取消录取资格,相关后果由报考者承担。
四、选拨程序报名时间:网上报名时间为2018年11月6日-11月30日报名方式:报考我校博士生者均须网上报名。
南京大学2019博士网上报名系统使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
考生上传照片并通过网上银行交纳报名考试费。
报名交费后,一律不再办理退款手续。
参照2018年教育部安排,我校开展教育部专项招生计划包括:“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定向培养研究生计划”、“援疆博士师资计划”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等,每位考生只可选择报考专项中的1项,不得兼报。
2019年各类专项计划及专业以教育部最终发布通知为准。
寄送材料至研招办网上报名后,涉及以下四种情况的考生,须将下列指定材料在2018年12月20日前(以寄出邮局邮戳或凭据为准)寄送到仙林校区研招办(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南京大学仙林校区行政北楼9楼研究生院招生办,邮编:210023)。
(1)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招生计划的考生,提交由考生所在省(市、区)教育厅民族教育处(或高等教育处)盖章的“报考2019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
报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的考生,提交由所在学校思政(或党务)工作部门、人事部门及所在地省级党委教育工作部门盖章的“高校思政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报考资格审查表”。
教育部其它专项计划,待教育部发布相关文件后,研究生院将另行通知。
(2)同等学力考生,提交在报考学科或相近研究领域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已发表论文(第一作者)或出版专著(含独著或合著)或省部级及以上奖励证明的复印件。
(3)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学位认证书复印件。
五、考核内容“申请-考核制”参见《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选拔工作管理办法》以及院系公布的博士“申请-考核制”实施办法中的考核要求及程序。
同等学力考生须参加我校统一组织的政治理论考试(考试内容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试阶段须加试(笔试)两门由报考院系确定的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
2. 政治理论考试同等学力考生在参加政治理论考试及院系申请-考核时,均需携带包括身份证原件、准考证以及学士学位证书原件等材料,并提交给监考老师和院系核查。
同等学力考试须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理论考试,考试科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时间(暂定):2018年12月30日地点:南京大学(考试安排以准考证和研究生院网站通知为准)。
六、考博分数均以百分制给出初试、复试成绩七、习题解析(启道教育提供)Smoking may be a pleasure for some people. 1 ,it is a serious sourceof 2 for their fellows. Now medical authorities express their 3 about theeffect of smoking 4 the health not only of those who smoke but also those whodo not . 5 ,nonsmokers who must 6 inhale the air polluted by tobacco smoke may7 more than the smokers themselves.As you are 8 informed,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students have 9 in aeffort to 10 the university to 11 smoking in the classroom. I believe they are12 right in their aim. However, I would hope that it is 13 to achieve this bycalling 14 the smokers to use good judgment and show concern for other 15 thanby regulation.Smoking is 16 by city bylaws in theatres and in halls used forshowing films as well as in laboratories where there may be a fire hazard. 17 ,it is up to you good18 .I am therefore asking you to 19 “No smoking” in the auditoriums,classrooms and seminar rooms. This w ill prove that you have the nonsmoker’s health andwell-being 20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to a large number of our students.1. A. HenceB. HoweverC. Anyway D. Furthermore2. A. joyB. discomfortC. convenienceD. relief3. A. considerationB. attentionC. belief D. concern4. A. againstB. forC. inD. on5. A. In consequenceB. On the other handC. In factD. After all6. A. instinctivelyB. instantlyC. spontaneouslyD. reluctantly7. A. sufferB. subjectC. submitD. sustain8. A. certainB. sureC. doubtlessD. right9. A. enteredB. joinedC. attendedD. involved10. A. reasonB. persuade C. argueD. suggest11. A. stopB. objectC. banD. prevent12. A. entirelyB. likelyC. generallyD. possibly13. A. likelyB. probableC. properD. possible14. A. outB. forC. onD. up15. A. ratherB. betterC. moreD. other16. A. prohibitedB. protectedC. reservedD. cleared17. A. FurthermoreB. ConsequentlyC. NeverthelessD. Elsewhere18. A. ideaB. dutyC. senseD. responsibility19. A. persistB. maintainC. stickD. adhere20. A. in mindB. in headC. in heartD. in memory1. 【答案】B. However【解析】本题测试逻辑搭配. however 然而,正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