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赖特

赖特


形成莱特主张的草原风格雏形。
马丁私人住宅是赖特设计的三幢 最大的私人住宅之一,其规格要 比普通的房屋大,而且还采用了
马丁之家 Darwin D.Martin
开放式的设计。
下图:马丁之家卧室
上图:马丁之家餐厅
罗比之家 Robie House
罗比之家是被认为是莱特草原风格的最佳代表作之一。 莱特设计了彩绘艺术玻璃,且为了保护房屋免受溽暑热气侵袭,也为了让冬 季阳光照射,莱特以砖和混凝土为主材,把屋檐盖成垂直角,以水平方向延伸长 度,充分体现“草原风格”特色。 这个别墅还是第一个使用钢结构的别墅建筑。它还是用了174扇艺术玻璃窗和 门,在主体结构的一层楼装有一长排的这种玻璃窗,这使室内外能够很好融合在

基地面积约为50mX70m,两部分组成。 主楼是一个巨大的白色钢筋混凝土螺旋体,高6层,上粗下细;另一部分是行政办
公部分,圆筒形,高4层。
莱特晚年打破直线的企图,打破“房间是由四面墙所组成的桎梏”,古根美术馆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螺旋体主楼内有一个高约30m的圆筒
形中庭,底部直径约为28m,直径逐层 增大,四周是盘旋而上的螺旋形的坡道,
以3%的坡度缓慢上升,参观路线总长为
430m。 坡道将交通和画廊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连续而有变化、整体和局部统一的内部

