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美-培根 课件

论美-培根 课件

培根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培根的审美观,品味文章 的有关论述,培养锤炼语言的意识; 2. 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树立正确的 审美观和价值观; 3. 学习杂感的写法,联系相关知识, 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
4. 学会在生活中识别美、发现美、创 造美;
走进作者
弗兰西斯.培根,是莎 士比亚的同时代人, 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 时代的人物,英国十 七世纪杰出的唯物主 义哲学家,在人类思 想史上占有极重要的 地位。马克思曾誉之 为“英国唯物主义和 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 真正始祖”。本文选 自《培根论人生》。
• ●美本身必须是真的(德国)
• ●地球上一切美丽的东西都来源 于太阳,而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来 源于人(普利什文)
• ●美是上帝赐予的礼物(亚里士 多德)
•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 ●十全十美虽无法达到,但却值 得追求(罗·布坎南)
托住生命的“最美妈妈” ——吴菊萍
• 6月20日,神十宇航员王亚平演示太空陀螺运动
• ●世上最好最美的事物是看不见的,摸 不到的...只有心性、感情和勇气可以察觉。
• ●外表美的缺陷可以用内心美来弥补, 而心灵的卑劣却不是外表美可以抵消 的。——秦牧
• ●“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 • ●“华服丽饰包裹着的灵魂未必高洁,麻
葛布衣里面的心倒可比金钱更可贵” • ●富有生机就是美(威·布来克)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 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
——培根
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 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 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培根
《论不美》
谈吐粗俗者不美 妄自菲薄者不美 思想肤浅者不美 追名逐利者不美 灵魂丑陋者不美
……
拥有美,犹如拥有冬 日的阳光,温暖了别人, 也会温暖你自己。学会热 爱,学会珍惜,学会奉献, 你就是最美。愿同学们拥 有美的语言,美的思想, 美的德行,做一个最美的
3.课文第二段写道:“美貌的人并不都 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因为造物是吝啬 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可是后 面又列举了一些美貌才能二者兼备的 人,这是否矛盾?第2段中列举了六位 美男子,是为了论述什么?
整体感知
• 4.第三段中作者论述了哪几种 美?如何理解这几种美?
• 5.如何理解“有许多脸型,就 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 为整体却非常动人”这句话 的含义?
活到老学到老
如果你很平凡, 优雅的风度能让你出类拔萃; 如果你很优秀, 翩翩风度能让你卓而不凡。
(五)
• 把目光投向周围,来个“班 级选美”,班上哪个同学或 老师最美,为什么?
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 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 胜于形体之美。
——培根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 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比喻)
美德好比宝石, 在朴素的背景 下反而更华丽
(四)品味探究,说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 1.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 比喻论证,用宝石比喻美德,生动形象地论述了朴素外表不仅
不会影响美德,而且会使美德更加宝贵。 • 2.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
人。
听写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腐( )变质 ( )庄严肃
吝啬( ) ( ) 愧疚( )
( )然起敬 打扮( )贵
滑稽 ( )
容颜( )秀 外( )奇妙
摄( )取
整体感知
1.文章中围绕“美”如何划分文章层次 结构。
2.本文的观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作者 的观点?为什么?(结合课后一题说 说)
文章结构
提出问题: 美德最美(1) 论 美 分析问题:具体论述“美德最美”
(2-4) 解决问题:勉励人们把美的形貌和
美的德行结合起来(5)
论美
——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
外在美
颜色之美
胜于
形体之美
“美” (对比)

(最为重要)
美犹如盛夏的 水果,容易腐 烂而难持久
美。 • 对比论证 突出论证了优雅行为之美最美。 • 3. 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 • 道理论证,比喻论证 生而有力地论证了成熟的美和内在的美才
是最美的。 • 4.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 • 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只有外在美是不能长久的。
(六)诵读下列美的格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