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一轮复习课件
3 1 15 2 得 = 1+m×15+ m,解得 3 + m
m=0(舍 )或 m=9,
所以 m= 9.
(2)假设存在 m ,使得 b1, b4, bt(t∈ N*, t≥5) 成等差数列, 即 2b4=b1+bt,则 2 t- 1 7 1 2× = + ,化简得 t=7+ 7+ m 1 + m 2 t- 1 + m 36 , m- 5 所以当 m-5=1,2,3,4,6,9,12,18,36 时, 分别存在 t=43,25,19,16,13,11,10,9,8 适合题意, 即存在这样 m, 且符合题意的 m 共有 9 个.
N *.
2 bn 证明: 是等差数列. an
知识点分类讲解
考点一:等差数列的判断与证明
【例 5】设数列 an 前 n 项和为 S n ,若对于任意的正整数 n ,
n(a1 an ) 都有 Sn ,证明: an 是等差数列. 2
基础训练与知识梳理
【基础 2】在等差数列 an 中, a1 3a8 a15 120 ,则
*
【解答】 (1)因为 Sn=n2,所以当 n≥2 时,an=Sn- Sn- 1= 2 n- 1. 又当 n= 1 时,a1= S1=1,适合上式,所以 an=2n- 1(n ∈ N*), 2n-1 1 3 15 所以 bn= , 则 b1= , b2= , b8= , 2n-1+m 1+ m 3+ m 15+ m 由 b2 2= b1b 8,
暑假作P102例4
设A( x1 , y1 ), B( x 2 , y2 )是函数f ( x ) 且x1 x 2 1. (1)求y1 y2的值 1 2 n ( 2)若Tn f (0) f ( ) f ( ) f ( ), 求Tn; n n n 2 ( 3)在( 2)的条件下 , 设a n ( n N *), 若不等式a n a n1 a 2 n1 Tn 1 log a (1 2a )对任意的整数 n恒成立,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 2 3 2 x 图象上任意两点 , 2 2 2
2014届文科数学一轮复习
第 7 4 课 时
知识点分类讲解
考点一:等差数列的判断与证明
知识点分类讲解
考点一:等差数列的判断与证明
【演练】(2012 江苏 20)数列 {an } , {bn } 满足,
an + 1 =
an + bn an + bn
2 2
bn , bn+ 1 = 1 + ,n an
例 2 已知数列 {an}中, a1= 1, an+ an+1= 2n(n∈N*), bn= 3an.
1 n (1) 试证数列 an- ×2 是等比数列,并求数列 {bn} 3
的通项公式. (2)在数列{bn}中, 是否存在连续三项成等差数列?若 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项;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8 .已知等差数列 an 前 n 项和为 S n ,若
S6 S7 , S7 S8 , 则: (1)此数列公差 d 0 ;
(2) S 9 一定小于 S 6 ; (3) a7 是各项中最 大的一项; (4)S 7 是 S n 的最大值。上面结 论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考点五
等差数列综合题
【基础 1】 已知数列 an , 那么 “对任意的 n N , 点 Pn (n, an )
都 在 直 线 y 2 x 1 上 ” 是 “ an 为 等 差 数 列 ” 的 _____ 条件.
【注】1.等差数列的定义: n∈N*,an+1-an=d为常数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首项为a1,公差为d) an=a1+(n-1)d 注:等差数列各项对应的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 +
3×22n-1=22n-1≥8,而②式的右端(-1)t-3≤-2,∴②式不成立. 综上所述,不存在满足条件 1<r<s<t 的正整数 r,s,t,使得 b1, br,bs,bt 成等差数列.
基础训练与知识梳理
【】在数列 {an } 中 a1 1 , an 1 an 2 ,则 an =___.
(3)①证明:要使 b1,br,bs 成等差数列,只需 b1+bs=2br,即 3+ 2s-(-1)s=2[2r-(-1)r],即 2s-2r+1=(-1)s-2(-1)r-3,①. (ⅰ)若 s=r+1,在①式中,左端 2s-2r 1=0,右端(-1)s-2(-1)r
+
-3=(-1)s+2(-1)s-3=3(-1)s-3, 要使①式成立, 当且仅当 s 为偶数 时成立.又 s>r>1,且 s,r 为正整数,所以,当 s 为不小于 4 的正偶 数,且 s=r+1 时,b1,br,bs 成等差数列. (ⅱ)若 s≥r+2 时, 在①式中, 左端 2s-2r+1≥2r+2-2r+1=2r+1, 由(2) 可知,r≥3,∴r+1≥4,∴2s-2r+1≥16;右端(-1)s-2(-1)r-3≤0(当 且仅当 s 为偶数、r 为奇数时取“=”), ∴当 s≥r+2 时,b1,br,bs 不成等差数列. 综上所述,存在不小于 4 的正偶数 s,且 s=r+1,使得 b1,br,bs 成等差数列.
