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肺真菌病分类与诊治

肺真菌病分类与诊治

43
抗真菌药分类
③吡咯类 第一代(克霉唑):局部用。
第二代(咪康唑,酮康唑、益康唑):局部用。
第三代(氟康唑):抗菌谱窄,对霉菌无效,对酵母和双相真菌好,其中对 白念株菌和新生隐球菌效最佳,对克柔,光滑效果差。耐受性好,毒性低 ,可穿透血脑屏障,可透入眼球。(伊曲康唑):对念珠菌(光滑、克柔疗 效差)、隐球菌及曲菌有效。 第四代(伏立康唑):同伊曲康唑。 ④嘧啶类
支气管肺部真菌感染
引起IPFI常见的真菌主要是
念珠菌属
曲霉属
隐球菌属
接合菌(主要是毛霉) 肺孢子菌等
26
我国真菌感染发病情况变化趋势
80 70 60 75
发生例数
50 40 30 20 10 0
1981~1986年 1986~1991年 1991~1996年 1996~2001年
28 18
28
12
谢谢!
下面我将开始分别讲述各种肺真菌病及
其诊断,绝无尿点,敬请关注。
临床常见肺真菌病

肺曲霉病 肺念珠菌病 肺隐球菌病
肺曲霉菌病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15
病原
主要由烟曲霉(Aspergillus)引起。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多见于发热霉变的谷物
16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osis, ABPA)
注:*原发性者可无宿主因素,△肺组织、胸液、血液真菌培养阳性(除外肺孢子菌)
40
IFI主要高危因素
血液恶性肿瘤
COPD
长时间激素治疗 多器官功能衰竭
曲霉感染的高危因素
严重粒细胞缺乏 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功能低下 移植患者 移植 入住ICU 入住ICU
中心静脉插管
糖尿病 外科手术 多部位念珠菌定植 广谱抗生素的使用
晕轮征(halo sign):肺结节影(水肿或出血)周围环绕 低密度影(缺血)。后期为新月征:半月形透光区(空气半 月征,肺栓塞和凝固性坏死所致),进一步可变为完整的坏 死空洞。
20

GM试验:阳性对中性粒细胞缺乏宿主的IPA感染 有重要辅助诊断价值,特别是浓度为 1.0-1.5g/L或 进行性升高者,但应用合成青霉素类药物时可呈 假阳性,对非粒细胞缺乏患者或其他类型曲霉感 染者诊断意义不大。

IPFI的诊断 IPFI的治疗
29
IPF组织病理学
临床诊断IPFI时要充分结合宿主因素,除外 其他病原体所致的肺部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 分为确诊、临床诊断及拟诊三个级别
30
IPFI的诊断因素
宿主因素
临床特征
微生物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
31
宿主因素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减少,
酵母菌
双相真菌—组织胞浆菌
37 °C –酵母相
27 °C –菌丝相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年11月第30卷第11期
最常见的致病真菌
念珠菌
曲霉
肺真菌病诊断必须知道的两个检查
毛 霉
10




多烯类 两性霉素B及含脂制剂 制霉菌素脂质体(Liposomal nystatin) 吡咯类(azole)(三唑类, triazole) 氟康唑 伊曲康唑 常见抗真菌药物 伏立康唑 泊沙康唑(Posaconazole) 棘白菌素类(Echinocandins) 卡泊芬净 米卡芬净(Micafungin,) 阿尼芬净(Anidulafungin) 氟胞嘧啶
肺曲菌病
寄生型肺曲菌病(包括肺曲霉球、寄生 性支气管曲霉病,以前者最常见,又称曲 霉肿) 侵袭型肺曲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osis, IPA)
17
1.侵袭型肺曲菌病(IPA)
最常见,常发生于免疫力低下者。曲菌沿气道侵入肺组织引 起坏死性炎症,寄生于血管内形成曲菌球,周边伴出血性梗 死,甚至累及胸膜,可以迅速进展至呼吸衰竭。 约30%的患者可有肺外器官受累,主要见于血流丰富的器官( 心、肝、肾、脑、胃肠等)。

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且持续> 10 d;

体温>38℃或<36℃,并伴有以下情况之一:

①之前60d内出现过持续的中性粒细胞减少(>10d); ②之前30d内曾接受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 ③有侵袭性真菌感染病史; ④患有艾滋病; ⑤存在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症状和体征; ⑥持续应用类固醇激素3周以上; ⑦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外伤、手术后长期住ICU,长期使用机械通气,体内 留置导管,全胃肠外营养和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等。
37
临床诊断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宿主 因素
+
临床 特征
+
真菌学
至少符合1项宿主因素,1项主要或2项次要临床特征 和1项微生物学检查依据
38
拟诊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临床特征
宿主因素
+

