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
发表时间:2019-06-27T11:16:22.40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作者:崔伟
[导读] 造价管理是影响工程效益的关键,只有做好造价管理,才能够确保工程效益不受损害。

烟台金桥置业有限公司山东烟台 264002
摘要:造价管理是影响工程效益的关键,只有做好造价管理,才能够确保工程效益不受损害。

在工程造价的各个阶段及环节,应该实行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充分考虑到每一个细节,严防出现造价管理的疏漏,充分调动各方利益者参与到造价管理中来,从投资设计阶段开始一直到工程竣工阶段,都要全程实施造价控制,确保项目管理的资金实现良性的循环,最后就才能保证工程最大效益的实现。

本文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精细化管理
建筑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是运用经济、法律等管理手段和科学、技术原理,解决工程建设中造价控制与确定、经济与技术、管理与经营等实际问题,提高经济和投资效益。

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贯穿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竣工全过程,是工程造价管理市场化的必要途径。

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在总投资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做好工程造价管理的精细化管理非常重要。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虽然全过程造价管理可以有效的管理资源,保证工程成本和效益,但是受传统的粗放化管理方式的影响,导致造价管理中常常出现各种问题,从而影响工程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

究其主要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1对工程造价的控制重视度不高
对施工建设项目进行合理的选择是确保工程建设过程中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手段。

在工程施工阶段,提高项目投资效益的有效手段是对工程的投资决策进行控制,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在工程设计阶段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整个设计存在较多的漏洞,施工设备的采购和施工材料的购买没有按照市场的具体价格进行综合制定。

此外,在当前的项目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提出的设计标准超过了施工项目规定的具体标准。

导致整个施工存在问题。

1.2缺乏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监控
由于对工程造价管理进行全过程监控是建筑企业实现控制高效控制成本的一个重要措施,在日常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其成为大部分建筑企业进行造价管理内部有效控制和监督的重要方式。

但是,由于部分建筑企业缺乏一定的风险意识,没有建立相应的监控部门,或者即使建立了在建筑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也没有被纳入重要工作这一列。

这就导致工程造价的核算机制没有健全,而工程报价决议计划基础也相对单薄。

另外,部分监控部门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监控工作时,只进行常规的财务稽查,没有充分发挥工程造价内部控制和监控的积极作用。

这就容易出现不按规律办事、盲目压低造价、压缩工期、不按质论价、垫资施工、拖欠工程款等现象,从而造成建筑企业建设项目质量差、工期长、超预算及效益低。

1.3人员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其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

虽然目前从事建筑业的人员很多,但是精尖人才却却很少,所以目前建筑业需要更多技术过硬的人才来应对快速发展的建筑业。

目前,更多的造价管理工作人员通过日常的培训、学习和评估,来取得相关的资质证书,但是由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实际生产的紧密性以及新时期下的多变性,同时各相关人员自身素质的差异性,其成长的造价管理工作人员还不能很好的进行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建筑工程的进程,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2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对策
2.1做好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设计阶段是进行工程造价控制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做好造价管理的关键所在。

一是设计招标。

从经济与质量相结合的角度,做好设计招标工作。

在实施工程主体招标的同时,将与其配套的工程一起招标,对参与竞标的多家设计公司进行综合评比,最终选出最佳的设计单位所设计出的最好方案,以尽可能地减少设计工程造价。

二是限额设计。

通过限额设计来控制造价额度。

作为设计人员,必须十分熟悉造价总定额,根据所掌握的材料预算价格,然后进行项目投资估算,再用此对施工图设计及概算进行控制。

从当前的工程造价设计来看,常常因为设计变更而使造价控制增加了困难。

因此,必须对投资估算进行设计限额,如造价限额、三材消耗限额等,并构建奖惩激励制度。

三是合同控制。

根据当前设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差、经济观念不强的问题,导致设计质量不高。

因此,应从设计合同上签订经济条款,对设计变更进行明确的控制,当设计变更超出合同规定的某一比例时,则应该扣罚设计费用。

2.2投标决策阶段
把投标决策阶段作为建设承包企业造价管理的重要阶段,是建设承包方成本控制思路的重大转变。

过去只重视在工程施工阶段进行成本控制,实际上标段决策好坏,直接影响了工程项目盈亏。

按照精细化管理的思路,在这个阶段由专门的招标风险评估小组,对投标环境、招标合同条款等方面的进行精准与细化分析。

细化的分析是决策的精准的基础,主要表现把投标环境分析细化为:业主的资金、管理方式、资信等;工程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工程本身的技术难度等;当地政府、民风民俗等社会环境;把招标合同条款主要分析细化为资金支付、质保金返还、索赔条件、合同义务等等。

最后要形成分析报告,这是决定是否投标和投标报价的基础。

精准表现在把握大原则,作为建筑施工承包企业有“三不投”,即不投垫资大资金支付比例低的标、不投风险大的标、不投资金支付比例低的标。

2.3决策阶段
建筑工程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对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决策设计阶段,要对拟建的建筑工程项目的用途、质量、规模等进行深入的调查比较和分析研究,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科学论证,为建筑工程的投资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科学评价工程的经济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决策阶段,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科学合理的投资估算,要具有较高的质量和准确性,严格控制项目决策误差,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2.4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一是强化合同管理。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做好工程变更的控制,是建筑施工阶段的是否重要的内容。

从当前“低价中标”的方式来承揽
工程,主要是以索赔来达到赢利的目的。

作为造价管理人员,必须采用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方式,严格控制工程的变更,对各个子项目的变更应该控制在合同要求的范围内。

与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商等签订好相应的合同,如果他们不按照合同履行义务,就进行反索赔,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二是有效控制投资。

根据监理规定,进行职责分工,健全投资控制,同时,按月度工程施工进度款进行审核,从而导致投资失控。

三是从技术措施上进行项目投资。

采用施工方案的技术论证,广泛应用最新的材料、工艺及办法,通过以技术的方式做好建筑工程的投资控制。

四是从经济措施上展开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

对各种费用之和控制在总投资的范围内。

结束语:
要想真正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提高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就必须要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

充分结合建筑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从小的细节抓起,严防出现工程造价管理疏漏,并充分调动各方面有利因素来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项目管理资金实现良性循环,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朱冬梅.居舍.2018(14)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石华富.南方农机.2018(15)
[3]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张一帆.中国设备工程.2019(0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