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科学与技术学习总结》
学习是每个人每一天都在进行的事情,所谓活
到老学到老就是这样,那么学习究竟是什么?学习
效率怎么提高呢?在学完这学期的《学习科学与技
术》后我认识到了什么才是学习,并在这堂课中学
到了很多新的学习理论和学习策略,这让我自己的
学习效率有所提高,接下来就让我来总结一下本学期对着门课的知识吧!----12教技606班33号颜兆邦
一、三大学习理论
在本学期的《学习科学与技术》课堂中,老师在教授完三大学习理论的知识后,让我们全班分组,进行小组式的学习汇报,在汇报的过程中,我们小组成员仔细查看三大学习理论的知识,对中国知网上一些有关三大学习理论的好的文章,我们组也进行了学习,并组织了自己的语言上台进行了三大学习理论的汇报,在汇报过程中,我们组和其他组的成员互相交流,使得学习理论的知识印象更好的在脑海中加深,接下就三大学习理论的主要知识进行总结与分析:
首先进行的是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总结,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巴韦洛夫、华生、桑代克、斯金纳、班杜拉,行为主义与早期心理学中的联想主义和机能主义有较密切的联系,其理论先驱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
桑代克早期主要通过动物的行为来研究动物心理,特别是研究了动物的“学习”行为。
他创造了迷宫圈、迷箱和迷笼等实验工具,在对鱼、鸡、猫等动物的学习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之后认为,动物通过不断地尝试可以偶然获得
成功,不成功的反应全被排除,成功的动作则由于引起的兴奋而被
牢记,因此动物的学习就是在刺激和反应直接形成联结。
桑代克后
来又进一步研究了人类的学习,并对这些学习定律做了修改和补充,桑代克的行为主义的三大定律随之产生,三大定律分别是: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
在现代心理学派别中树立起行为主义旗帜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他提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是人的意识而是人的行为。
以往的
心理学家认为思维纯属大脑皮层的活动,这种观点被称为“中枢学”,华生则提出了“外周学”,认为思想是整个身体的机能。
华生在心理学研究对象和方法中的变革,使行为主义心理学以自然科学的面目
出现,产生了广泛深入的影响。
在新行为主义者中,对学习理论和方法影响最大的是斯金纳的
操作行为主义和此基础上提出的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
斯金纳认为,塑造有机体行为的过程就是学习过程。
他将学习的公式概括为:如
果一个操作发生之后,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其强度就会增加,用这样的方法就可以提高这一操作再次发生的概率。
斯金纳把
华生刺激-反应的公式发展为刺激-反应-强化,斯金纳根据其操作强化原理提出并制成了能够帮助教师为每个学生安排有效的程序学习
的教学机器。
教学机器充分体现了斯金纳派新行为主义的学习观念:学习就是条件作用,学习就是行为,甚至思想也被看做是一种能够
被分解和编制成详细行为目录的行为。
这种学习观在教学中表现为
小步子原则(把循序渐进具体化);积极反应原则(使提问普遍化,促进学生对每一步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和反应);及时强化原则;自定步调原则(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基础和水平选择适当的起点和学
习进度)。
行为主义理论在斯金纳时期达到其鼎盛时期,20 世纪60 年代, 认知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展开了激烈的论争,最终以认知
理论占上风而告终。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作为一个曾经一统天下的理论框架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新的学派正在萌生并发展起来,这就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接着讲的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对立,源自于格式塔学派的认知主义学习论,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再度复苏。
认知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最大区别在于,认知理论家们只关心人类的学习,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内部的心理过程,这与行为主义者只关注外显行为、无视心理过程的观念有显著区别。
在认知学习主义理论中,我着重学习了格式塔学习理论,其的主要观点有:
①格式塔学派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主张从整体的动力结构来研究心理现象。
②学习即知觉重组或认知重组。
③顿悟学习可以避免多余的试误,同时又有助于迁移。
④真正的学习是不会遗忘的。
⑤顿语学习本身就具有奖励的性质。
⑥顿悟说及对尝试错误说的批判。
⑦格式塔关于学习实质的看法,建立在其对猿猴学习现象的观察的基础上。
从学习的结果来看,学习并不是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了新的完形;从学习的过程来看,学习过程中这种知觉的重新组织,不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而是突然的顿悟。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衰落的原因:认知主义虽然摆脱了行为主义只关注行为的现象转向关注人的内部心理,但是认知主义没有关注环境对学习者的影响因素,必然会被关注人的内部心理过程与环境对学习者意义建构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取代。
