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级统计师《统计工作实务》巩固试题及答案(13)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是统计资料整理中常用的统计方法,它能够区分( D )。
A.总体中性质相同的单位B.总体标志C.一总体与它总体D.总体中性质相异的单位2.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确定( D )。
A.组中值B.组距C.组数D.分组标志和分组界限3.按照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进行分组称为按品质标志分组。
下述分组中属于这一类的是( B )。
A.人口按年龄分组B.在校学生按性别分组C.职工按工资水平分组D.企业按职工人数规模分组4.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关键是确定( D )。
A.变量值的大小B.组数C.组中值D.组距5.全国总人口按年龄分为5 组,这种分组方法属于( A )。
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按品质标志分组D.平行分组6.对某校学生先按年级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年龄分组,这种分组方法是( B )。
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再分组D.平行分组7.对某校学生分别按年级和年龄分组,由此形成的分组体系是( A )。
A.平行分组体系B.复合分组体系C.二者兼而有之D.二者都不是8.组距数列中的上限一般是指( A )。
A.本组变量的最大值B.本组变量的最小值C.总体内变量的最大值D.总体内变量的最小值9.组距和组数是组距数列中的一对基本要素,当变量的全距一定时,组距和组数( D )。
A.没有关系B.关系不确定C.有正向关系D.有反向关系10.等距数列和异距数列是组距数列的两种形式,其中等距数列是指( C )。
A.各组次数相等的数列B.各组次数不等的数列C.各组组距相等的数列D.各组组距不等的数列11.用离散变量作分组标志时,相邻组的上下限应( B )。
A.重合B.间断C.不相等D.相等12.某企业职工月工资收入最高者为4260 元,最低者为2700 元,据此分为六个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则组距应为(B) 。
(4260-2700)/6=260A.710B.260C.1560D.348013.在组距数列中,对各组的上限与下限进行简单平均,得到的是( A )。
A.组中值B.组平均数C.组距D.组数14.在分组时,如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C )。
A.将此标志值单列一组B.将此值归入作为上限的那一组C.将此值归入作为下限的那一组D.将此值归人作为上限的组或下限的组均可15.将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使用的分组形式为( B )。
A.单项式分组B.组距式分组C.既可以是单项式分组,又可以是组距式分组D.以上均不对16.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 B )。
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C.可以单项式分组,也可以组距式分组D.无法分组17.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 C )。
A.260B.215C.230D.285 200+[200-(170*2-200)]/2=23018.统计整理主要是整理( C )。
A.历史统计资料B.统计分析资料C.原始调查资料D.综合统计资料19.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主要区别在于( C )。
A.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不同B.分组组数的多少不同C.各自采用分组标志个数不同D.分组的目的和方式不同20.分配数列包含两个组成要素,即( B )。
A.分组标志和组距B.分组和次数C.分组标志和次数D.分组和表式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 ABD )。
A.工资总额B.钢材消耗量C.商业网点密度D.年度国内生产总值E.流动资产周转次数2.下列属于统计指标的有( BD )。
A.生活质量B.2001--2005 年原煤产量87.4 亿吨C.某家庭的年收入5 万元D.2005 年末发电装机容量比2000 年末增加l.8 亿千瓦E.空气污染3.相对指标的计量单位有( ABCDE )。
A.百分数B.千分数C.系数或倍数D.成数E.复名数4.时期指标的特点是( ACE )。
A.不同时期的指标数值可以相加B.不同时期的指标数值不能相加C.某时期的指标数值与该期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D.某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该期时间长短无关E.更长时期的指标数值可通过连续相加得到5.下列属于总体标志总量指标的有( BCDE )A.企业数B.利润总额C.产品销售收入D.固定资产原值E.工资总额6.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BE )A.销售额B.设备台数C.工业增加值率D.利税总额E.库存7.下列属于两个总体之间对比的相对指标为( AB )。
A.比较相对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E.结构相对指标8.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BE )。
A.资产库存B.耕地面积C.全年出生人口数D.进出口总额E.年末全国城市数9.下列指标中,属于同一总体内部之比的相对指标有( ACD )。
A.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D.结构相对指标E.强度相对指标10.相对指标数值的计量形式有两种,( BCD )。
A.一种是复名数,另一种是百分数B.一种是复名数,另一种是无名数C.一种是以百分数、千分数、系数或倍数、成数等表示,另一种是复名数D.一种是无名数,另一种是以分子分母的复合单位计量E.一种是系数,另一种是复名数11.下列指标中属于总体单位总量指标的有( BE )。
A.2008 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10488 亿元B.2008 年末北京常住人口1695 万人C.2008 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25 元D.2008 年北京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589 亿元E.2008 年末北京市共有卫生机构6590 个12.下列指标中属于总体标志总量指标的有( AD )。
