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画像砖1
砖包罗汉代政治、经济、文化、民 俗各各方面,是研究汉代历史的大百科,现市 面上多数以模印为主,雕刻的少见,雕刻还保 留彩绘就稀有了:
• 一、反映[汉代]农业、副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如 播种、收割、舂米、酿酒、盐井、桑园、采莲、 市井等为主题的画像砖。这类画像砖,内容最为 丰富,颇具研究价值。如成都羊子山一号墓出土 的“盐井”画像砖,细致地刻画了[汉代]井盐生产 的情况。画面上盐井,装置着提取盐卤的滑车; 盐卤正通过架设着的竹枧,缓缓地流向烧着火的 铁锅中。是研究古代盐业史最难得的实物资料。
• 三、表现当时社会生活和政治制度的,诸如以市集、杂 技、讲学授经、尊贤养老等为主题的画像砖。张衡在《 西京赋》中描写当时的杂技表演场面:“临迥望之广场, 陈角觚之妙戏。鸟获扛鼎,都卢缘穜,衔狭燕濯,胸突 钴锋,跳丸剑之挥霍,走绳上而相逢”。这些,在画像 砖上都可以找到印证。又如“讲学授经图”,生动地塑 造了博士、都讲和学生上课时的情景,[汉代]的教育, 于此可得其梗概。 四、表现墓主享乐生活的,诸如宴饮、庭院、庖厨、乐 舞、百戏等画像砖。这也从一定的角度反映了[汉代]建 筑、民俗风情等的实际情况。
汉朝画像砖
• 汉画像砖是一种表面有模印、彩绘或雕刻图像的 建筑用砖,它形制多样、图案精彩、主题丰富, 深刻反映了汉代的社会风情和审美风格,是中国 美术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从上个世纪60年代 开始,许多汉画像砖陆续在中原一带出现,这些 砖上绘有阙楼桥梁、车骑仪仗、舞乐百戏、祥瑞 异兽、神话典故、奇葩异卉等,内容珍奇,画技 古朴,成为研究我国汉代特别是东汉时期政治、 经济、文化、民俗的宝贵文物。若干年来,画像 砖一直为学界、艺界、藏界所珍视,许多硕儒名 士收罗品题,殊为雅事,汉画像拓片也成为一纸 难求的“宝物”。
五、表现当时神话传说和迷信思想的画像砖,诸如伏羲、 女娲、日月、仙人六搏等。
• 二、表现墓主身份和经历的画像砖,如车骑出巡 图、丸剑起舞图等。画像砖的墓主多为当地的豪 强显贵,如桓宽在《盐铁论· 刺权》中所说: “贵人之家,云行于涂,毂击于道……中山素女, 抚流征于堂上,鸣鼓巴俞,作于堂下。妇女披罗 纨,婢妾口希宁。子孙连车列骑,田猎出入,毕 弋捷健”。这类画传砖所表现的内容,与文献记 载相符合。
敦煌前的敦煌
•
画像砖始于战国盛于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继续流行, 隋唐之後逐渐衰落。汉画像砖是两汉时期主要装饰在古建 筑物上的一种模制、模印、雕刻和彩绘的画像砖。分布于 今天的河南、四川、江苏、陕西、山东等省。与画像石并 称淤世,被誉为“敦煌前的敦煌”。汉画像砖题材广泛, 内容丰富,诠释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再现了中 华民族的勤劳、勇敢、睿智、热情奔放、积极进取、热爱 生活、珍惜生命、知书达理及向往理想社会的精神。那栩 栩如生、活灵活现、富于动感、无与伦比的艺术表现技法, 生动具体的展示了汉代文化的厚重和博大精深。是研究两 汉时期民风、民俗的宝贵实物资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 著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极高的文物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