知识点分在等差数列 an 中, a1 60, a17 12. 求数列 an 前 n 项和为 Tn .
考点三
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最值
【 例 4 】 设 等 差 数 列 an 前 n 项 和 为 S n , 已 知
a3 12, S12 0, S13 0. (1)求公差 d 的取值范围;
3 3 3 a1 a2 an (a1 a2 an )2 , 且an 0
(1)求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 ; 1 1 ( 2)设数列 { }的前n项和为S n, 不等式S n log a (1 a ) an an 2 3 对任意的正整数 n恒成立,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
(3)①试证在数列 {bn}中,一定存在满足条件 1< r<s 的正整数 r,s,使得 b1,br,bs 成等差数列;并求出正整 数 r,s 之间的关系. ②在数列{bn}中,是否存在满足条件 1<r<s<t 的正 整数 r, s,t,使得 b1,br,bs,bt 成等差数列?若存在, 确定正整数 r,s,t 之间的关系;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通项公式法:求使an≥0(或an≤0)成立的最大n
值即可得Sn的最大(或最小)值;
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最值
(3) 不 等 式 法 : 借 助 Sn 最 大 时 , 有
Sn≥Sn-1, 解此不等组确定 n 的范围,进 Sn≥Sn+1,
而确定 n 的值和对应 Sn 的值(即 Sn 的最值).
例 5 设数列{an}的前 n 项和 Sn=n2, an * 数列{bn}满足 bn= (m∈N ). an + m (1)若 b1,b2,b8 成等比数列,试求 m 的值; (2)是否存在 m,使得数列{bn}中存 在某项 bt 满足 b1,b4,bt(t∈N ,t≥5) 成等差数列?若存在,请指出符合题意 的 m 的个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暑假作P108例2(变式)
已知数列{an}满足an+1+an=4n-3(n∈N*). (1)若数列{an}是等差数列,求a1的值; (2)当a1=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3)当a1=2时,求数列{an}的前n项和Sn.
暑假作P108例2
已知数列 {an }满足对于任意 n N *, 都有
例4 (解题示范) 在等差数列{an}中, (1)若a1>0,d= 5 前n项和为Sn,且S10=S15, 3 求当n取何值时,Sn最大,并求出它的最大值; (2)若a1<0,S9=S12,则该数列前多少项的和最 小?
4. 等差数列 an 中 a8 0, a9 0 , 且 a9 a8 ,S n 是数列 an 前 n 项和, 则使 Sn 0 的 n 的最小 值是 。
1.已知两个等差数列 an 和 bn 的前 n 项和分别是 S n , Tn , 已 知 是
Sn 7n 45 Tn n3
an ,则使得 b 为整数的正整数 n
n 的个数
。
2.等差数列{an}的前 12 和为 354,前 12 项中奇数项和偶数项 和之比为 27:32,公差 d=______.
(2)指出 S1 , S2 , , S12 中哪一个值最大,并说明理由。
【变式 2 】等差数列 {an } 的公差 d 0 ,且 a1 a11 ,则数列
2 2
{an } 前 n 项和 S n 取最大值时 n
课堂互动讲练
考点三 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最值 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Sn的最值问题,主要有以 下方法: (1)二次函数法:将Sn看作关于n的二次函数, 运用配方法,借助函数的单调性及数形结合,使问 题得解;
3 等差数列{an}共 2n+1 项,其中奇数项之和为 132,偶数项之 和为 120,则 n=_____,an+1=_____.
考点五
等差数列综合题
等差数列 {an }中,S
10
100,S
100
10, 求S110
课本挖掘提升
苏教版必修 5P44 第 11 题 在 等 差 数 列 中 , Sm = a , Sn - Sn - m = b(n>m),求 Sn.
【演练】设数列 {an } 的前 n 项和为 S n ,已知
a1 1, a 2 6, a3 11 ,且 (5n 8) Sn1 (5n 2) Sn 20n 8, n 1, 2,3,
证明:数列 {an } 为等差数列.
知识点分类讲解
考点一:等差数列的判断与证明
②假设存在满足条件 1<r<s<t 的正整数 r,s,t,使得 b1,br,bs, bt 成等差数列. 首先找到成等差数列的 3 项:由第(3)小题第①问,可知,b1,b2n-1, b2n(n∈N*, 且 n≥2)成等差数列, 其公差 d=b2n-b2n-1=[22n-(-1)2n]-[22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