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目的 (1)2、质量标准 (1)3、适用范围 (1)4、施工方法及操作步骤 (1)5、需要配置的资源和要求 (5)6、检查和监控人员或部门的职责和要求 (6)1、目的明确圆管涵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圆管涵施工作业。
2、质量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 TF50-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D63-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J/F80 -20043、适用范围适用于杭瑞高速公路毕节至都格公路圆管涵的施工作业,包括测量放样及定桩位、支护壁模板、钢筋笼加工和安装、浇筑水下或普通混凝土等作业。
4、施工方法及操作步骤4.1检测放样测量放样前,对施工图提供的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测,桩位坐标进行复核。
测量放样所使用的导线点、水准点必须是经过导线控制测量复测且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复的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成果,必要时要加密控制网,加密点通导线点一起符合测量,符合测量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使用。
根据批复的符合测量成果,按照图纸,进行基础的定位放线,确定中线,边线及标高。
驻地工程师核查、批准后才可以进行基础开挖。
基础开挖前及在开挖过程中要对边线进行复测。
浇筑底板前对涵洞轴线进行复测,以保证涵洞位置的准确无误,为下一工序正常施工提供良好的施工条件。
4.24.3基坑开挖:基坑的开挖采用挖掘机和人工配合的方法进行。
挖掘机开挖时,先预留基底20cm,留作人工整平。
在基底整平的过程中,随时用水准仪控制基底设计标高。
基坑开挖好之后,必须对基坑进行检测。
检测的内容包括:(1)基坑的平面位置、尺寸和基底标高。
(2)基底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
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之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4.4垫层施工:基坑开挖完成后,先进行垫层施工,对开挖后路基进行夯实,压实度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在铺砌砂碎石与少量粘土混合物,砂砾垫层应为压实的连续材料层,不得有离析现象。
4.5基础施工4.5.1基础放样基坑挖好后,应重新放设涵洞的纵、横轴线,同时用经纬仪、钢尺对基础平面尺寸进行准确的细部放样。
并用水准仪按涵洞分节抄平,逐节钉设水平桩,控制基底和基顶标高。
4.5.2混凝土管座: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所用砂石料、水泥均应符合规范要求,严格按实验室给定的施工配合比拌制砼,拌和均匀。
按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浇筑管座基础。
管基分两次浇筑,先浇筑底下部分,注意预留管基厚度及安放管节座浆混凝土2~3cm, 待安放管节后再浇筑管底以上部分。
4.6钢筋混凝土圆管的预制4.6.1管节由监理工程师认可的预制厂制作。
管节所用钢筋材质和结构与设计一致并满足规范要求。
管节所用混凝土及原材料满足规范与设计要求。
4.6.2钢筋混凝土圆管成品应符合下列要求:管节端面应平整并与其轴线垂直,斜交管涵进出水口管节的外端面应按斜交角进行处理,内外管壁应平直圆滑;如有蜂窝,每处面积不得大于30×30mm2,深度不得超过10 mm,总面积不超过全面积的1%并不得露筋,蜂窝处应修补完善后方可使用。
4.7钢筋混凝土圆管的安装及浇筑剩余基础混凝土安装管节采用人工配合吊机安装,安装时从下游开始,使接头面向上游,每节涵管应紧贴于基座上,使管节受力均匀;所有管节应按正确的轴线和图纸所示坡度敷设。
敷设时应保证内壁齐平,管内清洁无赃物,无多余的砂浆及其它杂物。
安装管节完成后,浇筑剩余基础混凝土。
安装时应注意下列事项:1、应注意按涵顶填土高度取用相应的管节。
2、各管节应流水安装平顺,管节必须垫稳坐实,管道内不得遗留泥土等杂物。
3、管节沉降缝与基础沉降缝的端面必须严格一致,不得有犬牙交错现象,非沉降缝的管节接缝,应尽量顶紧。
4、圆管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应防止碰撞,避免管节损坏或产生裂纹。
5、接缝宽度不大于10mm,并用1:3水泥砂浆抹带,形成密封层。
4.8沉降缝施工涵洞洞身、洞身与端墙、翼墙、进出水口、急流槽交接处必须设置沉降缝。
具体设置位置视结构物和地基土的情况而定。
4.8.1沉降缝设置沉降缝在中央分隔带中心设一道,然后向两侧每隔6米左右设一道。
应以设在路基中部和行车道外侧为宜。
沉降缝均垂直于洞身轴线,要求洞身、钢筋连同基础一同断开。
4.8.2沉降缝的施工方法每道圆管涵设置沉降缝3~4道,沉降缝必须贯穿整个断面(包括基础)。
沉降缝的施工,要求做到使缝两边的构造能自由沉降,又能严密防止水分渗漏。
沉降缝具体施工方法如下:a、基础部分基础沉降缝宽3厘米,采用沥青木板预留,沉降缝内用砂子填实,也可将沥青木板留下,作为防水之用。
b、涵身部分涵身沉降缝宽1~1.5厘米,缝外侧以热沥青浸制的麻絮填塞,用直径2厘米麻绳绕沉降缝一周,外包四层沥青浸制麻布,用粗铁丝绑扎结实。
4.8.3沉降缝的施工质量要求沉降缝端面应整齐、方正,基础和涵身上下不得交错,应贯通,嵌塞物紧密填实。
4.9涵洞进出水口圆管涵进出水口工程主要是浆砌石块,包括沟底铺砌和其他进出水口处理工程。
