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文学史课件

外国文学史课件

第一章课件欧洲古代文学资料古希腊神话的分类:一般文学史家将希腊神话分为两类: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

神的故事指描写开天辟地、神的产生和谱系、人类起源以及神与人的交往等方面的故事。

英雄传说指关于人类中杰出的英雄或半神半人者的故事。

古希腊神话的特点:希腊神话总起来看有不同于其它民族神话的特点:第一,神的高度人格化,人和神平等相处,关系密切。

第二,表现出强烈的进取心和爱美倾向;第三,希腊神话有丰富而变化多端的叙事母题。

史诗的性质和特点:史诗合神话、传说,历史和文学描写于一体,虚构性和写实性兼而有之。

史诗最早是口头文学作品;由古希腊的行吟诗人在各部落中巡迥演唱。

史诗的特点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真正的史诗产生于一个民族的氏族社会时期,一般是在尚无文字的时期,由吟唱诗人口头传唱得以流传,最后才用文字记录下来。

2.史诗记载部落的重大事件,歌唱氏族英雄,是历史、传说和虚构混合的叙事性作品。

3.史诗常常具有恢宏的气势和阳刚之美(崇高美)。

荷马史诗:古希腊现存两部完整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相传是由公元前9-8世纪的荷马整理定型的,因此叫荷马史诗。

但这两部史诗在荷马手里只是口头吟唱。

直到公元前六世纪中,这两部史诗才有了文字记录。

后来在公元前三至二世纪时又由亚历山大城(埃及)的几位学者校订后有了定本。

荷马史诗记叙的故事基本都围绕特洛亚战争展开。

《伊利亚特》的艺术成就:《伊利亚特》艺术上重要的成就是使用非常圆熟的描写技巧,将写实的场面和神话传说结合起来,形成色彩绚丽的画面和动人的故事。

第二,史诗在塑造人物时十分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画,主要人物已具有典型人物的特征。

《伊利亚特》艺术上的第三个成就是出色地保持一种客观的叙述方式,成为早期摹仿文学的代表性作品,也为以后现实主义的第三人称小说的叙述方法奠定了基础。

史诗在第四,广泛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重复等,为以后叙事文学作品的描写方法奠定了基础。

伊利亚特的意义:《伊利亚特》的首要意义在于通过阿喀琉斯退出战场又重新参战的经过表明团结一致是一个民族克敌致胜的关键,谴责了自私自利、不顾大局的行为。

作品的第二点意义在于歌颂战斗英雄,表现一种原始的英雄主义。

第三,作品也表现出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考。

第四,认识意义。

读者可以从作品的描绘中大略地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希腊人的风俗人情等。

《俄狄浦斯王》的主题:《俄狄浦斯王》的主题在于揭示人与命运之间的尖锐冲突,赞颂同命运抗争的英雄精神。

作品第二点意义在于强调人应该为自己的行动负责。

《俄狄浦斯王》艺术方面的首要成就在于结构上匠心独运,采用回溯式结构。

其次,巧妙地使用“发现”和“突转”等重要戏剧手法。

第三是《俄狄浦斯王》开创了以独白来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道路,取得了出色的效果。

