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槽料中优质原料的选择及配制原则_李金仓

教槽料中优质原料的选择及配制原则_李金仓

辽宁农业科学2013(1):49 52Liaon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文章编号:1002-1728(2013)01-0049-04教槽料中优质原料的选择及配制原则李金仓(兴海县河卡镇兽医站,青海兴海812299)摘要:教槽料是仔猪断奶后最先接触到的饲料,其质量将直接影响仔猪的生长情况乃至猪全期的生产效益。

本文主要介绍了教槽料对早期断奶仔猪的应用和早期断奶仔猪饲料原料的选择,配制原则,并对仔猪教槽料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方面做一简要介绍。

关键词:断奶仔猪;教槽料;饲料原料中图分类号:S816文献标识码:B按照仔猪营养的需要以及适口性方面的要求本文主要对蛋白质原料、能量原料、谷物原料、饲料添加剂(营养性和非营养性)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1教槽料对断奶仔猪的必要性仔猪营养生理的特点是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大部分消化酶的活性较低,对植物性蛋白和淀粉的消化率也很低,在哺乳期间主要依靠母乳的营养来满足其生长的需要。

断奶后,仔猪的食物由营养全面的母乳转变为相对较难消化的固体饲料,仔猪的免疫机制和肠道形态因这种主食的突然变化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往往导致营养应激而发生腹泻。

因此,这个阶段是仔猪抵抗力最弱的阶段,也是养猪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使用教槽料,主要是为了克服由于断奶而导致的乳猪体重下降的问题。

多年来,研究人员试图弄清影响饲料有效利用的复杂因素,以便日后为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提供可能。

给断奶仔猪制定日粮配方,必须要考虑日粮配方的营养价值外还应该考虑仔猪采食时的适口性,了解影响消化物通过消化道速度的因素。

优秀的教槽料应该具备以下特点:原料的消化率高,其中的抗营养因子,尤其是致过敏因子,含量低;原料的适口性好;含有大量促进肠道健康的物质;营养全面均衡,适于消化和吸收。

这种高质量的仔猪教槽料应既能达到提高仔猪诱食的目的,又具备克服仔猪断奶营养应激的效果,其营养特性、适口性和消化利用率都要与仔猪的营养生理特点相适应。

2教槽料中优质原料的选择因乳猪消化系统的发育不完善,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有限,尤其是以植物性蛋白和淀粉为主的教槽料。

乳猪随日龄增加,营养来源由单一的母乳逐渐过渡到由饲料提供,形态也由液态的母乳转向固体植物蛋白饲料为主,乳猪对教槽料中蛋白质品质反应敏感,原料的质量和水平往往容易导致仔猪腹泻和生长抑制,如饼粕类饲料中含有的大豆抗胰蛋白酶、棉酚、芥子苷等会造成乳猪的腹泻或诱发其他疾病。

一般情况下19% 21%的粗蛋白质水平可满足4 20kg乳仔猪的需要,建议4 10kg阶段采用21%左右的蛋白,但前提是原料品质要过关。

2.1蛋白质原料的选择2.1.1大豆大豆是一种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原料,但因其含有抗胰蛋白酶和抗原蛋白等抗营养因子,在用生大豆饲喂仔猪时易引起仔猪的过敏性腹泻。

近期大量研究表明,断奶仔猪日粮中大豆蛋白的抗原成分引起的短暂过敏反应是断奶后腹泻的决定因素之一。

肠道对日粮抗原刺激的主要保护性机制是免疫耐受力,机体对饲料抗原产生耐受性的数量为600g左右。

现代养猪生产中已逐步普及21 45d龄早期断奶,采食量在断奶前很难达到600g。

陈代文(1994)进一步研究发现,仔猪免疫力的建立,不仅与补饲量大小有关,而且断奶时间*收稿日期:2012-10-31作者简介:李金仓(1972-),本科,主要研究方向:饲料营养。

辽宁农业科学2013年及断奶体重、补料及开食料中抗原性不同均影响免疫耐受力的建立。

膨化可破坏大豆中的抗原成分,减少仔猪的过敏反应。

由于膨化参数不同,膨化对大豆中抗营养因子与抗原蛋白的破坏程度不同。

有关研究资料表明,仔猪断奶后饲喂含有膨化大豆的饲料,可以提高生产性能,其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膨化可以破坏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如抗胰蛋白酶,抗胰蛋白酶对动物的主要危害是抑制生长和引起胰腺肥大;而抗胰蛋白酶活性与脲酶活性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3。

