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4章 电子在原子中的分布.

●第4章 电子在原子中的分布.

第4章 电子在原子中的分布习题解答2.1 假设原子是一个球体,原子半径为100pm ,原子核的半径为10–3pm ,试计算原子核和原子体积的比值。

解:设原子核的半径为r ,原子的半径为R ,则 原子核的体积34π 3r V =核,原子的体积34π 3R V =原 39331563334π 10pm 310410pm π 3r V r R V R --=====核原原子的体原子核的体积积 2.2 试计算波长为401.4nm (相当于钾的紫光)光子的质量。

已知光速c =2.998×108m·s –1,h=6.626×10–34 J· s 。

(提示:光子的动量p =光子质量m ×光速c =h λ) 解:已知λ=401.4 nm =4.014×10–7 mc =2.998×108m·s –1,h =6.626×10–34 J· s =6.626×10–34 kg ·m 2 · s –1由p =m ×c =hλ可计算得到光子的质量:3421368176.62610kg m s 5.50610kg 2.99810m s 4.01410mh m c λ-----⋅⋅⨯===⨯⨯⋅⨯⨯ 2.3 假若电子在10 000V 加速电压下的运动速度v 为5.9×107 m·s –1,试求此电子的波长。

(提示:利用德布罗意关系式h mvλ=) 解:已知电子质量m =9.11×10–31 kgv =5.9×107 m·s –1h =6.626×10–34 J· s =6.626×10–34 kg ·m 2 · s –1根据德布洛依关系式:34211131716.62610kg m s 1.210m 0.012nm 9.1110kg 5.910m sh mv λ-----⨯⋅⋅===⨯=⨯⨯⨯⋅ 可见电子波的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400~750nm)短得多。

2.5 说明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和取值的要求,并说明n ,l 和m 之间的关系。

答:(1)主量子数n 是表示原子的电子层数的。

用它来描述原子中电子出现概率最大的区域离原子核的远近。

n 的取值范围是n =1,2,3…(正整数);(2)角量子数l 是表示原子轨道或电子云的形状的,对于给定的n 值,l 只能取小于n的整数值,l 的取值范围是l =0,1,2,3… (n –1);(3)磁量子数m 是决定原子轨道或电子云在空间的不同伸展方向的,m 的取值与角量子数l 有关,原子轨道或电子云在空间的取向是被限制在某些特定方向上的,对于给定的l 值,有2l +1个m 的取值,可以取从l 到-l 的所有整数,其中包括零,m的取值范围是m = 0,±1,±2,±3…±l;角量子数l 与磁量子数m 的关系(4)n,l和m之间的关系:●对于单电子体系,电子能量只与主量子数n有关,n值越大,电子的能量和轨道的能量就越高。

●而在多电子体系里,核外电子的能量既与n有关,又与l 有关,取决于n 和l 的取值,不能只决定于n值的大小。

当用主量子数n表示电子层时,角量子数l 就表示同一电子层中具有不同状态的分层,对于给定的主量子数n来说,就有n个不同的角量子数l,如下表所示:l不仅决定电子轨道运动的角动量,即电子云的形状,在多电子原子中,也影响着轨道的能量:①角量子数l 相同的能级,其能量大小由主量子数n决定,n 越大能量越高;如l = 2时,E3d<E4d<E5d<E6d …②主量子数n 相同,角量子数l 不同的能级,其能量随l 值增大而升高,n 相同,l不同的现象叫能级分裂;如n= 4时,E4s<E4p<E4d<E4f …③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 同时变动时,能级的能量次序变化比较复杂,这叫能级交错;如E4s<E3d<E4p,E5s<E4d<E5p,E6s<E4f<E5d<E6p●在没有外加磁场的作用时,磁量子数m与能量无关,如l=2时,d电子在空间虽然有五种不同的取向,但能量相同,称为简并轨道。

三种p轨道、七种f轨道同理也是简并的。

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不同空间取向的简并轨道,其角动量在磁场方向(Z方向)的分量不同,会发生能级分裂。

2.7 当主量子数n=4时,有几个能级?各能级有几个轨道?最多能容纳多少个电子?各轨道之间的能量关系如何?答:当主量子数n=4时,这一电子层中共有s、p、d、f四个能级;s能级有1个轨道,p能级有3个轨道,d能级有5个轨道,f能级有7个轨道;n=4这一电子层中最多能容纳32个电子(即s轨道能容纳2个,p轨道能容纳6个,d轨道能容纳10个,f轨道能容纳14个,共能容纳32个电子);对单电子或类氢离子体系,各轨道之间的能量关系为:4s=4p= 4d = 4f;对多电子体系,各轨道之间的能量关系为:4s <4p<4d <4f 。

2.8 什么是屏蔽作用?试用屏蔽作用说明同一主层中轨道的能级分裂现象。

答:在多电子原子体系中,既有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作用,又有电子与电子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

这种电子对电子的排斥作用,相当于减弱了原子核电荷对电子的吸引作用。

这种现象就叫电子对电子的屏蔽作用。

对同一电子主层来说,离原子核越近的轨道受到其他电子的屏蔽作用就越小,离核越远、轨道形状越复杂的轨道受到的屏蔽作用越大。

从电子云径向分布图可知,在同一主层n中,n s比n p更靠近核,n p比n d更靠近核,电子的l 值越大,它受到内层电子的屏蔽作用就越大,于是各分层所受屏蔽作用大小的顺序是:n s <n p <n d <n f可见离原子核越近的电子受核电场的引力越强,势能越低,离原子核越远的电子受核电场的引力越弱,势能越高。

