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结构对内: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外:开放----------全方位的新格局 二.知识点导学与探究知识点一:工作重点的转移-------十一届三中全会(重点) 1.背景——1976-1978年 两年徘徊时期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1)继续坚持“左”倾错误。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指出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主题报告,实际上成为了十一届 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
2.主要内容:(1)思想路线:重新确立 、 的指导方针。
(2)政治路线: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 。
(3)组织路线: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4)伟大决策: 。
3.意义:——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两大转折:①工作重心:阶级斗争转移到 。
②体 制: a.僵化半僵化到 。
b.封闭半封闭到 。
(2)三个标志:①标志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开辟。
②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
③标志着改革开放正式拉开序幕。
探究1: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提示:从根本上冲破“左”倾错误束缚,恢复确立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决定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等角度思考。
探究2:党的工作重点发生过几次转移?分别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转移的? 知识点二: 改革---------从农村到城市【改革的含义】: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探究3:我国为什么首先在农村改革?提示:可从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基本国情);原有的经济体制;当时农村形势等角度思考。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重点) (1)原因:①农业集体化后,在 ,广大农民的 收到压抑。
②农业生产 ,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
③农业的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内容: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废除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
此外还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探究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否等同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示:不等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是调整了土地的经营方式。
此外还包括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即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等。
(3)意义:①极大地调动了。
②从根本上改变了。
③推动了体制改革。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难点)(1)标志:1984年10月。
(2)内容:①中心环节:②管理体制:实行,建立。
③改革原则:按分开、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
(3)意义:扩大了企业,增强了国有企业和能力。
探究5:如何理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和实质?提示:必然性:原有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要求等角度考虑。
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改革生产关系中一系列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知识点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第一阶段:经济特区(开始)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对、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灵活措施。
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广东的、、和福建的设立经济特区。
2.第二阶段:14个沿海港口开放城市(扩大)有力地增强了中国和的活力。
3.第三阶段:经济开放区(进一步扩大)(1)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又相继在、、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
(2)批准。
划定为经济特区。
(3)199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开发开放上海地区的决策。
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共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4.特点与意义: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共初步形成了——————内地这样的一个、、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
探究6: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历史教训、经济全球化浪潮、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要求)探究7:当今对外开放与旧中国被迫开放的区别?(从前提、性质、结果等角度思考)★课标要求1.掌握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2.理解中共十四大、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五大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的探索。
3.认识并正确理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意义。
★知识导学歌曲《春天的故事》这样唱到: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歌词中的“春天”寓意什么?知识点一:历史性的跨越——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一) 邓小平南方谈话——条件、思想基础1.背景(1)国际: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2)国内:中国的__________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如何理解?)2.内容(1)基本路线:。
(2)判断标准:(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是否有利于增强,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
(3)调节手段:多一点还是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
(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发展,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5)发展问题: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______才是硬道理。
3.意义:冲破,推进。
(二)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目标1.召开: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
2.内容:(1)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___。
(2)要求坚持,加快步伐,集中精力把搞上去。
3.意义:以邓小平和的召开为标志,改革开放步入。
▲概念辨析: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的市场经济,它的特征不在于是否有计划,有宏观调控,有政府指导,这些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都有,而是在于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其它所有制和分配形式并存。
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指出非公有制经济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问题探究: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是一样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
议一议,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知识点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具体化1.时间:年11月2.内容:通过关于的决定。
目标:要使市场在国家_________对_________起基础作用;措施:坚持以________为主体、_____________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_________________,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____________。
3.意义:(1)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____________;(2)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_________具体化。
(3)一大批国有企业开始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
(二)中共十五大——理论创新1.时间:年9月2.内容:(1)确立______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以为主体、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3)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4)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
(5)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意:非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成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3.意义(1)中共十五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和。
▲学习思考:中共十五大提出的关于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新”在何处?(三)初步建立1.确立了以为主体,共同发展的格局。
2.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
▲【小结】自我测评(教材P58)概述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过程。
1.(P57)中共十五大提出的关于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新”在何处?提示:中共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提出新论断: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我测评】(教材P58)2.概述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过程。
提示:(1)1984年10月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2)邓小平南方谈话。
(3)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1993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
(5)中共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提出新论断,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更加完善,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
【知识拓展】1.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1)所有制结构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宏观调控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3)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根本目标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2. ◆问题探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同。
相同点:都是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社会资源基本手段的一种经济。
都具有经济资源商品化、经济关系货币化、市场价格自由化、经济系统开放化的特征;不同点: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最大的不同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以私有制为主体的经济。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前提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
3.比较两种经济体制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