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0728)编制说明-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规范

(20160728)编制说明-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规范

行业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标准起草组二O一六年七月《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规范》行业标准编制说明一、标准制定的目的、意义截至2014年底,全国开通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的城市已达到21个,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随着运营轨道交通的城市不断增加,一方面,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在运营调度、行车组织等方面的网络化运营日渐成熟;另一方面,新开通运营线路的城市在运营行车组织等方面的经验尚浅,需通过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来规范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在此背景下,交通运输部在2014年编制发布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GB/T 30012—2013),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提供了基本规范。

该标准规定了“运营单位应制定行车组织规则,并应根据行车线路的封闭方式、范围、线路条件、设备条件等,制定相应的细则,运营单位按照行车组织规则和细则做好行车组织工作”,但缺乏系统性的行车组织原则、方法和标准。

为此,需明确和规范行车组织规则的内容和标准,以指导运营单位在各种设备条件下的行车组织。

编制《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规范》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GB/T 30012—2013)的延伸和补充,对于规范运营行车组织管理,提升轨道交通行业行车组织水平,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服务、效率和规范具有重要作用。

二、编制概况1、任务来源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下达2015年交通运输标准化计划的通知》(交科技发[2015]114号)的要求:广州地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规范》(计划编号:JT2015-25)行业标准的起草单位,需联合北京地铁、上海地铁、北京交通信息中心、京港地铁、天津地铁、重庆地铁、西安地铁、苏州地铁、苏州高新有轨电车有限公司9家单位按计划于2016年底前完成该行业标准的编制。

2、编制过程2015年5~6月,广州地铁联合北京地铁、上海地铁等9家参编单位,成立了由10家起草编制单位36人组成的标准编制工作小组。

2015年7~9月,广州地铁以调研函的形式,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规范》的编制思路和深度等实施调研工作,并全面收集国内外相关资料,为标准草案的编制思路和方向提供依据。

2015年9月21日,广州地铁牵头在广州组织召开了《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规范》行业标准编制启动会,明确了《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规范》的编制思路、方向及编制工作安排。

2015年9月~2016年1月,由主编单位广州地铁牵头编制了《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规范(初稿)》。

2016年2月18日~3月4日,广州地铁组织9家参编单位对《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规范(初稿)》进行会签,共收集123条会签意见。

2016年3月5日~3月27日,广州地铁针对123条会签意见进行逐条研讨,编制会签意见采纳情况及其理由说明。

其中,采纳54条、部分采纳32条、暂不采纳37条。

2016年3月28日,广州地铁牵头在广州组织召开了《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规范》行业标准初稿研讨会,期间针对会签意见进行逐一研讨,并达成一致意见。

详见附件2。

2016年3月29~4月15日,广州地铁牵头根据初稿研讨会的会议精神,对初稿进行修改完善,并将修改后的初稿再次发予各参编单位确认。

详见附件3、附件4。

2016年5月,由全国客标委组织在北京召开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标准编制工作进度检查会暨标准编制研讨会,根据相关会议精神,对《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规范》初稿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完善,形成《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规范(征求意见稿)》,并发函至全国客标委提请开展征求意见稿的会签。

后续将结合会签意见进行修订完善,并按要求推进下一步工作计划。

表1 项目下一步计划安排3、标准起草单位及人员本标准起草单位: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交通信息中心、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天津市地下铁道运营有限公司、重庆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苏州高新有轨电车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三、本标准的章节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基本原则5.技术设备6.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7.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8.检修施工组织9.信号显示10.行车作业标准和标准用语图1 本标准的章节架构图四、标准条款的说明1、范围给出了本标准规定的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的基本原则、技术设备、正常和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检修施工组织、信号显示、行车作业标准和用语标准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独立路权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线路的行车组织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参考了GB/T 3001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GB/T 30013《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基本条件》的行车组织原则和要求,参考和引用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基本术语标准》、《地铁设计规范》、《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值班员技能和素质要求第1部分:地铁、轻轨和单轨》等中关于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术语、线路上下行方向定义、各行车关键岗位的技能素质要求等内容。

考虑到国内轨道交通行业多种管理模式的现状,在编写本标准时参考了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天津市地下铁道运营有限公司、重庆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苏州高新有轨电车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8家参编单位的现行《行车组织规则》的内容。

3、术语和定义定义了具有独立路权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计划、闭塞区域、行车凭证、跨线作业、调车作业、共线运营、越站、反向运行、列车救援、OCC、ATP、扣车、站台门等适用于本标准的专业术语。

