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散文教学案例

初中散文教学案例

初中散文教学案例
初中散文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通过片段训练,使学生能进行细致的描写。

二、教学重点:片段练习
三、教学难点:通过片段练习,掌握进行细致描写的技巧。

四、教学设想:演示实验——练习——分析——片段练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
(二)讲授新课
1、教师演示:教师手拿一个纸飞机,用力射出去,然后飞机掉
教师演示到了地上。

要求:(1)同学们要仔细观察,然后用一段话进
行描写。

(2)同学们之间交流、分享。

2、摘录例句:摘录例句:a、老师把纸飞机用力的射了出去,飞机在空中飞了一圈,掉到了地上。

b、老师右手拿一个纸飞机,高高
向斜后方举起,身体向右倾斜45度角,右脚后退一小步,头微微抬起,向斜上方看,用力的将飞机射了出去。

飞机在空中像一个翩翩
起舞的女子,画了一道优美的弧线,轻轻地站在了地上。

3、分析:这两段话,你认为哪段写的好?为什么?
5、下面,同学们按照描写的三原则,检验一下自己刚刚的描写,进行修改。

6、教师让同学们将自己修改后的片段读出来,然后同学之间进
行互评,教师让同学们将自己修改后的片段读出来。

7、美文共赏:朱自清的《春》分析:春天里“有什么”?春天里“怎么样”?春天的事物“像什么”?
8、作业:每人发一张图片——小鸭游水图,让同学们课后按图
片所画进行描写练习。

要示:用词准确,100字左右。

9、板书设计:三式妙法巧绘大千世界
1、有什么(对象)描写三原则:
2、怎么样(细致)
3、像什么(修辞)
一、散文教学略说
这里所说的“散文”,限制在初中散文教学的范畴之内,指用白话写成的现代散文。

认定它属于“文类”概念,主要包括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和阐发哲理等三种,这是有道理的。

另一个“文类”概念
是“实用文”,主要包括记叙、说明和议论等三种。

这两个“文类”,目前还混杂在一起,显得比较混乱。

简言之,实用文类属于“文章”范畴,散文类属于“文学”范畴,最好能够作出区分。

从教学任务来看,前者侧重于管理解(解析),
后者侧重于管语言的学习、积淀及作品鉴赏;从教学功能来看,前者
侧重于学习作文方法,后者侧重于学习语言、学习散文的鉴赏方法。

这样处理,能减少一些教学的盲目性。

散文属于“文类”概念,散文作品属于文学创作的产物,现代散文的品种林林总总,文学笔法灵活多变,侧重于从某一种构思形式
方面去概括特点、分析条理、阐释内容、欣赏特色,显得比较被动,很难抓住命脉,获取丰满的教学效益。

现代散文作品的命脉是什么呢?用郁达夫先生的话来揭示,即凸
现作者本人的“个性”。

(“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
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

”)这也
就是王漫老师所概括的:散文的本质特征是“贵在有我”。

接着要问:究竟有“我”的什么呢?这,就需要我们真正读到作品的文字深
处去,读到作者的心灵深处去。

而一味注重分析散与不散,或者首
先把阅读的重心偏移到分析散与不散,这不利于准确有力地抓住命脉,踏上解读的正确路径。

散文教学最大的教学价值是什么呢?这也是思考问题的一个角度。

我的看法:就初中散文教学而言,其最大的教学价值乃是学习语言
和学习鉴赏方法。

通过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如美读、咀嚼、批注、
评点、赏析、仿写等),充分发挥课文应有的教学功能,使学生能够
高质量地感受、领悟和积淀那些语言标本,汲取汉语文精华,提升
自己的语言的含量和层次。

这一点,恰恰是以前所忽略的。

回想
“散不散论”盛行之际,强化理性分析、弱化语言积淀,用大量时
间提取文章作法,试图快速迁移到指导文章写作的训练区域,那些
教训应该认真记取。

有一层意思必须强调:高度关注学习语言,这并不意味着忽略精神涵育、文学表现方法之类。

第一,散文的思路、条理、结构、笔法,或者统称“艺术构思”和“行文理路”,这些,只要读进去了,发现并提取出来,不是很难,至少不是最难,经过教师指点,学生一般是能够理解的。

有人
打比方,说诗歌宛若露珠,散文更像小溪。

山间溪流弯弯折折,在
哪里转弯,在哪里形成小潭,在哪里映照了花红月白,哪里又应和
了黄鹂鸣出的淙淙歌语,这些,往往有语言标志作出提示,稍稍用
心便能拎出一条文脉来。

第二,学习语言和涵育人文精神,打语言的底子与打精神的底子,——很难分割,或许本来就无法分割。

散文里的文字是有温度的,
激情燃烧中的语言学习,乃是最佳的语感积淀的教学状态。

此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