《埃涅阿斯纪》的意义:《埃涅阿斯纪》的首要意义是通过讲述埃涅阿斯的故事说明罗马人建国的艰辛和困苦,激发人们的民族尊严和奋斗精神。

其次,史诗比较明确地表现了民族和解的思想。

艺术:《埃涅阿斯纪》比起荷马史诗来,情节紧凑得多,因而故事性更强。

作者通过人物的自述或独白表现人物心理,常常以情动人。

人物的话语占的份量也比荷马史诗大。

贺拉斯的《诗艺》:《诗艺》中所表达的重要观点有以下这些:(一)重申文学模仿自然,认为生活和习俗是真正的范本,但他又提出“创造”的概念,亦即凭想象虚构。

不过虚构不能违背事物的真实面貌。

(二)他提出诗有给人教益或供人娱乐的作用。

(三)他提出以古希腊作品为范本,无论题材或处理题材的方式都应以希腊作品为典范,但他也不反对描写罗马人的生活。

(四)提出“合式”的概念作为艺术的理想或标准。

“合式”首先要求文艺作品首尾融贯一致、成为有机整体,其次要求文艺作品合乎情理。

第二章课件骑士精神的基本内容有:(1)忠君爱国,勇敢杀敌;(2)虔诚信教,反对异端;(3)尊重妇女,忠于爱情;(4)扶持弱小,铲除强暴。

蛮族史诗和武功歌:日尔曼人很早就有了历史歌谣和神话传说,稍后产生了关于民族大迁徙时代的史诗。

这些史诗被称为“蛮族英雄史诗”、“日尔曼英雄史诗”或“中世纪英雄史诗”。

所谓“英雄史诗”是以歌颂民族英雄为主要内容的史诗。

公元九、十世纪时部分蛮族史诗被记录下来。

蛮族英雄史诗的代表作有日尔曼人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奥武甫》以及冰岛的“埃达”和“萨迦”。

武功歌的代表作有法国的《罗兰之歌》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

骑士传奇:当时大多数骑士传奇可以按题材分为三个系统:(一)古代系统:一般是摹仿古希腊、罗马文学的作品,如《亚历山大传奇》、《特洛亚传奇》、《埃涅阿斯传奇》等。

这些传奇中的英雄虽是古希腊罗马人,但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却更象是中世纪骑士。

(二)不列颠系统:这个系统是围绕古代克尔特王亚瑟的传说发展起来的,其中主要是关于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的故事。

这个系统的代表作家是法国诗人克雷缔安·德·特洛亚(12世纪)。

他的主要作品有《朗斯洛或小车骑士》(1165)、《依凡或狮骑士》(1175),《特利斯坦和绮瑟》(12世纪)等。

(三)拜占庭系统:这是以拜占廷流传的古希腊晚期的故事为题材写成的作品。

《神曲》的意义:作品的首要意义在于:通过灵魂三界的设置以及但丁在三界的经历见闻指出,个人和人类应该远离罪恶,不懈地追求善,以期改正错误,达到真理和至善的境界。

第二,但丁在《神曲》中对意大利政治混乱的状况表示出极大的担忧,对祖国命运显示了深切的关心,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

第三,作品表现出强烈的人道主义感情。

第四,表现出作者对知识的浓厚兴趣,同时对人类的求知欲和掌握知识的哲人给予充分的肯定,实际上肯定了知识的力量。

《神曲》的艺术成就:《神曲》在艺术上的第一个成就是以非凡的想象力建构了一个生动的亡魂世界,借其对现实的人物和事件作出针砭和评价并抒写作者的政治见解和人生见解。

《神曲》艺术上第二个成就是突出地使用象征手法。

《神曲》在艺术上的第三项成就是结合活人的模样性格和对阴间的想象来刻画亡魂,因而塑造了性格鲜明而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

《神曲》的艺术成就之四是结构异常独特然而又非常严谨。

第三章课件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文艺复兴:文艺复兴(Renaissance)是14世纪至16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它是新兴的市民阶层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对抗基督教文化的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

这一时期一般被人叫作文艺复兴时期。

这时出现了专门研究古代典籍的人文学者和人文学科,他们宣扬的观念思想被称作“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这一时期最有影响的思想观念。

人文主义的核心是强调人的地位和作用,主张人是宇宙中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论点:(一)强调人性,反对神权。

