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不只会纸上谈兵
秦全福 学号200824092141
纸上谈兵?
意思?典故?赵括其人百科—— 赵括(?-前259),战国时期赵国人,赵 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熟读兵书,但不 晓活用(此语大谬)。于长平之战后期代 替廉颇担任赵军主帅,由于指挥错误(有 失精当)而使得赵军全军覆没,自己也冲 阵战死,赵军四十万人尽数被秦将白起活 埋。
结束语
赵括是战国时期天下十大杰出青年之一,长 平大战赵国战败的因素很多,不能只让赵括 背负“纸上谈兵”的耻辱,赵括的人格魅力, 军事素质远非一个“纸上谈兵”所能概括。
至今思赵括 耻辱纸上兵 轮回再来世 亦堪称人杰
什么是“车城圆阵”?
放一张车城圆阵的图片
赵括不只会纸上谈兵的理由
1.赵王对赵括委以重任 2.白起对赵括评价甚高(白起是何许人也? 有什么证据证明他对赵括评价甚高?) 3.赵括在战场上带领将士给震慑天下的秦军 以沉重打击 4.赵括凭自己过人的军事领袖素质让将士们 在没有任何供给的情况下于“车城圆阵”中 固守四十六天,演绎了人类战争史上的神话 5.赵括战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是赵国的烈士 6.战国中期印刷术还没有出现,根本没有纸, 说赵括纸上谈兵,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 无辞?”(这条理由最给力)
长平大战
公元前262年,战国中期的两大强国—— 秦国和赵国驻兵上党(今山西省高平市 ), 赵国上将军廉颇坚守不出,与秦军对峙三 年却从未有过一场大战,国力消耗巨大。 而后赵王令赵括替代廉颇,任上将军,与 秦军决战。赵括一改廉颇坚守不出之战略, 伺机进攻秦军,秦军伤亡过半,赵军被围 四十六天无粮草供应,在最后的突围中赵 括战死,余下将士投降被杀。
明历史真相
综合国力 兵力
还赵括公道
秦十万,赵军可投入战斗的五十多 万
旗鼓相当 赵军临战换将,于军心不利
军队综合 战斗力
军心 人才
秦国:白起、王纥、蒙毅、秦昭王和丞 相范雎。 赵国:廉颇、 赵括、李牧、赵胜、田单、 乐毅。
长平之战大致经过
赵括为将不久后与秦军正面交战,激战几个时辰 后秦军佯败,诱赵军主力倾巢追击,直至秦军营 垒;秦军出动两万五千人的车骑快速部队,从两 翼迅速穿插至赵军之后,控制谷口有利地形,切 断赵军退路,并派五千骑兵监视赵军大营中的留 守部队。秦军至此完成了对赵军主力的严密包围, 并切断了赵军的两条粮草运输之道。 赵括带领将 士突围数次未成,便用“车城圆阵”在没有任何 粮草供应的困境下固守长达四十六天,直到军中 士兵相食,赵括下令杀死战马,饱食一顿后拼死 突围。赵括战死,其余赵国士兵投降,却被秦军 全数杀死。赵军全军覆没,秦军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