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科学复习课
3 综合考查型
例4 如图所示,A表示洋葱根尖纵切面的显微结构,图B表示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洋葱根
尖细胞。请回答: (1)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时,先 在低倍镜视野中寻找 ▲(填写
选项序号)。
A.根毛区 C.伸长区 B.分生区 D.根冠
(2)由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视野 的亮度和视野中细胞数目的变 化是 ▲ (填写选项序)。 B.变亮,减少 C.变暗,减少 D.变暗,增多 A.变亮,增多
《科学》试卷运用了较多的图形、图示与表格,给人的初步感觉是图文 并茂,减少了试题表述文字,增加了试题直观程度,有利于学生阅读试卷;无 论是文字阅读量还是试题量都有一定量的减少,从而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的 思维空间,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答完题,答好题。同时,考查的是学生所掌 握的最基本的科学事实,概念和原理,且较难题不集中,而是层次性地分散在 不同题型中,避免刻意地给学生制造答题障碍,尽量为学生的答题铺就顺畅的 思维通道。
6、分析与论证型 例7 王明同学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中设计了如 图所示的实验电路。 (1)通过分析电路,你认 为王明同学设计的电 路是用来探究___________
一定时,_________对电磁铁磁性的影响;或 _____ 不变时, _______对电磁铁磁性的影响。
(2)该实验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判定磁性强弱的?
近年来,实验试题特别注重科学探究,出现 了不同类型、不同梯度的探究题,多数是以课本 上的实验为命题背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 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 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 合作等,从而解决问题。
以上几种探究要素,有时是以单一要素为命 制形式,有时是以几个要素,即根据具体的探究 问题,任意对这七个要素进行组合(如改变顺序、 合理增减某些要素等)来命制试题,有时是以一 个完整的探究过程来命制试题。
器材 示例:两个 气球 1
实验内容
操作方法
发生现象
两球发生 形变
物体间的作用力是 双手挤压挨在一起 相互的 的气球
2
[例3](2004年北京卷)设计实验
实验内容:验证 NH4HCO3受热易分解,确定分解产物 仪器:没有火源(如酒精灯、蜡烛、火柴等),其他供选择的药 品: NH4HCO3粉末、酚酞试液、红色石蕊试纸(遇碱变蓝) 澄清石灰水、 水、浓硫酸、生石灰。
2、基础知识涉及面广泛,体现综合特征
从整体来看,《科学》试卷知识覆盖面是非常广泛的, 而试题往往会以某一主线将不同知识点进行整合,考查学生对 知识内在联系的理解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体现了理科试卷的 综合特征。
(二)以能力立意为“基本点”关注知识获取的过程、方法与途 径 1、考查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部分试题背景分别改编来源于课本演示实验、实验册、课外 作业、学生分组实验等等,这些试题分别将考点落在学生对实验 过程中现象的观察、实验的操作、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或数据 的关注以及课外实践作业等方面,加强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 考查。比较明显地体现回归教材意图,表达课内外结合思想,关 注科学知识的主要传播途径——《科学》课堂教学。 2、考查学生科学探究与科学思维能力 考试注重考查知识获取的过程和方法。考查“实验方案设 计”、“变量的确认与分类”、“分析、记录、测量结果的能力” 等科学探究能力。将学生对《科学》基础知识理解和运用,融合 在知识获取过程中进行考查,让学生体验和认识科学知识价值的 同时,逐步加深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3、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给学生提供相关信息,一定的试题情境,要求学生运用 已有的基础知识或一定的科学抽象思维,分析问题,进行答题,
3、从健康生活方式角度体现教育性
考试会给出学生熟悉或亲历的生活实例,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为 背景,通过科学地呈现一些不健康生活方式带来的不良后果,让学生在答 题同时,得到启示,从而正确认识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学生起到了良好的教 育效果,在教育过程中又蕴涵了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人文关怀。
一、科学探究(实验)试题归类解析:
电表 电压表 电流襄
操作方法(接在何处、开关 开闭情况)
现象和结沦
图2
培养学生判断故障的能力,是实验教学的重要 目的之一,也是我们现阶段教学中的弱点。此 例既是故障判断型实验题,又是开放性试题。 电压表、电流表可以接在两个不同的接线柱之 间,开关可以开也可以闭合,有许多方案。但 无论用哪种方法,都能检验出学生对两电表的 使用技能和对电路知识的掌握情况。这一类的 实验试题的出现,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更加重视 对学生分析错误和判断故障能力的培养。
光明中学
楼忠朝
科学考试概述
科学课程的宗旨:
引领学生认识自然、了解科 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课程考试的内容:
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 生命科学 物质科学 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
科学课程考试的变化
《科学》新课程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围 绕这一目标,新课程《科学》的学业考试,着眼于基础知识,突 出能力立意,考查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以此来体现新课程《科 学》学业考试的新理念。 (一)试卷难度降低,有利于学生发挥水平 1、图文并茂,减少阅读量
1实验探索型
探索型实验题目是指让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自己运用 所学知识来设计实验方案,达到实验目的的一种题型。 例题1:(2002年江苏中考题)假如由你来设计一座用大理石
建造的纪念碑,在设计时,你需要考虑这座纪念碑对地面的压 强大约有多大,那么,你应该用什么原理、收集哪些数据来进 行估测?
