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蒸汽锅炉节能优化改造实践

工业蒸汽锅炉节能优化改造实践

工业蒸汽锅炉节能优化改造实践
发表时间:2019-06-19T10:56:05.5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作者:张聪
[导读] 摘要:随着工业蒸汽锅炉节能技术的逐渐发展和变化,原有配套设备已不能满足目前节能降耗工作需要,需进行节能优化改造。

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卷烟厂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随着工业蒸汽锅炉节能技术的逐渐发展和变化,原有配套设备已不能满足目前节能降耗工作需要,需进行节能优化改造。

本研究以成都卷烟厂为例,对原锅炉在运行中存在的节能空间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针对性提出了优化改造思路,并详细介绍了优化改造后的运行情况。

关键词:工业锅炉;蒸汽锅炉;节能;优化;改造
前言
成都卷烟厂锅炉房共装有4台锅炉主机,均为德国菲斯曼Vitomax 200型燃气蒸汽锅炉,2台10t的燃油燃气锅炉(1#、2#)可燃烧柴油和燃烧天然气两种模式自动切换、2台10t的燃气锅炉(3#、4#)仅通过燃烧天然气供热,单台锅炉最大工作压力1.3MPa,额定蒸发量为10t/h。

锅炉辅助系统包括有:1套30m3的柴油存储系统,含大小油罐两组;1套锅炉给水系统,含2套20m3的钠离子水处理系统、1套常温除氧系统、1套常温除铁系统、6台套给水泵组,2套水箱。

2016年,锅炉系统共生产蒸汽2.56万t蒸汽,有效运行时间为1.18万h,共耗水3.10万t,耗电23.81万kW·h;天然气263.99万m3,占锅炉系统总能耗的99%,锅炉系统总耗能占全厂综合能耗43.25%。

锅炉系统运行效率方面,2016年全年气汽比为103m³/t,水汽比1.21m³/t,均不在锅炉系统能源绩效参数设定的控制范围以内。

1.改造前状况
锅炉系统年度能源耗用分析主要集中分析锅炉系统的表1所示。

表1 锅炉系统年度能耗分析
1.1 锅炉系统气汽比分析
2012年-2016年锅炉系统气汽比呈上升趋势。

气汽比最小的是2012年,为91.77m³/t;最大的是2016年,为103.18m³/t;即每生产1吨蒸汽2016年比2012年多消耗天然气11m3。

五年内,气汽比升高幅度达12.43%,反映成都卷烟厂锅炉系统热效率大幅降低,节能空间较大,急需开展技术改进,提高锅炉系统热效率,降低锅炉气汽比。

1.2 锅炉系统电汽比分析
2012年-2016年成都卷烟厂电汽比平均值为9.87kW·h/t,即近五年生产1吨蒸汽平均需要耗电9.87kW·h。

电力消耗占蒸汽生产成本较小,锅炉系统电力消耗节能空间较小。

1.3 锅炉系统自来水利用率分析
2012年-2016年成都卷烟厂锅炉系统水汽比呈下降趋势。

水汽比最高的是2012年,为1.36m³/t,水汽比最低的是2016年,为1.21m³/t。

根据锅炉系统能源绩效参数要求,水汽比的控制值≤1.50,五年内,水汽比数据均在控制值范围内,节能空间较小。

1.4 给水系统分析
由于软水设备再生钠离子交换器运行已久,系统陈旧落后,除氧器除氧率不达标,实际运行中导致锅炉氧腐蚀比较严重,锅炉热效率大幅度下降。

同时,冷凝水管道锈蚀严重,造成回收的冷凝水含铁量严重超标,含铁量达5.37mmol/L,无法正常回收使用,造成大量热量和水资源的浪费。

拟在现有条件下对该系统进行改造,使锅炉在运行中尽最大可能减少氧腐蚀,提高锅炉能源使用效率,保证锅炉稳定、安全、高效、节能的运行。

综合上述分析:现阶段成都卷烟厂锅炉系统气汽比高位运行,锅炉主机热效率偏低,为近五年最低水平,急需通过技术改造,提高锅炉热效率。

2.水处理节能优化改造
本次改造新上两台除氧器,考虑建筑承重载荷,两台除氧器安装在现有的软水设备间,而软水设备安装在锅炉房二楼原除氧设备间,将1楼化验间改造为盐液池,并且增加一套锅炉排污自动控制及热回收利用装置,同时,更换现有蒸汽冷凝水主管道及保温,并在二楼配置一台除铁器和一套CCD(污染在线检测系统),以提高锅炉系统能源利用率。

锅炉系统节能改造完成后,锅炉水处理系统一共分两条供水线路。

一条为自来水经钠离子交换器处理后,合格进入软水箱,软水经热力除氧器除氧后供锅炉使用;另一条为蒸汽冷凝水汇于冷凝水水箱后,经除铁器除去冷凝水中铁离子,经过CCD在线检测合格后进入软水箱,再经除氧器除氧后供锅炉使用。

增设除氧器后,锅炉给水温度可达104℃,远高于改造前的50℃。

锅炉给水温度提高,大幅度提高了锅炉热效率,即锅炉气汽比大幅度提高。

同时,高温冷凝水回收二次利用,大量热量与水资源得以再次利用,大幅度提高了锅炉水资源利用率,即锅炉水汽比大幅度提高。

3.能优化改造结果
3.1 锅炉给水水质
钠离子交换器产出达标水与除铁后冷凝水在软水箱混合,再经过除氧器除氧供锅炉使用。

试运行期间,共对锅炉给水主要水质指标进行了25次测试。

测试数据整理如下:
(1)温度(℃):试验期间,锅炉给水温度最高为104℃,最低为99℃,平均温度为101.32℃。

(2)硬度(mmol/L):试验期间,锅炉给水硬度醉倒为0.02mmol/L,最低为0.01mmol/L,平均值为0.12mmol/L。

(3)氯根(mg/L):试验期间,锅炉给水氯根最高为15mg/L,最低为13mg/L,平均值为13.32mg/L。

表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