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粉配方如下:过碳酸钠12.5碳酸钠16.4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4.1线性烷基苯磺酸盐9.0沸石MAP(无水)37.7丙稀/马来酸共聚物 4.0强碱硅酸钠0.6SCMC 0.8荧光增白剂0.3脂肪酸盐2.5水份(标称的)12.2无磷洗衣粉的生产配方洗衣粉, 配方, 无磷, 生产洗衣粉, 配方, 无磷, 生产一、原材料性能作用1、烷基酚醚(Tx-10):白色,粘稠液体,是生产高档、增白洗衣粉的一种表面活性剂,含量99%,主要起泡沫作用,同时可去除油性污,泡沫多少取决于使用量。
质量鉴别方法:看颜色,应是白色或淡黄色;主要看浓度和泡沫浓度。
购买者,用手指粘一小点,在水里反复运动几次,看是否泡沫多。
它与洗衣粉泡沫比较,前者为后者的10倍。
2、月桂酸二乙醇酰胺(6501):淡黄色,粘稠液体,是生产各种普通洗衣粉的一种表面活性剂,含量98%。
主要起泡沫作用,泡沫稳定性比较好,同时去除油性污,泡沫多少取决于使用量。
质量鉴别方法同1。
3、十二烷基苯磺酸:浓黄色偏黑,粘稠液体,是生产各种普通洗衣粉的一种表面活性剂,含量98%,主要起泡沫作用,同时起膨化作用,也除油污。
洗衣粉的体积大小和泡沫多少取决于使用量。
但千万注意一定要含量98%,有含量40%-60%不能膨化,泡沫少,生产的洗衣粉湿度大。
质量鉴别方法同1.特点:放在手心上发热。
4、三聚磷酸钠:白色细小颗粒,含量90%,微毒。
主要决定洗衣粉的存放时间,防止洗衣粉结团。
增加用量可使洗衣粉保存时间延长,分解油污增强。
5、纯碱:即无水碳酸钠,为白色粉末,含75%-95%,在洗衣粉中主要去污。
一般用工业纯碱,本品易吸潮,应注意防潮,剩余部分应用塑料封好。
质量鉴别:发热烧手比较好。
6、元明粉:即无水硫酸钠,白色,粉状,此品是一种助洗剂,在洗衣粉中主要是一种填充料。
调节洗衣粉成本高低在于它的多少。
7、甲基纤维素(CMC):淡黄色,粉状,在洗衣粉中的作用是抗沉淀,可将油污从物体分离于水中,起悬浮作用。
质量鉴别方法:经水溶化有粘连滑感。
甲基纤维素有2种形状:粉状和须状,一般用粉状最好。
8、碱性蛋白酶:为粒状产品。
洗衣粉中加入酶制剂,可加速分解衣物中的油污。
它有多种颜色:绿色、翠绿、蓝色等。
加酶的洗衣粉不好保管,易失效,一般可不加。
加酶洗衣粉应选用比较好的塑料袋,密封性要好,防止气化。
加酶洗衣粉的存放时间只限8个月,否则,降低洗涤效果。
鉴别:颗粒型最好;细粉多则质量差。
9、荧光增白剂(VBL):本品淡黄色,粉状,用于增白,有一定限量,多用反而效果差。
荧光增白剂分高级型和普通型,价格差距大,增白程度也大,直观无法鉴别,要试用。
二、膨化粉性能与作用。
膨化粉是生产洗衣粉的最佳填充料,体积轻,颗粒均匀。
作用:助洗和调节体积(加减用量)。
三、生产过程第一步,将下列原料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纯碱:25%甲基纤维素:1%、元明粉:10%、十二烷基苯磺酸:6%、烷基酚醚TX-10:4%、月桂酸二乙醇酰胺(6501):1%。
第二步:再将膨化粉:53%加入第一步,混合搅拌均匀。
用20目过筛即可装袋。
如洗衣粉要求色白,可将十二烷基苯磺酸改为烷基酚醚TX-10。
也可用0.1%的荧光粉作增白剂。
如加香,可将香料适量加入第一步料中。
如要加酶,可将碱性蛋酶直接加入洗衣粉中拌匀,用量2%至3%,配方中加多少酶就减多少纯减。