膨化大豆经检验,其脲酶低于豆粕,则其抗胰蛋白酶含量也低。

因此,膨化大豆可提高仔猪的采食量,而且膨化大豆较豆粕更有利于提高仔猪的适口性,从而提高仔猪的采食量。

大豆一旦经过膨化,就是仔猪开食料中优秀的蛋白质来源,可与其他蛋白质饲料结合使用。

2.1.2血浆蛋白粉在日粮配制过程中蛋白质饲料是最重要的,而血浆蛋白粉具有营养全面、消化率高、适口性好、富含免疫物质、安全性高等营养特点,是一种很好的蛋白质饲料。

血浆蛋白粉是动物血液(一般是猪血或牛血)分离出红血球后的血浆经喷雾干燥后而制成的粉状产品。

最早把血浆蛋白粉应用于饲料中的是美国Iowa州的专家,他们把血浆蛋白粉作为仔猪日粮的蛋白质源,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血浆蛋白粉粗蛋白的含量为78%,氨基酸含量丰富,尤以赖氨酸最为突出(7%),达3739 Mcal/kg、代谢能为3675Mcal/kg,是一种高能量物质。

血浆蛋白粉还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其中磷含量为1.78%,铁含量达78mg/kg。

血浆蛋白粉由于特殊的生产工艺,已将较难消化的血细胞分离,粗蛋白的消化率高达90%以上,且铁、磷、镁等矿物质元素也有很高的消化率。

血浆蛋白粉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

免疫球蛋白的含量高,大约含22% 30%的IgG、IgM。

血浆蛋白粉还含有大量的促生长因子、干扰素、激素、溶菌酶等其它免疫物质。

血浆蛋白粉含有高浓度的半胱氨酸,但蛋氨酸的含量低。

因此,在配制日粮时除了要考虑总含硫氨基酸外,还要注意蛋氨酸的水平。

在比较不同血浆来源时,要考虑其溶解度和细菌含量。

溶解度高表明在喷雾干燥过程中热变性少。

细菌含量低表明其原料质量好。

由于仔猪的断奶应激、腹泻、生长停滞等断奶综合症主要发生在断奶初期,因而在断奶的7 14d使用血浆蛋白粉作用效果较好,断奶后21 28d次之。

Catnau等(1992)试验表明,断奶仔猪采食含6%血浆蛋白粉的日粮可以获得最大的日增重。

2.1.3乳清蛋白乳清蛋白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包括α-乳球蛋白、β-乳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乳铁传递蛋白、乳过氧化物酶及多种生长因子和生物活性肽。

乳清蛋白是含硫氨基酸(半胱氨酸、蛋氨酸)的良好饲料来源。

有研究表明,高蛋白(78%)浓缩乳清蛋白可能与动物血浆蛋白粉功效相似。

但是,高蛋白浓缩乳清蛋白多应用在人类食品工业,需求量高,数量都非常有限。

所以价格限制了其应用,但其经济竞争力应该在全球范围受到重视。

2.1.4高品质鱼粉几种来源的鱼粉可以用于仔猪开食料中。

进口鱼粉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在60% 70%,最好的鱼粉来自美国(精选鲱鱼鱼粉)和智利(低胺产品),已经证明这些鱼粉是仔猪优良的蛋白质来源。

