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李嘉图的理论贡献【学习目标】了解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收入分配理论,辩证认识其理论的合理性和历史局限性,提高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关论述的科学理解。
一、时代的产物19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消除封建贵族的影响,取消________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废除“__________”,发展__________。
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1.财富增长的条件李嘉图极力主张发展________,增加国家财富。
他认为增加____________是实现财富增长的必要条件,他主张通过降低______的方式来增加资本积累,实现财富增长。
他认为收入的______状况对财富的增长影响重大。
2.李嘉图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认识李嘉图认为,使用价值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没有__________的东西,肯定没有__________,并意识到了价值与交换价值之间的区别。
3.李嘉图的一元劳动价值理论李嘉图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______来决定。
4.李嘉图对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李嘉图意识到在商品生产过程中______________的创造与________的转移问题,以及在商品价值决定问题上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区别,因而极大地丰富了劳动价值论的内容。
三、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1.________________是李嘉图经济学说的中心。
他认为工资、利润、地租都来自雇佣工人创造的________。
2.相对工资——李嘉图第一个提出相对工资的概念(1)含义:相对工资是指在工人创造的________中,工人所得________与资本家所得________、土地所有者所得________相比较的工资。
(2)意义:从______的方面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__________之间的对立。
3.评价(1)贡献:李嘉图把资本主义工资区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并敢于承认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生活水平有________的趋势。
(2)缺陷:把工人实际工资的下降归因于____________,未能作出科学的回答。
1.李嘉图经济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1)李嘉图生活时代的英国经济社会状况。
①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建立并巩固了它在世界工业领域里的绝对优势地位,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②由于地主贵族在英国下院占优势,英国“谷物法”自1815年起实施。
(2)“谷物法”给英国带来的不利影响。
“谷物法”阻碍了商品的自由流通,因而不利于英国工业的发展。
由于“谷物法”的存在,国外廉价的谷物进不来,致使国内市场谷物价格昂贵。
同时,谷物价格的提高必然带来商品成本的上升,这不利于降低英国产品价格,提高英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理论贡献理论缺陷劳动价值理论 ①李嘉图关于财富增长条件的观点。
李嘉图极力主张发展生产力,增加国家财富。
他认为增加资本积累是实现财富增长的必要条件。
由于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总收入分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部分,而积累资本来自利润,所以他主张通过降低地租的方式来增加资本积累,实现财富增长。
在李嘉图看来,收入的分配状况对财富的增长影响重大。
②李嘉图的一元劳动价值理论。
a.李嘉图同意斯密使用价值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的观点,同时纠正了斯密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可以有交换价值的观点,提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并意识到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区别。
b.李嘉图批判了斯密的二元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来决定。
c.李嘉图意识到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新价值的创造与旧价值的转移问题,以及在商品价值决定问题上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区别,因而极大地丰富了劳动价值论的内容①由于他把商品生产看成是永恒的,所以他无法理解价值所体现的商品生产者之间关系的特殊性。
②由于解决不了价值规律与劳动和资本的交换规律之间的矛盾,以及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规律之间的矛盾,李嘉图体系最终走向解体 收入分配理论 ①工资、利润、地租都来自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
②第一个提出相对工资的概念。
他认为,相对工资是指在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工人所得工资与资本家所得利润、土地所有者所得地租相比较的工资。
雇佣工人的相对工资下降,意味着在资本主义的国民收入中,工人阶级所占的份额下降,工人阶级与其他阶级收入差距拉大。
李嘉图的相对工资理论,从量的方面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之间的对立。
③把资本主义工资区分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并敢于承认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生活水平有下降的趋势,这是他的一大贡献 把工人实际工资的下降归因于人口的增长,表明他对此问题未能作出科学的回答1.商品生产过程中新价值的创造和旧价值的转移问题(1)商品价值的形成。
形成商品价值的是生产商品时的具体劳动所转移的生产资料原有价值和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
(2)商品价值的创造。
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物化劳动不创造新价值,只能将其原有的价值转移到新生产的商品中。
价值的创造就是指商品生产过程中由活劳动新增加到生产的商品中的价值。
2.工资水平工资水平包括名义工资(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水平;绝对工资和相对工资水平;一国范围内不同工人之间和世界范围内各国工人之间工资水平差异的问题。
(1)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名义工资是指用货币表现的工资;实际工资是指用货币工资能买到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
实际工资的增长依赖于名义工资的增长。
(2)相对工资和绝对工资。
绝对工资是指工人得到的工资的绝对量。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都是绝对工资。
相对工资是指在新创造的价值中,工人所占份额和资本家所占份额的工资。
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相对工资有下降的趋势。