国内外合成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合成洗衣粉是合成洗涤剂中最主要的一种,其产量占合成洗涤剂总产量的70~90%,其性能优良,使用方便,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已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一)三种常用洗衣粉配方及生产:这三级配方,任选一组按%份量配好混合,用塑料袋分装包好,即为简易配制的合成洗衣粉,可以销售了。
其各组的%配比如下。
配方一:烷基芳基磺酸钠11,磷酸三钠40,硅酸钠5,羧基甲基础纤维素1,牛油脂明亮酸硫酸钠8,萤光剂0.03%。
配方二:烷基芳基磺酸钠19,磷酸三钠40,硅酸钠5,硫酸钠35,羧基甲基纤维素1,萤光剂0.03;配方三:烷基芳基磺酸钠30,硅酸钠25,硫酸钠20,四偏磷酸钠25。
(二)从以上三种常用洗衣粉的配方可以看出,合成洗衣粉的主体原料是活性物和其它助洗剂组成的,由于适用性能和质量要求等方面的不同,其配主训的成份和比例也可不同。
因此,不同的配方可以生产出不同的洗衣粉,所以,有必要介绍一下生产洗衣粉所用的各种原料的性能,以便选择合适的配合比例,生产具备所要求的适用性能和质量标准的不同型号的洗衣粉。
洗衣粉所使用的活性物主要有烷基苯磺酸钠,烷基磺酸钠,脂肪醇硫酸钠等;助洗剂有三聚磷酸钠,硅酸盐,纯碱,硫酸钠,硼砂,羧基甲基纤维互,泡沫促进剂,泡沫稳定剂,萤光增白剂,料浆调理剂,酶制剂,香料与色互助素等。
(1)烷基苯磺酸钠(A.B.S)是洗衣粉的主要成份,性能比较全面,用它帛晟的洗衣粉成品色泽,流动性及在水中的泡沫、乳化、润湿、去污等能力都较良好。
目前生产的有精烷基苯,质量最好;粗烷基苯,质量最差;脱油烷基苯,质量居中,一般洗衣粉都选用精烷基苯。
(2)烷基磺酸钠在碱性、中性、弱酸性溶液中均能使用,在硬水中有良好的润湿、乳化、分散、泡沫和去污能力,缺点是制成的洗衣粉去污力和携污力较肥皂差一些。
(3)三聚磷酸钠也称为“五钠”,是洗衣粉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助洗剂,用量有时比活性物还大;具有惊人的分散,胶深作用,能提高污垢的悬浮能力,防止污垢再沉积到织物上;其水溶解呈弱碱性,利于除去衣服上的酸性污垢;它的吸湿性较小,可使洗衣粉保持良好的洗动性与颗粒度,对防止洗衣粉吸潮、结块有很大作用。
(4)硅酸盐俗称泡花碱或水玻璃,在洗衣粉助洗剂中本配合能起互助协调节器的作用,对洗衣粉的悬浮、胶溶、泡沫稳定有良好作用,且有利于配料操作。
(5)纯碱能与脂肪污垢皂化而将污垢除去,并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和促进泡沫生成作用,不过纯碱用量过大容易刺激皮肤及损伤丝、毛类蛋白质纤维织物的强度,但用于洗棉麻织物还好,若与泡花碱共用就可减少对织物强度的损害。
(6)洗衣粉中使用的硫酸钠有无水硫酸钠(无明粉或称精制芒硝)和结晶芒硝两种,在洗衣粉中作为填料和辅助洗衣剂,有去污、降低料浆稠度便函于搅匀,输送和防止结块作用,在洗衣粉中的含量随洗衣粉品种不同而不同。
(7)抗再沉淀剂是为了防止污垢再沉淀于织物上,主要品种有羧基甲基纤维互、羧基甲基淀粉、树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等,羧基甲基纤维(CMC)用量最广。
在洗衣粉中,它除防止污垢再沉积外,还能保持织物的柔软性及起润湿织物和稳定泡沫等作用。
(8)常用的泡沫促进剂、泡沫稳定剂是迷地基醇酰胺(尼诺尔),能稳定泡沫,促进泡沫稠厚、细致、丰富及提高洗衣粉的去污能力,且乳化能力极强。
(9)萤光增白剂是一种无色或微黄色带有萤光性染料,能在水中被纺织物的纤维吸附。
洗衣粉中常用的有上海产的“挺进31号”、“挺进4号”等增白剂。
(10)料浆调理剂用来调不足浆为瓣粘度,增加浆料的可溶性、流动性和总固体含量,便于输送、喷粉,对产品质量的稳定和产量的提高都有作用。