这是一道应用型探索实验题。它不是简单地将课本上的某个实 验改变几个数据,而是要求学生将学过的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 中并进行综合运用,根据题目提出的问题,自己选择方法,设 计实验, 进行实验,去收集有关的资料和数据,分析和论证相 关的科学规律,给学生更大的发挥余地。这一类探索型实验题 目有效地考察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为避免对科学 实验死记硬背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5、数据收集处理型
科学探究需要收集和处理数据,在已有大量数据时,要想更容易地了解概况并找出 规律,对数据的处理方法显得十分的重要。下表给出的是大气压跟对应高度的一些 测量数据: 高度(米)0 101 大气压 (千帕)
2 4 80 62
6 47
8 10 36 26
12 19
请你采用所学过的方法,或自己创造的方法(只写出一种),形象、准确地表示出 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情况,根据你对数据的处理分析,你认为大气压随温度变化什 么规律?若某地的大气压强为7.0×104Pa,请你推测一下当地的高度为多少? 导引:本题是一到有关大气压与高度之间关系的探索题。试题强调学生会分析和利 用现有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从而推理出数据蕴涵的物理规律。由图表中数据分析 可知,随着高度成比例的增加,大气压的数值由101kPa开始,逐步降低,变小。但 要推知大气压强为7.0×104Pa时对应的高度,从图表中找不到一个大气压的数值恰 好等于7.0×104Pa,因此,可以采用图像法,将各高度对应的大气压数据描成图像, 借助图像可以初步估计探索出结果。
(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会出现染色体。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 的。
这道题并没有单纯考实验步骤,如学生没有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前后形成联系,就很难回答,在复习时,要注重知识的网络联 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
组成
4
故障判断型
例题5:(2001年河北中考题)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a、b、c、d为四个接线柱, 闭合开关后灯不亮,已经确定是由于灯泡开路或短路引起的。在不允拆开电路的 情况下,请你用一个电压表或一个电流表分别对故障进行判断,把方法和判断结 果填人下表中(每种电表各填写一种方法)。
请回答: 不用酒精灯,你采用何热源(从提供的药品中选择) 或 理由 是 。 设计并画出能够同时看到三种现象的实验装置图(注明药品盛 放位 置)。描述实验现象及验证结果:实验现象: (1) 明 (2) 明 (3) ,证 ; ,证
;
,证
开放性的设计型实验题,题目突破了以往的 给出实验目的和器材,学生设计实验过程的 考查方式,而是要求学生自己确定实验目的、 独立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制定实 验操作步骤,记录实验现象,且实验方案不 限定,体现了开放性和灵活性,从学生的设 计中能充分反映其知识水平和能力大小。这 类试题对素质教育的深化、创新精神、创造 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三)以人文性和教育性为“提升点”,关注社会视角与个
人生活中的《科学》 1、从“STS”角度体现教育性
考试在表达“STS”思想方面,所涉及情境大都从我国国情出发,从科 技最新发展,社会热点,生活的焦点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正确 资源观、环保意识等教育。
2、从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角度体现教育性
考试将科学知识与学生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有机相结合,从个体 视角关注生活中的《科学》从公共安全、实验操作安全、用电安全、输血 安全及自然灾害降临时的自身保护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直接的安全教 育,渗透了对生命的珍爱之情。
(3)请你分析该实验设计的优劣。
例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标准营养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一)取两只大小相同的培养皿,分别贴上甲、乙标签,把60颗形状、大小、饱 满程度近似的正常的豌豆种子均分为甲、乙两组,将两组种子分别放入甲、 乙培养皿中。 (二)在甲培养皿中加入一定量的清水,乙培养皿中加入等量的标准营养液(含 有氮、磷、钾等元素),使每颗种子的一半露出液面。 (三)再将两个培养皿一起放入温度控制在25~30℃的恒温箱中培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让种子的一半露出液面是为了满足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哪两个条件? ▲ 。 (2)实验预期结果及分析: ①甲、乙两组种子萌发率没有差异,说明该营养液对种子萌发 ▲ 。 ②乙组种子萌发率高,说明该营养液对种子萌发有 ▲ 作用。 ③乙组种子萌发率低,说明该营养液对种子萌发有 ▲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