这就使得同一主层中各分层的电子能量不同,即产生能级分裂。

2.9 什么是穿透作用?试用穿透作用来说明原子轨道的能级交错现象。

答:原子中外层电子钻到内层空间而靠近原子核的现象,称为“穿透作用”或称“钻穿效应”。

从电子云径向分布图可知,在多电子原子体系中,外层电子云可以钻进原子实(原子实是原子中价电子层里面的原子实体)接近原子核,但各层电子接近原子核的程度是不同的。

在同一主层中,l越小的轨道,其电子云穿透到核附近的机会越多。

钻穿的结果是降低了其余电子对它的屏蔽作用,因此钻穿越深的电子受到的原子核电场引力也越大,轨道能量也就越低。

在第四周期元素,4s电子云钻进原子实如此之深,以至于受到了较大的核引力,使之能量小于3d,造成了所谓的能级交错现象:4s<3d<4p。

2.10 第4周期过渡元素Ti、V、Cr、Mn、Fe都有+2的低氧化态,它们的壳层电子结构分别是3d24s2、3d34s2、3d54s1、3d54s2、3d64s2。

为什么它们成键时首先使用的是4s电子,而不使用2个3d电子?答:因为原子被氧化失电子时,首先失去的是最外层电子(这与轨道填充时的次序不同,轨道填充时应首先填充的是能量较低的轨道,即先填4s轨道,而不是3d轨道),所以它们在成键时首先使用的是4s电子,而不是3d电子。

但有时次外层轨道在半充满(n p3、n d5、n f7)时有特殊情况。

2.12 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试问:(1)这种元素的原子中总共有几个电子?(2)它有几个电子层?有多少个能级?(3)它的外层电子的结构如何?它有几个价电子?(4)它是第几周期第几族的元素?(5)它有几个成单电子?答:(1)这种元素的原子中总共有24个电子;(2)它有4个电子层,n=1,2,3,4;有1s,2s,2p,3s,3p,3d,4s共7个能级。

即1s22s22p63s23p64s13d5;(3)它的外层电子的结构3d54s1,共有6个价电子;(4)它是第4周期第VIB族的元素Cr;(5)它有6个成单电子。

2.13 试排出下列原子序数诸元素的电子层结构:19、22、30、33、55、68答:19:1s22s22p63s23p64s122:1s22s22p63s23p6 3d24s230:1s22s22p63s23p6 3d104s233:1s22s22p63s23p6 3d104s24p355:1s22s22p63s23p6 3d104s24p64d105s25p66s168:1s22s22p63s23p6 3d104s24p64d104f125s25p66s22.14 碳原子的外层电子结构是2s22p2而不是2s12p3,为什么?为什么碳原子的两个2p电子是成单的而不是成对的?为什么铜原子的外层电子结构是3d104s1而不是3d94s2?答:对碳原子来说,因为2s能量远低于2p,2p轨道达到半充满时所降低的能量,不能弥补从2s到2p之间所升高的能量,故电子被优先排列到2s轨道中去,所以碳原子的外层电子结构是2s22p2而不是2s12p3。

根据洪特规则,电子在等价轨道中填充时,将尽可能以相同自旋分占不同的轨道,因为这种填充方式可以使原子的能量保持最低,所以碳原子的两个2p电子是成单的分占两个p 轨道,而不是成对的占据一个p轨道。

铜为第四周期元素,它的外层电子结构是3d104s1而不是3d94s2,因其3d轨道的能量只是略高于4s轨道。

根据洪特规则,等价轨道在全空(p0、d0、f0)、全充满(p6、d10、f14)和半充满(p3、d5、f7)时,其原子结构是比较稳定的。

当铜原子的3d轨道为全充满时,其所降低的能量要比不充满的3d9能量低,所以铜原子的外层电子结构是3d104s1而不是3d94s2。

2.15 试推测一个人工合成超重元素第114号元素的电子层结构,它是哪些元素的同类元素?答:首先按照电子填充顺序,把114个电子依次填入各轨道中去1s2 2s22p6 3s23p64s23d104p65s24d105p66s24f145d106p67s25f146d107p21 2 3 4 5 6 7 能级组由电子填充可知,按照能级组顺序,填充到第7能级组,故该元素属第7周期元素。

按照价电子层结构看,该元素的价电子层结构是7s27p2,故该元素是第IV A族元素的同类元素。

2.16 写出下列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Al和Al3+17Cl和Cl-26Fe和Fe3+ 29Cu和Cu2+ 80Hg和Hg2+13答:2.17 现有第4周期的A、B、C和D四种元素,已知它们的价电子数依次是1、2、2和7个,它们的原子序数按A、B、C和D的顺序增大,已知A和B的次外层电子数是8,而C和D的次外层电子数是18。

根据这些数据判断:(1)哪几种元素是金属元素?(2)哪几种元素是非金属元素?(3)哪一种元素的氢氧化物碱性最强?(4)这些元素之间能够形成什么类型的化合物?试写出化学式?答:根据已给数据可知A的电子层结构:1s22s22p63s23p64s1,是元素钾K;B的电子层结构:1s22s22p63s23p64s2,是元素钙Ca;C的电子层结构:1s22s22p63s23p6 3d104s2,是元素锌Zn;D的电子层结构:1s22s22p63s23p6 3d104s24p5,是元素溴Br;(1)A,B和C是金属元素;(2)D是非金属元素;(3)A的氢氧化物是KOH,碱性最强;(4)这些元素之间能够形成离子型的化合物KBr、CaBr2和共价型的化合物ZnBr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