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优质PPT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优质PPT课件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时间:646年,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改革。 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 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 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 一赋税。 代表人物:中臣镰足。
随堂练习
①“大化改新”诏书。 ②日本。 ③中国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是日本从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THANKYOU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6世纪前的日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地理环境: 岛国
汉字
九世纪日本人的书法作品
服饰
建筑
中国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日本平安京平面图
钱币铸造
开元通宝(始铸于621年)
和同开珎zhēn (始铸708年)
目标导学二:武士和武士集团
1.教师提问: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封建庄园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形态。有实力的庄园 主开始把一部分庄民武装起来,组成以主从关系和 血缘关系相结合的武士集团。武士集团对内镇压民 众抗争,保卫庄园;对外侵占别人的土地,扩大自 己的势力。
日本武士
武士集团之间不断进行争斗,最后形成了源 氏和平氏两大武士集团。1185年,平氏政权 灭亡。1192年,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 的称号,镰仓幕府正式建立,开始了日本历史 上武士专政的幕府统治时期。
源赖朝 日本平安时代末期至镰仓时代
的武将、政治家。镰仓幕府首任 征夷大将军,也是日本幕府制度 的建立者。1192年,源赖朝正式 出任征夷大将军。此后在朝廷之 下建立武家政权。源赖朝所建立 的武家政权被历史学家称为镰仓 幕府。镰仓幕府的建立标志着日 本长达680年的幕府时代的开始, 直到明治天皇在1868年颁布王政 复古之后才宣告终结。
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 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在 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在近代,日 本向西方学习,这些都使日本不断进 步、强盛。
古代日本
课堂总结
6世纪前的日本 大和政权统一日本 改革背景
改革时间
大化改新
重要人物 改革内容 改革意义
政治 经济
庄园制形成
庄园“不输入不入”
武士和武士集团产生 武士和武士集团 源氏武士集团崛起
2.教师提问: 幕府与天皇之间关系怎样?
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 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 种礼仪性的摆设。
3.教师提问:武士效忠的对象是谁? 武士道的实质是什么?
武士效忠的是他的主公,而不是国家。 武士道的实质就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 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6世纪前的日本
阅读材料,简述大和国的统治。
• 材料一:“大王”是日本大和国家首脑,豪族的 同族集团叫做氏,有臣、连、君、直、造、首等 姓。大王依赖中央、地方的氏姓贵族统治全国。 大和统治阶级将被征服的部落居民,按照“部” 的形式组织起来进行生产。国家的经济基础是大 王的直辖领地(屯仓和田庄)和部民制。
3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日本学习与模仿中国文化进行的大 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发展成为一个封建国家
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6世纪前的日本
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 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
5世纪初,大和统一了日本。说说大和政 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 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 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 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 位近似于奴隶。
学习目标
1 了解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能简单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 景,能简述大化改新的内容和作用;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 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 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2 讨论: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往来相当密切? 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初步培养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 题的能力
第四单元
第11课 古代日本
新课导入
武士与樱花:一般国家都会以猛兽比喻武士英雄。但是在 日本是以樱花来比喻武士。看过樱花的人都知道,单个的樱 花并不美丽,但是成片的樱花聚在一起就很漂亮。这和日本 武士的集团精神很相似。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 盛开的时候,而是凋谢的时候,樱花花期不长,但凋谢有个 特点,就是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全部凋谢,没有一朵花留恋 枝头。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的耀眼的美丽 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便毫无 留恋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拓展延伸:大化改新对日本的影响以及启示。
影响:通过这一系列改革,打击了旧贵族在经济、 政治上的顽固势力,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 达到了改革的目的。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 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启示: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以开放的心态 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锐意改革, 重视教育,促进本民族的发展。
1-2世纪的日本:
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 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汉书·地理志》 1、小国林立, 2、部分国家与中国有 “通使”关系
6世纪前的日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3世纪的日本: 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 较强大的国家,叫“大 和国”。
5世纪,大和国 基本统一日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大王是日本大和国家首脑,豪族的同族集 团叫做氏,有臣、连、君、直、造、首等姓。 这种以姓氏表示的政治关系称氏姓制度。大王 依赖中央、地方的氏姓贵族统治全国。大和统 治阶级将被征服的部落居民,按照"部"的形 式组织起来进行生产。
“田部” ”海部“
目标导学二: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的背景有哪些?
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 ②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朝鲜的新罗国 兴起(催化因素)。
幕府统治的特点
武士道思想的形成
部民制
随堂练习
材料一: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 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 材料二: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农民必须给国家服劳 役(庸)或纳布代服役;农民必须向国家交土产(调)。男 子还必须服兵役,兵器本人自备,军权归属中央。 请回答: ①材料一和材料二是什么法令规定的? ②以上法令是哪个国家进行政治改革的内容? ③这次改革是效法哪个国家的什么制度?有何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