常用的料浆调理剂是甲本磺酸钠、二甲苯磺酸钠,一般是在制粉过程中加入。
(11)在洗衣粉中加入酶制剂可以迅速除净织物上的各种血渍、奶渍、肉汁、牛奶、酱料斑渍等所造成的污垢,但所使用的酶必须耐碱性,活力要高,颜色要浅,并耐贮存,能与洗涤剂活性物相混合,目前应用最多的是碱性蛋白酶。
碱性蛋白酶不能直接加入洗涤剂料浆中,而是单独加一些非离子活性物保护,干燥成粒后,再与洗衣粉混合制成产品。
(12)洗衣粉中增加少量香料,能使洗涤时具有香味,并使织物留香。
香料大都采用人工合成的混合香精,用酒精稀释后,喷入已干燥的粉品中,一般用量为粉重的0.05~0.1%。
(13)色素是使洗衣偻带有各种悦目的色泽,但所使用的应为耐碱、热稳定性能好、不污染织物、不与洗衣粉中其它原料发生化学反应的色素。
常用的肾与洗衣粉本色有互补使用的蓝色,如靛蓝、直接耐晒翠蓝等,也有用翠绿、红、皂黄的,用量一般每吨料浆2~4克。
除以上原料外,在洗衣粉中还可根据用途不同,适当加入皮肤保护剂、防锈剂、织物柔软剂、抗氧剂、乳化稳定剂等。
了解了上述这些原料的性能后,就可以根据对产品质量、适应性能等指标,以及产量、成本、销售、保管等方面的要求,选择较为适合的配比进行生产。
(三)我国生产的民用洗衣粉,一般是用烷基苯酸钠作为主体活性物,配上其它助洗剂,国外洗衣粉的配合,则以三聚磷酸钠的用量较多。
我国主要产地民用洗衣粉的配方范围一般为(重量百分比):烷基苯磺酸钠15~30,烷基磺酸钠0~10,三聚磷酸钠8~30,纯碱1~12,硅酸钠(干)5~8,甲苯磺酸钠0~3,羧基甲其纤维素1~1.5,硫酸钠18.5~52,萤光增白剂0.02~0.1,所含水份一般为3.92~9.6左右,或配至100%。
国外洗衣粉的配方更多种多样,例如有重役型、轻役型、高泡、热水用、冷水用、手洗和机洗等不同适应配方,较代表性的是(%):活性物即包括烷基苯磺酸钠和脂肪醇酸钠为14~18,发泡剂如烷基醇酰胺1~3,水玻璃5~9,三聚磷酸钠30~45,羧基甲基础纤维素0.6~1,甲苯磺酸钠(料浆调配用)2~9,萤充增白剂0.2~0.8,酶600~2000国际单位/克粉,硫酸钠与水,加至100%。
(四)洗衣粉生产就是将各种原料调成料浆,然后经干燥后成型,制成空心颗粒状,冷却后即成。
其成型方法有喷雾干燥法、沸腾干燥法和流化床混合成型法三种。
喷雾干燥法又分为压力喷咀式干燥、气流式干燥法和离心转盘式干燥等工艺。
我国目前主要是采用喷雾干燥法中的压务喷咀式干燥,就是用高压泵在40~80大气的压力下交赤浆强力通过1.5~3毫米孔径的细小喷咀,在20米高的空塔内喷成雾状,用高温热空气进行干燥,使其形成空心状态的颗粒。
其生产过程可分为三个主要环节:1、料浆的配制与处理:就大达到流动性好的基础上提高总固体含量,使料浆均匀一致适于喷粉。
(1)称量时根据洗衣粉型号配方,各给分应精确称量;(2)混合时,先投难溶料,后投易溶料;先投轻料,后投重料,后投多料;每投一次料,必须搅拌均匀,方可投下种料;搅拌时掌握温度在60~65℃浆料送入真空离心机脱气器,脱除浆料中的空气;(5).经细滤除去细粒,然后送往高压泵。
2、喷粉时,料浆经60~120公斤/平方厘米的压力通过喷咀,呈现雾状喷入塔内,与高温热空气相遇,进行干燥,即成为直径约0.25~0.4毫米空心颗粒状的洗衣粉。
直径在0.7~1毫米的属于很大颗粒,直径在0.1毫米以下的属于粉尘了。
3、从塔底放出的洗衣粉一般有60~80℃的温度,有的甚至达到100℃左右,颗粒的表面部分还有少许水份,要进行冷却、老化,使无机盐类如纯碱、五钠、硫酸钠街头较低温度下继续吸收残留水份成为结晶。
冷却、老化一般是在密封的管道内通过冷风吹送料粉而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