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存有?
2.什么是物质物体?
3.什么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4.用什么区别确定一个物体?
5.“物质物体存在”的基本定义是什么?
6.物体的特性是什么?
7.存在的特性是什么?
8.什么时候物体不再存在?并不仅仅是变化。
9.为什么物体可以相对于虚无存在?
本章节需要扩充
“ 一件东西,以它为主体直接寄托着、或者以它为依靠存在着某种我们
理会到的东西,即我们心里有实在观念的某种特性、性质或属性,就
是本体。
因为严格来说,我们对于本体没有别的观念,只认为它是这
样一个东西,其中形式地或卓越地存在着我们所理会地东西,即客观
地在我们的某个观念里面的东西,因为天然的光亮告诉我们,无是不
能有任何实在的属性的。
”
观念,物体,联系
[编辑]
关于存有可以提出许多问题:“什么是存在?”“什么于存在?”“我是什么?”等,对于本体论来说,最基本的是找出什么是物体、什么是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启蒙时代笛卡儿提出的“我思故我在”开启了本体论基本问题的先例,但笛卡儿并没有深入研究,也认为没有深入研究的必要,他认为“我思故我在”证明了上帝的存在[来源请求],后来的神学家们也认为:“究竟是谁可以将这句话普遍应用到一切事物中?”当然只有上帝。
因为人们的不同描述而改变。
信息工程中,经常研究词汇之间的相关性,就是要找出人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描述,或者从含有相关词汇的语句中,找出他们共同描述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