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课件5
希腊悲剧结构
希腊悲剧结构分为5部分: 1.开场。歌队入场前,由一个或几个人出场,介绍
或者暗示全剧内容。 2.进场歌。歌队入场。 3.场。场就是幕,表演主要故事。一出剧由3-7场组成。 4.合唱歌。每场完后由歌队歌舞,起拉幕的作用。 5.退场。退场也就是尾声。全剧完。
希腊喜剧结构
希腊喜剧结构有6部分: 1. 开场 2. 进场 3. 对驳场,表现矛盾高潮。 4. 评议场 5. 插曲,歌队发表意见。 6. 退场。大团圆,歌队最后一次歌舞
文艺复兴性格悲剧: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性 格。代表作《哈姆莱特》(英国·莎士比亚)
17世纪古典主义悲剧:表现理性与情感的冲突,主 人公是王公贵族。代表作《熙德》(法国·高乃依)
18世纪市民悲剧:以市民和社会环境的矛 盾为主要内容。代表作《爱米丽·迦绿蒂》 (德国·莱辛)
19世纪社会悲剧:反映社会问题,易卜生 的社会问题剧。
歌队长不仅是指挥,同时又是主要的演员, 他往往一个人站在较高的地方,讲一段,唱一段, 有时还要和合唱队进行对答。后来,表演中增加 了一个“应和人”与歌队长的对答,也就增加了 对话的成分。除此以外,酒神祭典中大都以游行 和无拘无束的狂欢为起点,在放纵和欢乐的气氛 中也不乏狂欢歌舞和滑稽戏。
古希腊的戏剧就这样在酒神祭典中发展起来。 悲剧起源于“酒神颂歌”,“应和人”是第一个 演员,“悲剧”一词的希腊文原意就是“山羊之 歌”。喜剧也由歌舞和滑稽戏中脱胎而出,“喜 剧”一词的希腊文原意是“狂欢之歌”。
喜剧
喜剧:戏剧的一种类型。以讽刺、嘲笑丑恶落后的现 象为主要内容。采取夸张的手法,诙谐的台词,刻画喜剧 人物。喜剧的最大批判武器是笑。喜剧冲突的解决比较轻 松。节奏轻快。
喜剧特征:笑。喜剧来自笑,没有笑就没有喜剧。 喜剧性因素:幽默、机智、讽刺。 西方喜剧源于酒神仪式。
西方喜剧的发展
古希腊政治讽刺喜剧:阿里斯托芬喜剧 世态喜剧:米南德喜剧
舞台面具
希腊悲剧、喜剧的道具都有 面具。用以烘托饰演角色的效果。 也由于演员有限,一个演员要串 演几个角色。
外国文学史 · 第一章 古代文学
第四节 希腊戏剧
戏剧文学
戏剧文学是继史诗和抒情诗之后形成的第三类 文学体裁。在西方,它虽然脱胎于史诗,但从诞生 之日起,就具有了自己的特性,并逐渐和史诗划清 界限。它们之间的界限是剧本必须戏剧化。所谓戏 剧化,就是化为人物直观的动作,通过人物直观的 动作,把事件过程再现于观众面前。
悲剧精神:崇高严肃,具有悲壮之美。 悲剧主角:令人尊敬或同情的人物,具有英雄性, 其高贵品质和斗争精神给人鼓舞力量。
悲剧发展阶段
古希腊悲剧:
英雄悲剧:主人公为了自己的理 想和正义同敌对势力进行斗争直 到毁灭。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 修斯》。
命运悲剧:主人公的意志同命运 (神)的对抗,其结局是他无法 逃脱命运的安排而毁灭。代表作 《俄狄浦斯王》。
在乡村的酒神祭典中,能歌善舞的民间歌 手组成一个约50人的合唱队,并选出一个歌队 长充当领唱。合唱队员们扮作半羊半人的森林 之神,以山羊皮做装束,胸前佩带山羊角,脸 上贴着用槲树叶做的胡须,头上戴着常春藤编 制的花冠,他们总是走在整个队伍的前列,载 歌载舞。游行队伍每停留在一个广场或者宽阔 的高地上,就由歌队长指挥合唱队演唱。演唱 的歌曲主要是讲述酒神在尘世经受的苦难和考 验,又叫“酒神颂歌”。
15世纪闹剧(笑剧) 文艺复兴抒情喜剧:英国莎士比亚喜剧 16世纪即兴喜剧:意大利假面喜剧 17世纪古典主义喜剧:法国莫里哀喜剧 18世纪性格喜剧:法国博马舍、意大利哥尔多尼喜剧
戏剧的起源
葡萄是古希腊最重要的作物之一,每年五次,古希 腊人要举行盛大的酒神祭典,以祈祷或是庆祝葡萄丰收。 在希腊神话中,狄奥尼索斯是宙斯之子,相传他曾在半羊 半人的森林之神的陪同下周游世界。有许多疯女人是他的 追随者,她们头戴常春藤编的花环、身披兽皮、手执节杖, 抛却家产,跟着他在山间漫游。由于他教会希腊人用葡萄 酿酒的技能,所以被尊奉为酒神。虽然他不在主神之列, 但深为平民百姓所喜爱。纪念他的庆典有秘密仪式的特点, 往往会演变成狂欢和暴饮,使参加者忘掉平常的禁忌,沉 浸在梦与醉的境界。
激变说。提出者英国戏剧理论家威廉·阿契尔。他 认为:“戏剧是一种激变的艺术。”(见《古典文艺理 论译丛》(11),《戏剧美学初探》)
动作与冲突在戏剧中特别重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 剧;动作是戏剧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悲剧
悲剧: 戏剧的一种类型。在西方戏剧史上,一般 认为,悲剧主要表现主人公在为自己的命运、理想、 事业和社会正义进行斗争时,由于恶势力的阻挠、迫 害,或者自身的过失和弱点,遭到失败,甚至个人毁 灭。
戏剧艺术的基本特性
戏剧艺术的基本特性,有很多理论 ,突出的观点有 四种:
动作说。提出者亚里士多德。动作(act)也就是行 动、情节,通过人物动作来表演故事,摹仿在行动中的 人。他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 的行动的摹仿。”“悲剧是行动的摹仿,而行动是由某 些人物来表达的。”(《诗学》)
希腊剧场
古希腊剧场是露天剧场,修在半山上。山脚是舞台, 看台沿山坡呈扇形。没有帷幕,由合唱队充当。
埃比道拉斯剧场(公元前350)最高处直径有120 米,舞台以南面的山峦树林为天然背景,剧场可容纳 15000人。大理石的座位下有陶制的容器减少回声。剧 场的首要功能是祭神,人们演出歌舞戏剧,感谢医神治 愈了他们的疾病。
情境说。提出者狄德罗。情境指形成人物性格的环境。 “人们一般要找出显出人物性格的周围情况,把这些情 境互相紧密联系起来。应该成为作品基础的就是情境。” (见《西方美学史》上卷279页)
冲突说。提出者黑格尔、法国戏剧批评家布伦退尔 (184认为:“戏剧动作在本质上须是引起冲突的。”(黑 格尔《美学》第3卷下册)布伦退斯认为:“戏剧所表现 的是人的意志与神秘力量或自然力量之间的冲突。”劳 逊认为:“戏剧的基本特征是社会性的冲突。”(戏剧 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第80、2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