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现代农业园区产业调研——郭晶晶一、靖边县经济发展状况1、靖边县基本概况:靖边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地带,既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风情,又有辽阔壮观的大漠风光。
全县辖12个乡,9个镇,1个国营农场,214个行政村,6个居民委员会,全县总人口35.59万。
全县总面积达5088.6平方公里,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昼夜温差较大,全年日照2735.50小时,年平均气温摄氏9.5度,无霜期182.4天,年降水量达365.7毫米。
靖边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天然气、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开发前景广阔。
2、靖边县经济发展状况:2014年靖边县上半年生产总值达151.18亿元,同比增长16%,经济总量、增速均处于全市第一位。
第一产业增加值3.4亿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25.44亿元,增长17.8%;第三产业增加值22.34亿元,增长6.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6:84.2:8.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5%、89.1%、8.4%。
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呈逐年增加趋势。
其中,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02亿元,同比增长4.5%,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3.4亿元,同比增长4.5%。
夏粮总产2万吨,同比增长5.2%;蔬菜产量11万吨,同比增长0.1%。
生猪出栏增长4.6%,羊出栏增长4%;猪肉产量增长6.1%,羊肉产量增长4.7%,奶类产量增长0.3%,禽蛋产量下降3.5%。
3、靖边县农业发展现状:近年来,靖边县按照“区域布局、发挥优势,因地制宜”的方针,以产业化的方式经营农业,力发展“菜、畜、薯”三大现代农业产业,实现了靖边县农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三大特色农业格局:一是蔬菜。
截止2013年底,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25.8万亩,其中推广无公害温室蔬菜5000棚,设施蔬菜6.5万亩,建立精细蔬菜生产基地10000亩。
同时,以东坑镇、红墩界尔德井设施农业发展模式为样板,进一步扩大“万亩万元田”工程实施范围。
截止2014年6月底共建成日光温室示范田625棚1569亩,拱棚示范田8500亩,大田蔬菜标准化示范田9300亩,初步实现了温棚、拱棚、大田蔬菜共同发展。
二是畜牧业。
靖边县立足群众长期的养殖业传统,以退耕还林草、建设秀美山川为契机,大力培育饲草资源。
在短短几年时间,全县累计完成人工种草215万亩,飞播种草18万亩,改良草场92万亩。
完成了天然草原恢复和建设项目,人工种草10万亩,围栏草场6万亩。
2013年全县实际羊子饲养量达到了220万只,生产羊绒毛1126.4吨,生猪饲养量达到56万头;实现畜牧业产值7.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畜牧业收入达到40%。
同时,为了真正使畜牧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县政府积极组织引导农民引进、改良畜牧品种,先后引进了美国紫花苜蓿、鲁梅克斯、辽宁白绒山羊、布尔山羊、萨福克等牧草、羊子新品种。
三是马铃薯产业。
靖边县以狠抓良种良法推广为主要技术措施,围绕马铃薯、蔬菜、玉米主导产业,大力推广脱毒紫花白马铃薯新品种38万亩。
全县狠抓4个千亩集中连片超高产示范田建设,引领全市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建设。
截止2013年底全县建成马铃薯生产基地56.4万亩,其中推广优质马铃薯42.3万亩,地膜夏马铃薯14.1万亩。
四是小杂粮产业。
全县在发展壮大三大主导产业的同时,玉米、小杂粮等优势产业的规模品质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截止2013年底,全县建成玉米生产基地45.8万亩,其中地膜玉米30.6万亩,建成特色小杂粮生产基地24.4万亩。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全县农民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活动水平和经营理念。
菜、畜、薯”三大主导产业的迅猛发展,为靖边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奠定了基础。
二、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优势一是区位优势明显。
东坑镇域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距县城距离近,人口多,紧靠毛乌素沙漠,空气和土壤无污染,且地处陕宁蒙的交界处,服务范围广。
二是交通条件便利。
307国道,青银高速公路、包茂高速公路,东西南北四通八达,为园区内外物流、人流、信息流提供了便利条件,已成为连接陕西、宁夏、内蒙、山西等地的交通枢纽。
三是土地优势。
靖边属我国北部独具特色的农牧交错地区。
全县现有耕地约168万亩,人均6.4亩,地广人稀,土地平坦,地下水源丰富,适合机械化耕作和现代化经营。
从土地类型看,地形地貌多样,土壤类型丰富,为不同特色产品生产提供了适宜的立地条件,是杂粮、杂豆、杂果、薯类等农产品优生区。
四是生产优势。
靖边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总体特点是光照充足,气候干燥,雨热同季,四季分明,特别是光热资源属全国高值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积累,农业生产潜力巨大。
五是品质优势。
靖边是传统杂粮、杂豆、杂果优生区,经过长期物竞天择和人工培育,孕育了各具特色、品质优良的地方名优产品。
羊肉、羊绒、绿豆、小米、荞麦等特色农产品,品质优良,市场旺销,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六是规模优势。
全县多项特色产业面积、产量居全省第一。
羊子饲养量156.5万只、48.6万头生猪、马铃薯面积45.2万亩、12万亩蔬菜、玉米34.2万亩、小杂粮16.4万亩,是陕西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小杂粮生产基地。
七是市场优势。