(3)工资的国民差异。
各国的工资水平存在的差别叫做工资的国民差异。
不同国家劳动力价值的差异是工资的国民差异的基础。
在同一国家内,工人之间工资水平也存在差异。
基础达标知识点一时代的产物1.下列属于李嘉图生活时代的英国经济社会状况的是( )①英国“谷物法”实施②英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③英国确立并巩固了它在世界工业领域里的绝对优势地位④“圈地运动”取得了合法地位,达到了高潮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由于“谷物法”的存在,国外廉价的谷物进不来,致使国内市场的谷物价格昂贵。
这对英国资产阶级的影响主要是( )①阻碍了商品的自由流通②雇佣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③提高了工资和地租,致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利减少④带来商品成本的上升,致使英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知识点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3.李嘉图认为工资、利润、地租都来自( )A.工人、资本家和土地的创造力B.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C.流通领域的贱买贵卖D.对外贸易的比较成本优势4.关于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李嘉图与斯密观点的相同之处在于都认为( ) A.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尺度B.使用价值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C.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可以有交换价值D.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5.李嘉图指出:“一种商品如果没有用就不会具有交换价值。
”这句话主要说明的是( ) 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B.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别C.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尺度D.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6.李嘉图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 )A.使用价值来决定B.商品在交换中所购买到的劳动量决定C.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来决定D.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共同决定7.李嘉图对劳动价值论作出的贡献是( )①科学指出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区别②批判了斯密的二元劳动价值论中的不科学成分③意识到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新价值的创造与旧价值的转移问题④意识到在商品价值决定问题上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区别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商品的价值总量与________无关(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生产率D.商品数量知识点三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在经济学史上,李嘉图第一个提出相对工资这一概念。
据此回答9~10题。
9.李嘉图认为,相对工资是指在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工人所得工资与______、______相比较的工资( )A.名义工资实际工资B.资本家的投资额土地所有者的土地产出量C.资本家所得利润土地所有者所得地租D.绝对成本优势比较成本优势10.李嘉图的相对工资理论,从量的方面揭示出( )A.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之间的对立B.价值规律同利润规律或劳动和资本相交换规律的矛盾C.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同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D.价值规律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规律之间的矛盾11.近年来,我国南方部分企业出现的“劳工荒”问题,颇受人们的关注,季节性缺工普遍,每年至少缺工15%以上,第二产业“技工荒”成为供需矛盾最集中的焦点。
2019年春节之后,海口酒店餐饮业用工缺口大约三成。
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A.劳动力没有能力创造相应的价值B.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C.工人的实际工资上涨D.工人的名义工资提高12.李嘉图认为,名义工资上涨,实际工资不一定增加。
导致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的原因是( )A.农产品的价格上涨B.资本家剥削的加重C.经济危机D.人口的增长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综合提升13.材料一李嘉图提出:资本的丧失可能立刻把一个经济增长中的国家变为停滞的国家。
一个国家只有在它积累资本的时候才是前进的。
材料二李嘉图还认为:财富往往是在地租稳定甚或下降的时候增加得最为迅速。
(1)在李嘉图看来,国家财富增长的条件是什么?(2)李嘉图认为如何才能实现这一条件?14.材料一斯密指出:价值有两个不同的意义,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他种货物的购买力。
前者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叫做交换价值。
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可能具有极小的交换价值,甚至没有;反之,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可能具有极小的使用价值。
材料二李嘉图认为:一种商品没有用就不会具有交换价值。
效用对于交换价值来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但它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
耗费在一件商品上的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尺度,交换价值是由价值来调节的,因而是由耗费的劳动量来调节的。
分析上述材料,并回答问题:(1)材料一中,斯密认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是什么?他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2)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进行比较,李嘉图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和斯密的观点有何异同?李嘉图对劳动价值论作出了什么贡献?【答案解析】知识清单一、政府谷物法自由贸易二、1.生产力资本积累地租分配 2.使用价值交换价值 3.劳动 4.新价值旧价值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三、1.收入分配理论新价值 2.(1)新价值工资利润地租(2)量三大阶级 3.(1)名义工资实际工资下降(2)人口的增长课时作业1.A2.B [注意题干的要求是“对英国资产阶级的影响”,而不是对雇佣工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