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定位概述
1. 动力定位系统原理
船舶动力定位系统就是依据所要求的船舶定位或运动指令,根据测量所得船舶的运动信息与环境信息,利用计算机进行复杂的实时计算,控制船舶主副推力装置产生一定推力与力矩,以实现预定的船舶姿态控制、定位控制或运动控制。
船舶在海上除了受到本身推进器的推力以外,还受到风力、波浪与海流的外界作用力,从而产生6 个自由度的运动,即纵荡、横荡、升沉、纵摇、横摇与艏遥。
动力定位系统利用位置测量设备测出本身位置的变化,利用各类传感器测出船艏、纵横摇以及风力风向,再采用现代控制理论,建立船舶与推力器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多种控制方法,同多对船舶6 个自由度运动风量以及风力风向的计算,对船舶各主副推力器的推力进行分配,从而控制船舶3 个自由度
的运动,即纵荡、横荡与艏摇。
2. 动力定位系统组成
动力定位系统通常包括两大部分:测量控制部分和推力装置部分。
测量控制部分
测量控制部分主要包括:
1)测量传感器:
DGPS或其他类型定位系统)-测量船位
电罗经-测量艏向
船舶垂直参考单元-测量船舶的纵摇、横摇与升沉
风向风速仪-测量影响船舶动力的主要干扰力即风力
2)控制部分:
操作台:其台面上布置有操纵手柄、跟踪球、输入键盘、各种操纵按钮、
指示灯与报警灯及显示屏,操纵台内部布置有一台高性能计算机。
控制柜:其内部布置有实时处理计算机、存储器、输入/ 输出接口、供电模块以及大量接线端子;动力定位系统与位置测量设备、各种传感器以及主副推力器的电气联接均通过控制柜,系统供电也经由本柜。
便携式手操终端
推力装置部分
1)动力部分:船舶主机、发电机
2)推力部分:主推进器、舵、辅助推力装置(多用侧推器和全回转推进器)。
3. 动力定位的等级与精度
动力定位等级
国际海事组织IMO 根据动力定位系统的功能以及设备冗余度,将动力定位系统分为三个等级:1 级、2 级与3 级。
DP1、DP2、中国船级社根据动力定位系统不同的沉余度将动力定位等级
DP3。
具体要求如下:
1)1级动力定位系统DP-1:安装有动力定位系统的船舶,可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自动保持船舶的位置和首向,同时还应设有独立的集中手动船位控制和自动艏向控制。
2)2级动力定位系统DP-2:安装有动力定位系统的船舶,在出现单个故障不包括一个舱室或几个舱室的损失)后,可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在规定的作业范围内自动保持船舶的位置和艏向。
3)3级动力定位系统DP-3:安装有动力定位系统的船舶,在出现任一故障
(包括由于失火或进水造成一个舱室的完全损失)后,可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在规定的作业范围内自动保持船舶的位置和艏向。
动力定位等级精度
动力定位系统的精度,既与相关测量系统(如DGPS的设备的精度有关系, 也与推进器
系统相关信号传输的精度有关。
4. 动力定位系统的布置要求
根据中国船级社规定,动力定位系统布置如下表所示:
5. 动力定位控制动能分类
1)手动移位
2)自动定位
系统能精确地按指令保持船位;也可以按操作人员的指令自动改变船舶的
位置,船舶自动移位的速度可以有操纵人员设定。
3)自动艏向
4)自动循迹航行(高速与低速)
系统能使船舶精确的按预定轨迹低速移动、或按预定航线高速航行。
在低速航行模式下,船舶循迹精度,而且可以任意设定各航迹段的航向与船速,使船舶沿纵向、横向或斜向移动,此模式的最高船速取决于船舶与辅助推力装置的设计。
在高速循迹航行模式下,船舶艏向将由系统自动根据航线、船速与外界环境力而计算确定。
在航线转弯处,系统可以自动确定转弯半径与船速,也可以预先设定;在此模式下,侧向推进器通常不参与工作。
5)自动操舵驾驶
6)自动跟踪水下目标
7)自动保持移动速度
8)任意中心自动回转
9)其他功能
6. 动力定位控制理论分类
以下分类大概根据其出现年代的顺序。
1. PID控制
以经典的PID控制为基础。
2. LQG控制
Kalman滤波和最优控制相结合形成了线性二次高斯型LQG控制(Lin ear QuadraticGuasS,目前是最常用的控制理论。
3.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DMRAC控制)
4. 反步法( Backstepping)
5. 模糊控制(Fuzzy Logic Control)
6. 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 Control)
7 .动力定位厂家简述
⑴ .当前世界上较有名的生产动力定位产品的公司有KongsbergSimard,Alstom
和Nautronix三家;其中Kongsberg Simard公司的产品优势占领当前国际船舶动力定位市场。
⑵ .当前世界上生产动力定位产品的公司有:Kongsberg、Alstom、Nautronix、PRAXIS、NORR、NAVIS、CONVERTEAM、L3 Communication Company、AutoNav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