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体系对农业生产技术的要求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体系对农业生产技术的要求

摘要:通过结合有机农业种植技术体系的特点,介绍了有机农业种植技术体系的几个方面,一是要提高作物系统的自我调控和作物保护能力,二是要保持时空的多样性和连续性,三是要保证养分的封闭性循环,就有机农业种植技术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要将有机种植业要与当地有机畜牧业相互结合,推动高科技现代化有机示范园区建设,结合当地资源状况发展现代农业生态体系等有机农业种植技术体系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有机农业;种植技术;体系;农业生产技术;要求
现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2个重要的问题,一个就是巨大的人口数量要求农业的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增加;另外一个就是农业生产中造成的对能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实践证明,对于农药的使用造成的污染问题,可以通过种植有机农作物进行避免。

通过种植有机作物,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且,有机农业的产量基本和传统种植方式相当。

什么是“有机农业”,相关学者专家认为:无论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还是通过各种现代技术,如通过添加农药化肥所进行的现代农业生产,都被视作为传统农业。

1 特点分析
众所周知,对于有机农业来说,需要投入比较多的人力成本,而输入成本就相对比较少,但是,如果要对有机农业进行比较全面的管理,还需要投入一些额外的成本。

由此,将重点介绍有机农业种植技术体系的几个方面。

1.1 提高作物系统的自我调控和作物保护能力
通过对不同农作物的混合种植方式可以有效的控制虫害,并且还能够有效的控制杂草。

同时,还需要进行一些合理的栽培技术,如对播种的时间进行一些调整,增加作物的种植覆盖率,采用比较先进的植物杀虫剂等,从而尽量地减少虫害的威胁。

1.2 保持时空的多样性和连续性
为了防止水土流失,保证稳定的农业经济增长和长期的植被覆盖,通过研究表明,可以在同一个区域内种植多样化的植物,并且需要保存好非生产作物的生长区域。

这样不仅能够让有利于提高食物的多样性发展,同时,种植多样性的作物能够有利于田间益虫的生长,减少了田间害虫的生长率,这样有利于整个农业生产的稳定性。

1.3 保证养分的封闭性循环
有机农作物通过保持土壤的养分、水分、能量以及废物在系统内部的闭合循环来维持土壤肥力。

可以从生态农业的畜牧养殖中获取有机肥料来对土壤的肥力进行补充,也可以对土壤进行一系列地耕作活动,来使得土壤的肥力得到保证,这样就能够很好地减少对环境的服从。

2 存在问题
存在问题主要有2个方面:一方面,有机农作物需要更加科学的管理办法,这样就增加了投入的成本。

比较成本的工作相对复杂。

有机农业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

要想对有机农田使用最优管理实践时,还需要额外的成本。

另外一方面,有机农业有时候需要利用一些比较高科技的生物技术,例如转基因技术。

要让粮食变得更高产,更环保,更便宜,这样的代价也蛮高的。

3 对农业生产技术的要求
近年来,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在100多个国家得到了推广,有机农业的面积和种植者数目逐年增加。

全世界进行有机农业管理的土地面积已超过2 200万 hm2。

此外,被各种认证机构认证为“野生收获植物”的面积有1 070万hm2。

有机产品市场不但在欧洲和北美(全球最大的有机市场)拓展,在其它一些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也持续扩大,其中西欧和美国大约1%左右的农民在从事有机农业的生产,在美国,有机农场遍布全国各地。

通过以上分析,对我国有
机农业模式提出几个方面的建议。

3.1 发展有机种植业要与当地有机畜牧业相互结合
在我国几大产粮区内,可以根据市场对有机粮食的需求和粮食生产企业的发展目标相结合,进行有计划的大规模种植有机作物。

并且,在发展有机作物的同时,需要根据当地有机畜牧也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建立一个封闭的养分循环系统,在采用有机农业种植技术进行生产时,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式进行操作:第一,实行免耕作的技术,从而能够很好地保证土壤的结构,达到保证不受到水土流失的影响。

第二,在进行有机肥料进行生产的时候,一定要采用合格的产品,从而很好地保护土壤中的养分,并且要能够很好地利用阳光、空气、水等自然资源。

第三,种植生态农作物,减少虫害和杂草问题。

并且需要进行有目的地生产活动,从而维持生存的多样性,使得整个农业体系得到稳定和发展。

3.2 推动高科技现代化有机示范园区建设
在我国,有机农作物都是在一些大中城市的周边发展得比较好一些,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在这些地区,国家颁布了一些相关的政策促进其能够较好的发展,并建立了一些农业示范基地等。

通过对有机农作物和有机养殖业以及旅游休闲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一体化的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并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