最后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发展
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一般认为建构主义观点是由瑞士心
理学家让•皮亚杰于1966年提出的,他创立的学派被称为“皮亚杰派”,是认知发展领域中最有影响的学派。
现代建构主义的直接先驱是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智力发展理论。
在此着重提出维果茨基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其理论定义为:
学习是人所特有的高级心理结构与机能,这种机能不是从内部
自发产生的,而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助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
这种高级心理机能最初形成于人的外部活动中,并在活动中逐渐内化,成为人的内部各种复杂心理和结构。
因此,人的心理发展既是
个体的又是社会的,个体的知识建构过程和社会共享的理解过程是
不可分离的。
2、学习内容的划分与学习者的个性差异
要想提高学习效率,首先需要了解学习内容的分类,以及不同
类型的学习内容所具有的特点和规律。
从学校教育的现实来看,学
习的主要对象和内容基本上可以划分为知识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
习以及社会规范的学习三种内型。
而依据学习方式划分学习类型可
以分为机械学习与有意义的学习、接收学习与发现学习、四种不同
学习类型的交叉关系。
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时间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者。
因此,最高效的学习就是符合学习者个性的学习。
根据学校者对不
同学习时间的偏好,可将学习者分为四种类型:清晨型、上午型、
下午型、夜晚型;从感知觉方面看,学习者主要有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
3、学习评价与学习效率
学习评价作为学习系统的反馈调节机制,在学习与教学过程中
起着重要作用,历来是教育学家与心理学家的重点研究对象。
学习评价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分别是:测量、描述、判断和建构阶段。
这里重点讲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师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评价榜样;正确进行自我评价;学会从他人评价中认识自我;注重对学习过程进行总结;进行正确归因;培养和发展元认知能力。
学习效率是对学习者学业水平和身心素质发展的综合评价,而且特别强调如何以最少的时间、精力之投入,获得最多的学习成效,包括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及非智力因素等,即如何使学习最优化的问题。
学习效率=学习的产出(学习数量、质量和成果)÷学习的投入(学习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等代价)。
四、自己在学习方面的不足之处
在学习方面,我有很多缺陷,其一,我不能做到专心一致,总在看一本书的时候,分心去想其他的事情去了,很容易被分散注意力,由此,我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而不能保持一颗本心不变;其二,老师在教授知识之前,我不能及时预习,在讲完知识后,我也没用及时复习,这是一个不好的现象;其三,在日常的学习中,我常常是一个人在自学,并没有和其他同学有过知识的交流,导致自己成为一只井底之蛙,还洋洋得意,当我不懂的时候,我会反复思考,在反复思考后,还是不懂,但是我却没有去问栋的同学或者老师,而是放弃思考,不去想它,这也是自己一大缺陷。
五、通过学习本课程的收获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我收获颇多。
首先通过了解本门课程的课程目标和教育理念,我知道了,这么课程的宗旨是在培养具有创造力和健康个性的终身学习者,大学生的学习能力的高低不仅仅决定现实的学业成就,而且是决定今后事业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学完本课程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学会使用了学习分类,通
过对学校所教授的所有知识内容,我按要求分为了知识概念的学习、原理的学习、问题解决的学习,并把动作技能的学习及其特点和规律用于对体育技能的学习,而社会规范的学习理论用于对思想政治方面的课程的学习,这有助于我更好的学习有关的知识,不管是道德、文化还是身体锻炼,都可以用到本门课程中的学习理论,本门课程的学习带给我的是学习的加速,让我少走了许多弯路。
六、对本课程的建议
本课程虽然不是考试科目,但是对于我们教育技术学的学生来说,它的重要性比考试科目更加重要,在通过对本门课程的系统学习后,我知道了,学习原来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学习是有很多不同学者的方法和理论的支撑,而不是自己从小学到大,这一贯的学习模式中诞生的学习经验所能媲美的,通过学习本课程才知道什么是井底之蛙,我觉得本课程不仅仅是给我们专业来学习,更应该给全部正在学习的大学生教授,造福那些正在走弯路的学习者,帮助那些想学习却不知道学的同学,同样不一定是大学生学,其实只要是人,就应该学这门课程,这样人类的学习水平一定能达到一个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