陕西省设备、工艺、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田源”牌马铃薯、荞麦淀粉质量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产品已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区,出口日、韩、泰等国家;东坑镇16万亩玉米和马铃薯,田源集团的荞麦淀粉已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全县马铃薯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已获国家农业部通过。
随着靖边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开发的不断推进,特色系列产品的市场份额将不断提高,市场开拓前景广阔。
八是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榆林市经济社会“十二五”发展规划,已将建立工业和农业产业园区确定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靖边县委县政府也将现代农业产业化园区建设列入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制定了优惠的产业支持政策,投入了前期建设资金。
九是工业基础条件。
靖边县已有良好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基础。
新田源集团公司是目前陕西省设备、工艺、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马铃薯加工企业,主要产品有马铃薯淀粉、精制粉皮、粉条及荞麦精淀粉、荞麦米、荞麦壳等系列产品。
集团公司下设有富元淀粉公司、和康源食品公司等分支机构,产品俏销国内20多个省、市、区,并出口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已成为榆林颇具影响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靖边县芦河酒业集团总公司是陕西省生产名优白酒的骨干企业之一,也是榆林市最大的白酒生产企业,资产总值5000万元,年生产白酒3000吨,为国家中二型企业。
企业下辖靖边芦河酒厂、芦河商贸公司和芦河纸箱厂,以“芦靖”商标生产的三个系列二十多个品种的芦河酒,产品畅销陕西各地和周边省区。
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现状靖边以园区建设为抓手,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截至2013年底,靖边县已累计启动建设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规模养殖场近50个,已建成县级以上农业园区18个,其中省级现代农业园区4个,市级园区5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9个,这些园区正以强劲的势头,引领全县农业步入现代农业的“快车道”。
靖边东坑现代农业园区被认为是陕西第二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
该园区可辐射东坑19个村、5.2万人,能解决东坑镇乃至附近乡镇农产品的产、购、销难题,促进了职业农民、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目前,园区一期投资5000万的“三通一平”基础设施工程已经完成,新建综合办公楼、员工住宿楼两栋占地约7200㎡,园区新建农贸交易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也已竣工并投入使用,其中:1、果蔬交易区:交易大棚2个,占地10000㎡、交易房一栋,占地7000㎡、露地交易场1个,占地10380㎡;2、粮油及调味品交易区:交易房一栋,占地5000㎡;3、肉类及水产品交易区:交易房2个,占地2000㎡;4、贮藏及加工区:净菜加工车间及库房设备,占地3360㎡、农产品包装物加工车间及库房设备,占地1945㎡、粮油分装车间及库房、设备,占地2145㎡。
另外由管委会牵头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引进企业建设园区,目前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区与涉及征地的黄家峁、东坑、四十里铺、硬地梁等项目已经开始建设,休闲农业观光旅游及有机果蔬采摘园实行企业与村组联合开发建设,目前也签订了协议书。
园区目前已入住企业10家,主要承载项目有: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及基地衍生产品加工项目项目、标准化设施蔬菜生产基地项目、蔬菜速冻加工项目、蔬菜脱水加工项目、标准化奶牛养殖场项目、育肥猪养殖场项目、肉羊养殖及系列加工项目、辣椒系列产品深加工项目、农产品物流园项目、沙棘加工项目、玉米秸秆饲料项目、苜蓿浓缩颗粒项目、小杂粮保健品及精加工项目等同时示范区通过园区的育苗中心引进推广新品种、新科技为周围农民提供优良种苗和先进种植养殖技术,全面发展现代化种养殖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全县乃至周边县乡发展现代农业,从而形成沿青银高速、太中银铁路两侧现代农业经济带。
目前通过园区育苗中心已累计为周边群众提供辣椒、西红柿、甘蓝等近十个水果蔬菜品种共计2600余万株幼苗,大大改良了附近农产品品种,提高了菜农的种植效益。
四、专业基地建设保障园区原料供给随着“靖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不断发展,加工工业企业对原料的需求将会提出更新、更高“量和质”的要求,传统的农户分散种植经营的模式已无法适应未来市场竞争的形势,必须进行创新,发展专业基地建设,保障园区加工原料供给,因此,建设专业基地,对确保靖边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健康发展、切实调整靖边县产业结构、保证农民稳定持续地增加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一)优质蔬菜生产基地靖边蔬菜品质优良,种植区远离城镇,无工业污染,人口密度低,空气浮尘少,光照度相对强,昼夜温差大,病虫害相对较少、残次等级比例低。
随着设施大棚的增加,品种逐渐多样、供应周期也在延长,完全可以满足不同季节、不同区域和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
到2020年建设目标:(1)总面积力争超过50万亩,总产量超过100万吨,总产值达15亿元,菜农人均纯收入超过35000元;(2)反季节蔬菜品种比例2015年前目标为3:7:,2020年调整到5:5,优质蔬菜率达到90%以上;(3)50万亩蔬菜基地全部建设成无公害蔬菜基地,其中绿色蔬菜基地30万亩,有机蔬菜基地达到10万亩,出口基地达到30万亩以上;出口认证基地20万亩以上;(4)蔬菜建设基本实现标准化,节水灌溉面积达到70%,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100%,病虫害综合防治率达到100%。
(二)畜产业生产基地靖边县畜牧业近年来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羊、猪、牛、禽和肉、蛋、奶等主要畜产品产量迅速提高,畜牧业已经成为靖边农业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