A.2008 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10488 亿元B.2008 年末北京常住人口1695 万人C.2008 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24725 元D.2008 年北京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589 亿元E.2008 年末北京市共有卫生机构6590 个13.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BE )。
A.2008 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10488 亿元B.2008 年末北京常住人口1695 万人C.2008 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25 元D.2008 年北京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589 亿元E.2008 年末北京市共有卫生机构6590 个14.下列指标中,属于同一总体内部之比的相对指标有( ABC )。
A.2008 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3%B.2008 年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56C.2007 年工业产品销售率98.14%D.2005 年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l04680 元/人年E.我国2007 年每万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为26.3 张15.下列指标中,属于两个总体之间对比的相对指标有( DE )。
A.2008 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3%B.2008 年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56C.2007 年工业产品销售率98.14%D.2005 年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l04680 元/人年E.我国2007 年每万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为26.3 张16.统计指标的特点主要有( DE )。
A.同质事物的大量性B.事物的差异性C.事物的大量性D.同质事物的可量性E.量的综合性17.按统计指标的作用和表现形式来划分,统计指标可分为( BDE )。
A.数量指标B.总量指标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E.平均指标18.标准差系数是( BCDE )。
A.平均数和标准差的比值B.可衡量平均指标不同的总体标志变动度的大小C.标准差和平均数的比值D.用相对数表现的标志变动度指标E.离散系数19.企业职工工资总额是( AE )。
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C.相对指标D.时点指标E.时期指标20.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BE )。
A.产品产值。
B.产品库存量C.产品销售量D.销售收入E.职工人数21.数量指标( AC )。
A.与总体规模大小有关B.不随总体范围的变化而变化C.它是总体中单位的数目D.它是内涵指标E.没有计量单位22.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BCDE )。
A.餐饮业销售额B.物资库存量C.企业固定资产数D.职工人数E.储蓄存款余额23.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 ABC )。
A.总体单位总量指标B.总体标志总量指标C.总量指标D.人均年收入E.发展速度24.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BDE )。
A.工资总额10656.2 亿元B.职工平均工资9464 元C.2000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89403.6 亿元D.我国人口密度132 人/平方公里E.钢材利用率87.5%三、判断题1.对于一个特定研究总体而言,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可以有若干个。
( × )2.平均指标是将一个总体内每个单位在某个标志上的差异抽象化,以反映总体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
( × )3.平均指标代表了总体各单位某数量标志的一般水平,它抵消了标志数值的差异。
( √ )4.平均指标可以使不同的总体具有可比性,并能以此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如分析劳动生产率水平与平均工资水平的关系等。
( √ )5.简单算术平均数与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上的区别在于变量值出现的次数即权数的不同。
( √ )6.在分组数列中,各组的次数有权衡各组变量值轻重的作用,某组的变量值越大,对平均数的影响就越大。
( × )7.在分组数列中,某一组的次数越大,则该组的变量值对平均数的影响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 √)8.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受变量值大小的影响,二是受权数的影响。
( √)9.只掌握各组的标志值和各组的标志总量,则用调和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平均指标。
( √ )10.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和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
( √ )11.标志变异指标能衡量平均指标对总体单位某个标志的代表性程度。
平均差能够综合反映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离散程度。
( √ )12.标准差愈大说明标志变动程度愈大,因而平均数代表性愈大。
( × )13.可以用标准差直接比较不同水平的总体标志变动的大小。
( × )14.实物单位有自然单位、度量衡单位、复合单位、标准实物单位。
( √ )15.人数、吨公里、米、台时、亿元为实物单位。
( × )16.马力/台、千瓦时、艘、工日为实物单位。
( × )17.不同的实物单位可以进行汇总,指标的综合性能较强。
( × )18.总量指标还可以表现为同质总量之差的绝对数。
( √ )19.在变量数列中,影响平均数大小的是次数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