研究发现,这些高品质鱼粉之间在饲养价值上几乎没有差异,但是这些鱼粉不能代替仔猪开食料中的血浆蛋白粉。

仔猪开食料中一般用3% 6%的高品质鱼粉,目的是增加氨基酸含量和饲料采食量,但不会明显增加成本。

与其他蛋白质来源相似,鱼粉的质量取决于高品质的原料和正确的干燥方法,如果加工不当,鱼粉很容易变质。

蛋白质含量的高低又是决定鱼粉质量和贸易价格的主要依据,国内外的不法商人便利用了这个特点在鱼粉中掺入低价位的高蛋白质弄虚作假,比如羽毛粉、皮革粉、米渣粉和豆粕等。

所以在购买鱼粉的时候应该注意鱼粉的质量。

2.1.5脱脂奶粉过去大多断奶仔猪日粮中通常使用10% 25%的脱脂奶粉。

但是脱脂奶粉价格较高,且酪蛋白具有降低仔猪采食量的缺陷。

所以虽然脱脂奶粉生物学价值高,但因其存在以上两方面的局限,人们便采用血浆蛋白粉来代替脱脂奶粉作为仔猪饲料中的蛋白质来源。

2.2能量饲料2.2.1乳糖在仔猪消化道中消化酶系还不完善,却存在·05·第1期李金仓:教槽料中优质原料的选择及配制原则丰富的乳糖酶,乳糖与其他能量物质相比,能更好地被仔猪消化吸收,为机体提供能量。

乳糖能为仔猪肠道内的各种有益微生物提供发酵基质,帮助仔猪在肠道中形成有利的微生态环境:在仔猪肠道中以乳酸杆菌为主的有益微生物能分解乳糖,产生乳酸,降低肠道pH值,形成有利于益生菌(双歧杆菌等)、抑制病原菌(大肠杆菌、芽孢杆菌等)的生长环境,减少仔猪的肠道疾病。

乳糖在消化道中发酵产酸,降低消化道中pH值,可激发提高仔猪胃中蛋白酶的生物活性,提高仔猪对日粮中各类蛋白的消化吸收率,缓解仔猪早期断奶应激。

乳糖是一种对仔猪有天然亲和力的能量物质,世界各国各地的生产实践都证明,在日粮中添加适量乳糖,对防止早期断奶仔猪的下痢,缓解仔猪断奶应激,帮助其更好适应干型日粮具有重要意义。

对高质量乳糖来源的研究已表明,即使乳糖水平高达45%,日粮中乳糖水平的增加也可线性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但对饲料成本和生产加工的因素的考虑,大多商业化断奶仔猪日粮中一般添加15% 20%的乳糖,这一水平比较适宜,也比较经济。

仔猪猪日粮中添加乳糖可持续提高生长性能直到断奶后的21 28d,或体重达到10 13kg(Crow等,1995)。

在这一阶段后,乳糖可以被其他的更经济的碳水化合物原料代替,如谷物。

2.2.2脂肪饲料加工调制方法、环境温度、日粮添加脂肪的时间、部分营养成分缺乏等均会影响仔猪对脂肪的利用。

如添加脂肪饲料经膨化处理后,改善了适口性和外观,提高了饲料脂肪消化率。

而环境因素,特别是温度,对脂肪代谢的影响较大。

Herpin等(1987)报道,与常温(23ħ)相比,低温条件(12ħ),仔猪心脏脂蛋白脂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从而影响脂肪代谢和利用。

高营养浓度的断奶仔猪日粮中含有8% 10%的补充脂肪时,可提供与母猪乳汁相似的脂肪水平(Nelssen,1986)。

自高营养浓度日粮提出以来,已经进行了大量的仔猪利用脂肪的能力的试验研究。

Nelssen(1990)解释了日粮中添加脂肪的两个原因:增加日粮的能量浓度;提高制粒质量和制粒的效率。

但是,在检测含高水平乳制品日粮中补充脂肪的效果的早期研究中,并没有考虑添加的脂肪对制粒质量的重要性。

在含高水平乳制品的日粮中如果不补充脂肪,则很难制粒。

猪在35日龄以前对脂肪利用的能力是有限的,其原因尚不清楚。

随着断奶后日龄的增长,仔猪利用脂肪的能力也随之提高。

在42日龄以后的仔猪日粮中添加脂肪,可以提高饲料转化率和生长速度。

Pettigren(1989)报道,在保持蛋白能量比稳定的情况下,仔猪日粮中使用脂肪对生产性能有更大的改善。

这表明脂肪的充分利用需要保持一个最佳蛋白能量比值。

在这个日龄之后,猪利用脂肪的能力不是关注的重点,因此日粮中添加脂肪应该从经济角度来考虑。

2.2.3谷物原料几种谷物原料已经成功的应用于断奶仔猪的日粮中,如木薯淀粉、高粱、大米、脱壳燕麦、全燕麦片土豆粉或小麦来代替玉米,但试验表明,用这些谷物代替玉米后仔猪的生长性能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

在保育后期可以用含高浓度的谷物来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