真菌学
至少符合1项宿主因素,1项主要或2项次要临床特征
39
诊断IPFI的三个级别
宿主因素 确诊 临床诊断 拟诊 + + + 临床特征 + + + 微生物学 + + - 组织病理学 + - -

靶向预防

艾滋病患者应用复方新诺明预防肺孢子菌肺炎,氟康唑,伊曲康唑预防隐球菌病 异体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推荐使用复方新诺明预防用药 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可用氟康唑,伊曲康唑预防真菌感染

合理选择预防药物

广谱(覆盖念珠菌和曲霉) 口服给药(方便且提高患者依从性) 可靠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2
INDEX




真菌分类、药物大类及其他基础知识 肺曲霉病 (IPFI诊治) 肺念珠菌病 肺毛霉病 肺念珠菌病 组织胞浆菌
3
真菌按形态分类

霉菌(mold)——组织内、培养基中均呈菌丝型生长
-
如曲霉属、毛霉属(属接合菌)

酵母菌(yeasts)——以芽殖为主,多数为单细胞的一类真菌,在 组织和培养基内均为芽生孢子,一般无菌丝
5-氟胞嘧啶:对念珠菌、隐球菌有效,但作用较弱,常作为 联合用药。
44
45
IPFI防治策略
确诊治疗
临床诊断治疗 拟诊治疗 靶向预防 一般预防
46
IPFI的预防性治疗

一般预防


高危患者防止吸入曲霉孢子 保护环境,及时处理漏水,不用布饰家具,不布置花卉,避开建筑施工 有IPFI发病时应加强监测,消毒,清除感染源
-
如念珠菌(假丝酵母,就是说它有时候有假菌丝)属、隐 球菌属、球拟酵母属、丝孢酵母属

双相型真菌(dimorphic fungus)——同一真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 生长成酵母状或菌丝体状两种形态,这种形态可随条件改变而相 互变更。大多数为病原性真菌
-
如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副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等
霉 菌
血液标本真菌抗体测定作为疾病动态监测指标有临床意义,但不能用于 早期诊断。血液标本各种真菌PCR测定方法,包括二步法、巢式和实时 PCR技术,虽然灵敏度高,但容易污染,其临床诊断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36
确诊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宿主 因素
+
临床 特征
+
组织侵入 证据
+
真菌学
至少符合1项宿主因素,1项主要或2项次要临床特征和下列1项组织病理学或微生物学依据 1. 霉菌:肺组织标本用组织化学或细胞化学方法检出菌丝或球形体,并发现伴有相应的肺 组织损害。肺组织标本、胸液或血液霉菌培养阳性。 2. 酵母菌:肺组织标本用组织化学或细胞化学方法检出酵母菌和(或)假菌丝。肺组织 标本、胸液或血液酵母菌培养阳性,或经镜检发现隐球菌。 3. 肺组织标本、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发现肺孢子菌包囊、滋养体或囊内小体。
42
抗真菌药分类
①多烯类
二性霉素B:抗菌谱广,效力强,几乎对所有真菌均有效, 是治疗毛霉菌感染的唯一药物;不良反应严重,肾毒性 大。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②棘白菌素类
卡泊芬净、米卡芬净:抗菌谱广,对曲霉,念珠菌 (包括光滑、克柔)及隐球菌等大多数致病真菌均 有效,但对毛霉、隐球菌无效。
特点


深部真菌感染(肺、肝、脾、脑、肾、组织)


全身播散
真菌败血症 症状多严重、死亡率高达50%~90%,曲霉感染死亡率最高(90%)
25

肺部真菌感染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IPFI)
IPFI是不包括真菌寄生和过敏性所致的
18
IPA血行引起颅内感染
19
临床表现

起病初期 25-33% 患者无症状
早期症状:干咳,发热(用激素者常无发热),咯血, 呼吸困难,胸痛,轻度胸痛胸膜摩擦音,低氧血症(弥漫 病变者)。累及它脏者相应改变。


高分辨 CT 检查对早期诊断很重要
特征性改变:胸片以胸膜为基底的楔形病变伴空洞;CT早期
21
侵入性肺曲霉病(IPA)的特征
胸部CT表现的演变
晕轮征 实变 新月征
D0-5
D 5 - 10
D 10 - 20
Caillot et al. J Clin Oncol 2001; 19:253-9
22
halo sign
23
诊断

我们只需讲一下IFI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侵袭性真菌感 染)及IPFI (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侵袭性肺部真菌 感染)的诊断。IPA只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型而已, 它们的诊断思路都是一样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