空间。打破了博物馆建筑固有模式。 螺旋形参观动线,从这一层可以看到另几层.
室内的采光依靠顶部的花瓣形玻璃 圆顶和坡道墙上的条形高窗,效果 良好,满足了观赏展品的光学需求。
该馆于1986年获得了美国 建筑师协会25周年建筑奖
弗 兰 克 · 劳 埃 德 · 莱 特
---
一位浪漫主义者和田园诗人
FRANK LLOYD WRIGHT
Architect as Poet
建筑师即诗人
莱特无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大师之一,1998年美国《时代》 杂志评出的“20世纪最具影响的100位人物”中,莱特是唯一上榜 的建筑师。可以说,莱特的一生就是对建筑艺术孜孜不倦地追求的 一生。在其91岁的有限生命里,他将70多年的时间主要花在建筑设 计上,范围涵盖别墅、办公楼、教堂、学校、图书馆、桥、博物馆 等。但他的作品并不只局限于建筑,他还设计了众多的家具、织品、 玻璃艺术品、灯具、餐具、银器以及绘画。 他创建了塔里埃森基金会(Taliesin Fellowship )。 弗兰克· 劳埃德· 莱特(Frank Lloyd Wright),1869年6月8日 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Richland Center,1959年4月9日在亚利桑 那州凤凰城死去,享年91岁。
一起,而且采光性能好。
罗比之家 Robie House
“草原风格沙发
椅”,一如房子 的造型“出挑的
长檐,水平的意
向”。
闪亮的眉尖 沙漠的帐篷
一尊只呈现上半身, 而将下半身隐入几何形塔柱中的裸女石雕, 被视为“建筑的缪斯”。 这是莱特终生的信念, 代表建筑的力量从生命而来, 人和他的创造物是命运共同体。
美术馆大胆简洁的造型颇能反应出资者所罗门· 古根汉姆(Solomon
R.Guggenhim Museum)本人所搜集的几位抽象大师:康定斯基、保罗· 克 列、蒙德里安等人的画作,既然画的主题随意而前卫,建筑物所营造出 的空间也恰如其分的与之相称,有人如此形容——怪建筑配怪画,岂非 相得益彰!
古根海姆美术馆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总体上以几道横向栏墙与几条竖向石墙形成横竖交错的构图,栏墙鲜亮
光洁,石墙粗扩幽暗,水平与垂直的对比添上颜色与质感的对比,再加 上光影的变化,使整座建筑显得既沉稳厚重又轻盈飞逸。
在最下面一层、也是最大和最令人心惊 胆颤的大阳台上有一个楼梯口,从这里 拾级而下,正好接临在小瀑布的上方.
平滑方正的大阳台与纵向的 粗石砌成的厚墙穿插交错
年龄会影响一个人的创造力?生命力吗?从莱特晚年作品不断问世, 迭变的风格可以看出,年龄不仅不会影响一个人的创意,相对的,创造 力旺盛的人会慢点老。 莱特设计古根美术馆时年已七十五岁,他在八十岁生日那天有感而
发,:“一个有创造力的生命是年轻的……所以,你们怎么可以认为八
十岁已经很老?” 莱特是在一九四二年接下这个案子,至一九五九年方告完工。古根
上混凝土,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 墙越变越薄;
减少窗子的数量;
手工的绿铜房顶,以免屋瓦跌落砸 伤群众;
就是大刀阔斧地将管道和电线埋入
沟中,或悬挂起来离开建筑,避免 在地震当中被扭曲折断。
拉金大楼
是世界上第一个完全采用中央空调的商业建筑。 问题是建筑与外部环境格格
瀑布上的房子
世上最漂亮的私人住宅
有机建筑论—基本观点
1)由内而外 2)“自然的建筑”(a natural architecture) 3)空间和形式相互作用 4)建筑结构、材料以及建筑方法融为一体 5)建筑的人情化 6)装饰应该是建筑上生长出来的,认同“装饰是罪恶” 7)发挥材料的长处 8)尊重传统建筑形式,而不是照搬现成的形式 9)认为机器是人的工具,建筑形式应表现所用工具的特点
二、草原式住宅
何谓“草原风格”? 草原风格(prairie style)强调建筑呈垂直水平,没有弧度,造型 与中西部的平原地形互相呼应。 草原式住宅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其特点: 1)造型上力求新颖,彻底摆脱折衷主义的常套; 2)在布局上与大自然结合,多建于森林地区与湖滨; 3)平面常作成十字形,并以壁炉为中心;
若想避免遭地震的损害,就必须使地基和上层建筑都具有弹性、 轻盈及易饶的功能。
浮式基础--以混凝土和钢铁打桩或埋沉箱,让建筑“浮”在上
头。
帝国饭店 Imperial Hotel
一九二三年,关东大地震,帝国饭店是东京少数幸存的大建筑。
处理设计手法:
钢筋玻璃;
建筑基础部分设计了密集的混凝土 短桩;
双层墙,在两层砖中间加入钢筋浇
约翰逊公司大楼 Johnson Wax Administration Build年代,一位重量
级的业主赫伯特·约翰逊也受到莱特狂妄、自负的作风所吸引。
约翰逊公司大楼立柱草图及平面草图
建筑充满流线型特色,光滑的线条、圆弧形边缘、去掉棱角。
内部是一广阔的圆形空间,楼梯设在角落,光线
c)既运用新材料和新结构,又始终重视和发挥传统建筑材料的优点,并
“美丽的建筑不只局限于精确,它们是真正
的有机体,是心灵的产物,是利用最好的技术 完成的艺术品。”
——弗兰克·劳埃德·莱特
外部造型完全反映了内部功能。
毫无疑问,古根海姆美术馆是一座优秀的建筑作品。但也引来巨大的非议。 硕大的体量、夸张的外形、沉重封闭的外貌与周围建筑格格不入;室内斜向 的坡道和斜向的墙面,使得展品的摆放十分牵强,使参观者驻足观赏尤为不 便。
幼年时期,莱特一家过着一种近乎游牧般的生活。父母给莱
特的影响非常大,早年的生活经历,深深影响到了莱特后来的建
筑设计风格。 莱特认为一切美感均源于自然,因此比较强调建筑设计应当
尊重天然环境,每幢建筑物都应当顺应和表现自然力来实现最佳
境界。莱特还提出了独具创意的“草原式风格”和“有机建筑” 理论。
赖特的代表作品
莱特请雕刻家博克(Richard Bock)做了这个雕像。
塔里埃森 Taliesin
莱特的老家“塔里埃森”是威尔斯语,意思是“闪亮的眉尖”
(shining borw),它不在山顶,而是屹立于山坡旁,如同额头下眉尖 的位置,紧依着山的边缘而筑,居高俯瞰底下的水池及乡村全景。这是
莱特在威斯康星州春绿市建立的大本营。
康星大学读土木工程系,但成绩平 平,总共只上了两个学期的课,另
一方面为土木系一位教授做事,担
任绘图员。 曾经在芝加哥学派建筑师 L.
沙利文(Louis Henry Sullivan)的
建筑事务所工作。 1893年,离开了阿德勒及沙利
文事务所,自立门户。
21岁的莱特
有机建筑
草原风格
一、有机建筑论
何谓“有机建筑”? 莱特摆脱传统形式的束缚,自创新的建筑语汇——“有机建筑” (organic architecture),其理念是以“大自然”(Nature,莱 特惯用英文大写来称呼“大自然”)为建筑的依归,建筑本身也 具有生物般的生命律动,不着痕迹地贴近大地,与周遭天然景观 混成一体。仿佛建筑本来就在那儿,而不是突然冒出来,予人突 兀的感觉。 莱特从来不上教堂,他说:“大自然就是我的教堂。” 莱特是最懂得运用自然地理优势的建筑师,如果没有自然元 素的衬托,流水别墅如何能成为经典之作?
4)层高一般较低,出檐大,故室内较暗淡;
5)惯用水平线条; 6)起居室开窗较大,以保持与自然界的接触 7)屋面坡度平缓,外墙多为砖石本色,与自然协调一致。
三、代表作品
威利茨之家 Willits House
威利茨之家设计草图
威利茨之家 Willits House
由五栋房舍组成的住宅,包括主
屋、温室、两层停车库及马厩, 还有一间玻璃房以藤架连接主屋,
室内也保持了天然野趣,一些被保留下来的岩石好像是从地面下破土而出,成 为壁炉前的天然装饰.
莱特的想法是室内、室外空间连成一气,将大自然的风景揽到屋里来,所谓的 “借景”效果。 一览无余的带形窗使室内与四周浓密的树林相互交融. 到处都可见红色,这是“切罗基红”,从红色的窗框到红壁炉,红沙发到红地毯, 呼应着大玻璃窗外的绿意,暖暖的红配上凉凉的绿。
自天窗投射而入,漫射在开放的办公大厅。 约翰逊公司大楼开放式办公室及蘑菇柱
莱特为约翰逊公司大楼设计的流线型办公桌椅——核桃木与不掏的组合
建筑处理手法
a)他设计的住宅有美国民间建筑的传统,突破了封闭性。适合于美国
中西部草原地带的气候和地广人稀的特点,被称为“草原式住宅”。
b)他比别人更早地解决了盒子式的建筑。他的建筑空间灵活多样,既 有内外空间的交融流通,同时又具备有安静隐蔽的特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