涵洞出入口的沟床应整理顺直,与上、下排水系统的连接应圆顺、稳固,保证流水顺畅,避免损害路堤。
施工中应注意:1、砂浆要严格按配合比拌和,标号不小于设计值,拌和时间不少于2min,拌和均匀。
2、砌筑时砌块错缝,坐浆挤缝,嵌紧后砂浆饱满无空洞现象。
3、外圈定位和转角处,选择形状方正、较大的片石,并长短相向与里层片石咬接。
4、较大的片石用于下层,砌筑时选择形状和尺寸较为合适的片石,敲除尖锐突出部分,不得用高于砂浆砌缝的小石块在下面支垫。
5、砌缝不大于2cm,且无干缝、死缝。
4.10台背回填及涵洞填土:经检验证实圆管涵安装及接缝符合要求并且其砌体砂浆强度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及时进行回填。
台背填土按规范施工。
台背回填材料采用石灰稳定土,石灰含量为8%,锥坡填土与台背填土同时进行。
4.11季节性施工4.11.1雨季施工应对现场做好排水工作,确保施工现场无积水,确保道路畅通。
空口周围有挡水措施,防止雨水流入孔内。
加强施工现场的材料保护,避免因雨水浸泡而使材料变质。
4.11.2雨季施工期间,对现场供电线路、设备进行全面检查,预防触电事故发生。
4.11.3冬季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不得低于5℃。
做好混凝土保温防冻工作,在大雪天应避免浇灌混凝土。
4.11.4当气温超过30℃时,应在混凝土中加入缓凝剂,并注意防暑。
5、需要配置的资源和要求5.1设备准备5.1.1挖掘设备:铁锹、挖掘机、钢钎。
5.1.2碾压设备:压路机。
5.1.3运输设备:罐车、自卸车,手推车等。
5.1.4安全设备:防暴照明灯、安全帽、、防护网、安全标志标牌等。
5.1.5起吊设备:吊车。
5.1.6钢筋加工、安装设备,钢筋笼成型成套设备,电焊机、直螺纹滚丝机等。
5.2材料准备原材料:水泥、石子、砂、钢筋等有持证材料员和试验人员按规定进行检测,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5.3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熟悉规范和图纸,同时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操作工人:应由现场技术人员对操作工人进行培训、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熟练掌握圆管预制作业、吊装、搅拌、运输、振捣等技术。
6、检查和监控人员或部门的职责和要求6.1质检部职责(1)负责内部监理工作管理及指导。
(2)在项目总工的直接领导下,对本项目工程质量(包括分包工程)负监督责任。
(3)贯彻执行国家、行业有关质量的法律法规、施工技术规范、标准及施工合同技术条款、技术规范、质量标准及监理规程等文件;落实局《项目质量管理办法(试行)》,严把质量关。
(4)协助项目经理和总工建立并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制定项目质量目标实施计划和各分部或分项工程以及冬、雨季施工的质量保证措施并认真贯彻执行。
(5)认真研究设计图纸和文件,熟悉施工组织设计,掌握操作规程,监督、检查施工队伍施工。
对不按图纸施工、违规操作、未经检查签认、使用不合格材料的工程,行使纠正、停工、返工等质量否决权。
(6)对关键工序和所有隐蔽工程必须检查,对已完工序、工程及时进行复检和报验,配合外部监理做好检验、签认工作。
(7)组织项目月度质量检查,召开质量分析会,按时上报质量月报,参加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对潜在的质量隐患及时制定预防措施,及时消除质量隐患和杜绝质量事故。
(8)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负责编制质量事故分析报告。
(9)负责建立项目质量事故和返工损失台账,建立“质量通病档案”、“质量事故档案”、“返工损失档案”、“交工验收档案”。
(10)参加上级组织的质量检查活动和业主组织的交工验收工作;配合驻地监理工程师进行质量检查和中间交工验收。
(11)及时收集、整理、审查施工质量检验记录,并分类妥善保管,不得涂改和伪造。
负责质量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汇总,并按要求及时上报,做好质量统计工作,按时上报质量报表。
(12)组织编制竣工验收文件,申报验收,验收合格取得验收证明。
6.2质检工程师职责(1)检查质量保证体系执行情况,落实质量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总结。
(2)对工段或工班自检合格的分项工程按规范规定频率检查,对关键工序及所有隐蔽工程进行必检。
(3)积极配合甲方监理工程师做好质量检查工作。
(4)配合总工做好项目每月一次质量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按要求上报。
(5)对工程质量实行一票否决权。
(6)按“三不放过”原则参与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并按要求逐级上报。
(7)负责质量报表的统计、汇总工作,并按要求及时上报。
(8)有权越级向公司或局上报工程质量情况。
6.3 质检员职责(1)质检员应熟悉图纸、有关《规范》、《标准》及《施工技术操作规程》等。
(2)质检员应熟悉掌握质量检测方法,检测仪器的使用与保养。
(3)质检员应认真做好施工自检工作及施工中的随时抽检工作,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工序交接检工作。
(4)重要工序或隐蔽工程,质检员必须全过程进行旁站检查。
(5)做好质量检测记录,严格执行质检程序。
(6)及时发现和预防质量问题,并将有关质量问题和处理结果或方案上报有关部门或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