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城市总规划2040
展的不确定性,城市基础设施按800万人配置。
中心城区综合交通:
“3环17射”的高、快速路系统、“环加放射” 的11条城市轨道线网。
中心城区用地布局
中心城区高快速路网规划
中心城区轨道线网规划
17
3 现行总规实施主要成效
(1)城市地位显著提高,城市功能不断强化,国际化程度持续提升。
(2)城镇化有序健康推进,“一区六廊”的城镇空间格局基本形成。
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发挥城市规划在
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引领作用
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考察北京城市规划建设
深入贯彻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和“一尊重、五统筹”的城市工作新要求。 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传承发展中华文 化;城市融入大自然,人民城市为人民。
借鉴京津冀协同发展经验,解决“大城市
1 修编背景
2017年3月,国务院正式同意成都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并 将成都作为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总规编制试点示范城市。
总规由国务院审批后,成都新的一系列战略举措将进一步 获得国家层面认同,重大项目的实施和审批将得到相关部 委的进一步支持,并建立起推进实施的法定依据。
12
第二部分 现行总规评估及问题分析
中心城区 原中心城区
卫星城 区域中心城 二圈层城区 三圈层城区 成都指导价
2015
实际出让价 国家最低标准(成都)
原中心 中心城 城区
20
4 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3)产业园区和镇乡建 设特色不足,配套不完 善、职住不平衡,未形成 差异化可持续发展模式
产业园区整体形态缺乏打
造,体现为传统产业园区形 象, 建筑风貌杂乱。
修编理由
四川天府新区、天府 国际机场和空港经济 区建设、国家高铁通 道预留等对城市功能 布局产生重大影响 国务院批准重大 建设工程
现行总规已不适 应城市建设管理 的需要
成都上一版总规将于202 0年到期,需提前修编总 规,为全市各项工作提供 指导 中心城区人口已经突破总 规2020年远期规划人口
11
(3)市域生态保护格局基本形成,环城生态区得到有效管控。 (4)中心城区扇叶状多中心格局初显,人南轴线基本形成。
(5)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等综合枢纽地位持续提升。
(6)市政设施逐步完善,基本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现行总规-市域总体生态保护体系规划图 2015年中心城区扇叶状布局图
成都高快速路现状图
18
4 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北站商贸 荷花池
非核心城市功能在原中心城区过度集聚
批发市场、传统仓储物流等功能过度集聚
狮子桥工业
汽修家具
锦江工业区
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品质下降等问题显现
原中心城区内需要重点疏解的功能及用地
成都的工作日午间热力地图
北京的工作日午间热力地图
上海的工作日午间热力地图
19
4 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2)二三圈层产业聚集能力 不强,资源价值不高,城市品 质不佳,人口结构不合理,圈 层式同质化发展特征明显
(6)结合城市功能结构的调 整,进一步优化天府新区范围
简阳划入成都后,龙泉山以东地
区需要国家级新区带动发展。
天府新区现有范围的空间布局与
中心城粘连发展。
天府新区设立时包含大量建成区,
目前可新增空间占2020年规划建 设用地的10%,仅余40平方公里。
——需要对天府新区范围进 行进一步优化
1978年
一五计划
国防工业基地建设 国家投资、工业嵌入
1952年
1992年
改革开放
内生驱动、地位波动
2000年
市场经济
体制改革 地位缓升
2008年
西部大开发 WTO
投资驱动 内陆国际化
2014年
新常态
新型国际化 产业高端化
灾后重建
2.0% 1.5% 1.0% 0.5% 0.0%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美丽中国 典范城市 现代化国 际城市 创新驱动 先导城市
城乡统筹 示范城市
和谐宜居
全面体现五 大发展理念
生活城市
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努力建设世界文 化名城
持续改善民生,加快建设宜业宜居宜商的城市环 境等
建设全面体现新发 修编背景
(5)顺应我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结构
1 修编背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有五种 情形之一可以修编城市总体规划,成都存在其中四种情形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四川省城镇体系规划》、 《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 等规划的期限是2030年或 2040年,需要修编总规, 衔接各层次规划 上级人民政府制 定的城乡规划发 生变更 行政区划发生 重大调整 2016年5月,四川省简 阳市正式交由成都市代 管; 双流、郫县撤县设区
产业层次不高,消费外流显著 人口密度偏低,结构不合理,外来人口 主要以养老人口、务工人员为主 土地价值偏低,不及中心城区一半 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城市品质整体 不佳
相对低层次的二圈层产业业态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33.90%
100 50
(1)单中心高度集聚,虹吸效应不断 强化,大城市病逐步显现
陆家工业区 郫县食品物流园 建材市场 石材加工 机电市场 华严村工业 培风村工业
金牛物流 家居建材市场 北站货运站物流 成都机车厂
原中心城区人口657万,超出规划37万人,现状城市 建成区人口密度1.77万人/平方公里,高于上海、天 津等地区,且仍在快速集聚
天津:城区与园区融合,体现为现 代城区风貌,建筑风貌统一协调
产业园区生产、生活配套设
施不足,工人在产业园区和 城市生活区之间形成“钟摆 式”的通勤。
镇乡平均规模约0.4万人,规
模小、分布散,特色不足。
21
工业区工作日白天手机用户密度
夜间手机用户密度
4 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4)市辖区(龙泉山以 西)开发强度偏高,新兴产 业功能缺乏承载空间
病”问题,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 发模式
习近平: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 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一环。
借鉴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经验,优化城市空
间结构,重塑城市经济地理
国务院: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部署。
4
1 修编背景
市域综合交通:“五环二十四射”高
快速路网;建立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 和国际货运口岸
市域生态结构:“两环两山两网六片”
的生态保护格局
成都市域生态结构
16
2 现行总规要点
中心城区规模:中心城区范围为630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436平方
公里。
中心城区人口:2020年规划人口620万人,为适应人口流动和人口发
13
1 历版总规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成都市共编制了四轮城市总体规划,在引导 当时的城市发展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4版:突出工业基地建设,奠定环形放射城市格局 1982版:形成东城生产、西城居住的格局,并强调保护传统历史城区格局 1996版:中心城区东郊工业结构调整,退二进三,提出城市向东向南发展 2011版:中心城区由圈层式向扇叶状布局转变,突出全域城乡统筹规划
(4)落实市委十三次党代会战略部署
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 建设“五个城市”,增强“五中心一枢纽”支撑 功能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重塑经济地理,构建“双核 联动、多中心支撑”的功能体系 落实“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 空间 发展战略 转换城市发展动力,增强城市持续发展能力 壮大城市经济,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的总体谋划。
成都市应“抓住六大历史机遇”,加快推进城市建设管理“五个转型
升级”,“发挥五个作用”, 落实省委“五个走在前列”、“五个
全力支持”等重要要求。
城市规划转 型升级 城市产业转 型升级 城市生态转 型升级
城市管理转 型升级
城乡形态转 型升级 六大历史机遇
三大发展战略
五大转型升级
6
1 修编背景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6-2040年) (专题汇报)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7年7月3日
汇报框架
第一部分 修编背景
第二部分 现行总规评估及问题分析 第三部分 新一轮总规主要内容
2
第一部分 修编背景
3
1 修编背景
( 1 )全面贯彻中央新理念,落实总 书记对城市规划的新要求
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枢 纽和转换点。
1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6年3月,国务院审议通过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 明确提出成都以建设国家中 心城市为目标,成渝合作共 建世界级城市群。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