4、基本原则4.1一般要求本节主要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通用的、原则性的行车组织一般要求。

4.2 列车运行计划本节主要规定了列车运行计划的编制、优化和调整原则,明确了运营线路首末班车设定要求与原则等。

4.3 调度指挥机构本节主要规定了列车运行调度指挥的分层管理要求,并明确了列车运行调度体系各层级的工作职责等。

4.4 调度命令发布本节主要规定了调度命令的发布形式、发布内容及其传达原则等。

4.5 行车组织方法本节主要明确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行车组织方法,并分别规定了自动闭塞法和人工闭塞法的执行要求等。

4.6 列车运行要求本节主要规定了线路上下行定义原则、列车驾驶模式、列车运行速度及列车在车站停站、折返等方面的行车作业要求。

4.7 网络化情况下的行车组织要求本节主要从满足网络化运营管理要求的角度,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规划设计要求、网络列车运行计划的衔接匹配原则、列车跨线与共线运营的行车组织原则等。

5、技术设备5.1一般要求本节主要列明行车技术设备的种类,规定了运营单位应建立技术设备台账、制定操作细则及加强日常巡检、测试和维修,确保技术设备状态良好和运行正常的要求。

5.2功能要求5.2~5.13节,主要从保障行车组织安全有序运营的角度,提出12种技术设备的功能要求,技术设备包括限界、车站、线路、车辆、供电系统、信号系统、通信系统、站台门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及给排水系统、通风空调与采暖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

6、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6.1运营开始前本节主要规范了各关键行车岗位(包括OCC、车站、车辆基地和列车驾驶员)在运营开始前的行车作业准备要求和执行原则等。

6.2运营期间本节主要规范了各关键行车岗位(包括OCC、车站、车辆基地和列车驾驶员)在运营期间监控列车运行状态、调整列车运行秩序、接发列车及做好乘客服务等行车作业要求等。

6.3运营结束本节主要规范了各关键行车岗位(包括OCC、车站、车辆基地和列车驾驶员)在运营结束后组织列车返回车辆基地、安排与组织夜间施工检修作业、列车驾驶员办理退勤等行车作业要求。

6.4调车作业本节主要规范了调车作业的一般要求,并明确了正线及车辆基地调车作业的执行原则和基本要求。

7、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7.1运营调整时的行车组织本节主要规定了区间限速、扣车、越站、反向运行、列车退行、清客6种运营调整时,各关键行车岗位(包括行车调度员、车站及列车驾驶员)的行车作业原则与基本要求等。

7.2设备故障时的行车组织本节主要规定了轨道区段/计轴区段非正常占用、道岔故障、信号设备故障、接触网/轨故障、站台门故障、车辆故障6种设备故障情况时,各关键行车岗位(包括行车调度员、车站及列车驾驶员等)的应急行车作业原则与基本要求等。

7.3突发情况下的行车组织本节主要规定了人员非法进入行车区域、列车脱钩/脱轨/冲突/颠覆、恶劣天气、火灾/毒气/爆炸、突发大客流等5种突发情况下,各关键行车岗位(包括行车调度员、车站及列车驾驶员等)的应急行车作业原则与基本要求等。

8、检修施工组织8.1一般要求本节主要从保证行车设备有序运作的角度,提出设备检修施工作业的一般作业要求。

8.2运营期间的设备抢修本节主要规定了运营期间设备抢修的基本原则,包括设备抢修期间行车组织方式的调整要求、抢修人员进入行车线路的要求等。

8.3非运营期间的设备检修施工本节主要规定了非运营期间设备检修施工作业要求,包括请销点要求及按规定时间结束施工作业等。

8.4工程车开行规定本节主要规定了工程车编组及作业规定、工程车运行规定等。

9、信号显示本章主要规范了各类视觉信号(包括车载信号、地面信号、手信号、信号标志)和听觉信号(包括口笛、鸣笛)的显示意义、使用原则等。

10、行车作业标准和标准用语本章主要规范了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通用的行车作业标准和用语标准,包括用语标准、数字发音标准等。

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该标准符合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尚无。

七、国家标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规范》属于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技术标准,建议作为交通运输部推荐性行业标准发布实施。

八、贯彻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加强标准的宣贯与培训。

建议标准颁布后,应专门组织力量,抓紧开展宣贯工作。

应重点开展有关标准编制目的、标准主要内容、标准实施手段等内容的宣贯。

同时,将《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规范》相关研究成果,以学术著作、论文、手册等形式向行业公布,扩大标准的影响,发挥标准的重要作用。

九、其他事项说明尚无。

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