(二)肯定现世生活,攻击来世主义。

(三)强调理性,尊重知识。

《十日谈》的意义:总体上深刻批判和嘲弄违背人性的事物,张扬人文主义精神。

在作品中有如下几方面的体现:(1)揭露和讽刺基督教及其教会愚弄人民、压制百姓的罪恶。

(2)为合乎人性的性爱辩护,讽刺和攻击禁欲主义。

(3)赞美突破等级观念和其它落后观念束缚高尚坚贞的爱情。

《巨人传》的意义:首先,用巨人们的人生态度来说明人生应该尽量享乐,信奉禁欲主义是愚蠢的。

其次,以教会以及神职人员的可笑、无用和偏执来说明要听从教会的教条是愚蠢的。

第三,追求人生幸福不只是物质享受,还应该有精神方面的追求,精神方面的满足。

《巨人传》的艺术特点:第一,作品虽然具备了长篇小说的形态,有主人公,整个故事也连成一气,但没有严密的结构。

作品不同的几部中主人公也在变化。

其二是用漫无边际的想象和夸张来衔接故事,许多地方逻辑性不强,但作者有卓越的讲故事才能。

第三是有很强的知识性,同时以幽默作调料。

流浪汉小说:十六世纪中叶,西班牙产生一种新的小说类型——流浪汉小说。

流浪汉小说是城市发达以后出现的,主人公是城市下层社会中的流浪汉或没有正当职业的人,靠自己的机智在社会上浑水摸鱼。

这些人大都不遵从社会道德或法律,常常干一些不干净的勾当。

流浪汉小说从这些人物的角度去观察并讽刺各种社会现象,揭露社会生活的阴暗面。

形式上往往用第一人称,背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变换。

流浪汉小说比较注意刻划人物性格,但情节没有形成有机整体。

大学才子:莎士比亚之前的一个英国戏剧家团体,但其关系很可松散。

他们大部分受过大学教育,有人文主义思想,创作上有才华。

这些作家创作倾向不完全一样,但都对英国戏剧的发展做出贡献,为后来莎士比亚剧作的出现开辟了道路。

有约翰·李利,托马斯·基德,罗伯特·格林和克里斯托弗·马娄等人,以马娄的创作成就最高,他的作品有悲剧《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和《帖木尔》等。

《堂吉诃德》的意义:首先在于通过堂吉诃德的所作所为尖锐讽刺错误认识现实、乱打乱冲造成的恶劣后果。

第二,作品通过堂吉诃德的经历,指出骑士道和骑士制度已经过时,成为明日黄花,而以骑士道为重要支柱的封建制度也走向没落。

第三,作品通过堂吉诃德不畏艰难困苦矢志不谕追求理想的行动,高度赞扬了为理想献身的理想主义精神。

第四,作品通过堂吉诃德的经历侧面描写了当时社会,让读者对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社会有了生动的认识。

堂吉诃德形象:总起来看,堂吉诃德是一个奇特的人物,一个矛盾的组合体,一个只有在小说虚构世界中才会有的人物。

他既可笑,又可敬。

他执迷地追求已过时的骑士制度时是可笑可悲的,他为理想勇于献身、敢于斗争的精神以及他对政治、社会、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深刻见解是令人钦佩的。

桑丘·潘沙这个人物虽是堂吉诃德的陪衬,但若没有他,堂吉诃德这部作品就不可能这么成功。

他虽然追随堂吉诃德,却不是为理想奋斗,主要是为了现实的利益;但他也是一个有傻气的人物,因此才会追随堂吉诃德。

他知道很多生动的谚语格言,说起话来让人直乐。

这些特征使他成为读者十分喜爱的人物。

《堂吉诃德》的艺术成就:《堂吉诃德》艺术上的首要成就在于以戏拟骑士传奇的方式颠覆骑士传奇的叙事模式,将反讽技巧用到极致,成功建立起新型长篇小说的叙事模式,为西方近代长篇小说开辟了道路。

其次,《堂吉诃德》艺术上的另一个成就体现在人物的塑造上。

堂吉诃德和桑丘两个人一个疯、一个傻,都是性格特别的人物,作者巧妙地让他们与周围环境进行对照,同时又让这两个人物互相对照、互相陪衬,既突出了环境,又突出了人物。

第三,作品在情节结构上,一方面摹仿骑士传奇的方式,另一方面借用流浪汉小说的形式,但又加以发展。

主人公虽然大部分时间在流浪,但却又始终没有完全离开过家乡,最后也是在家乡死去,因而摆脱了流浪汉小说那种线性结构。

此外,小说巧妙采用故事中套故事的方式,让小故事中的人物与大故事中的人物互相配合,共同为主题服务(实际是几个故事互相交织)。

莎士比亚的创作分期:一般将莎士比亚的创作分为三期;初期为喜剧和历史剧创作期,时间是1590~1600年;中期为悲剧创作期,时间从1601年至1608年;后期为传奇剧创作期,1608~1612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