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题型及分数
单选60分 60题 1题1分简答20分 4题 1题5分论述题10分 1题
计算题10分 1题
可再生能源是可供人类有序利用的自然界的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波浪、洋流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地热能等。
P3
非商品能源是指薪柴、秸秆等农业废料、人畜粪便等就地利用的能源。
而商品能源则是作为商品经过流通环节大量消费的能源。
一次能源是指从自然界取得的未经过任何改变或转换的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或转换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人类利用能源的过程包含了能源的开采、加工转换、输送和终端利用等多道环节。
污染3水环境破坏4草场与植被退化5对生态环境的影响6土壤盐渍化7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加剧,引发沙尘暴8废弃物排放
P22
水电基地开发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1土地淹没于移民安置2生物多样性3地质灾害4下游水生生态变化
P25
油气基地开发主要面临的生态问题:1对生态环境脆弱区土地利用覆被影响显著2诱发地面沉降3油气田开发破坏地表和地下水循环,形成环境污染4海洋油气田生态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源是指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按照污染物质的来源可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P30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出现了公害事件,例如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事件,美国宾州的多诺拉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1956年,英国颁布的清洁大气法。
酸雨最早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现在挪威、瑞典等北欧国家。
P41
温室气体是大气层中能够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和人为排放气体的总称,包括水
污
特
节
9
对能源发展的挑战包括:1对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出挑战2对满足持续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提出挑战3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提出挑战
P135
二氧化碳的运输和封存
一.运输
捕集到的二氧化碳必须运输到合适的地点进行封存,可以使用汽车、火车、轮船以及管道进行运输。
二.封存
二氧化碳的封存主要由地质封存和海洋封存两类。
P136
排放量测算的基本方程是:排放量=活动水平×排放因子
P139
排放量测算方法(出题方式为单选和计算,SO2、CO2的计算方法为重点)
【案例】东风火电厂每年发的电量为50亿千瓦时,平均单耗为每千瓦时340克标准煤,电厂购进的动力煤的平均含硫量为2%,如果电厂没有采取任何脱硫措施,一年要排放多少吨二氧化硫?
如果安装湿法脱硫设施后脱硫率达到90%,实际排放的二氧化硫降为多少吨?
【分析】1.确定活动水平。
选择煤炭消费量作为活动水平,以AD表示。
AD=50*108*340*10-6=1.7*106(tce)=2.38*106(t-coal)
2.确定排放因子。
煤炭燃烧时其中的硫分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硫,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分子量如下;
S + O2 →SO2
32 32 64
排放因子为一吨煤对应的二氧化硫排放量,用EF表示。
EF=2%*64/32=0.04(t-SO2/t-coal)
则没有采取脱硫措施时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硫排放量,P0为:
P0=AD*EF=2.38*106*0.04=95200(t-SO2)
当安装湿法脱硫设施后脱硫率达到90%,则实际的二氧化硫排放量P1为:
P1 =P0*(1-90%)=95200*10%=9520(t-SO2)
P140
选择测算方法的5项原则:1透明性2一致性3可比性4完整性5准确性
P148
电力行业减排对策:
1控制烟尘:越来越多的布袋除尘器和电袋式除尘器投运。
2二氧化硫:越来越多的使用湿法脱硫。
3氮氧化物:建设延期脱硝装置
4二氧化碳:控制排放
P180
为了保证项目产生真实的、可测量的、长期的和额外的温室气体减排量《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缔约方大会对清洁发展机制的运行程序和规则作出了一系列相关决定,设立CDM 执行理事会,规定了作为独立第三方的指定经营实体的资格审查程序等。
CDM执行理事会负责监督管理相关的实施情况。
P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