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通信网路总结

现代通信网路总结

第1章1.通信网的概念:由一定数量的节点(包括终端设备和交换设备)和连接节点的传输链路相互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以实现两个或多个规定点间信息传输的通信体系。

2.通信网的构成要素通信网在硬件设备方面的构成要素是终端设备、传输链路和交换设备,还要有相应的软件。

3.通信网的分类(1)按业务种类分:电话网、电报网、传真网、广播电视网数据通信网(2)按所传输的信号形式分:数字网、模拟网(3)按服务范围分:本地网、长途网、国际网(4)按运营方式分:公用通信网、专用通信网(5)按采用的传输媒介分:有线通信网、无线通信网4.通信网的基本结构(1)网形网:网形网是网内任何两个节点之间均有线路相连。

(2)星形:星形网也称为辐射网,它将一个节点作为辐射点,该点与其他节点均有线路相连。

(3)复合形网:复合形网由网形网和星形网复合而成。

(4)总线形网:总线形网是所有节点都连接在一个公共传输通道——总线上。

(5)环形网:环形网的各节点首尾相连。

(6)线形网:与环形网不同的是它首尾不相连。

(7)树形网:节点按层次连接,信息交换主要在上下节点之间。

主要用于用户接入网或用户线路网中。

5.通信系统的定义用电信号(或光信号)传递信息的系统,也叫电信系统6.通信系统的分类(1)按通信业务分类:电话、电报、传真、广播电视、数据通信系统等。

(2)按传输的信号形式分类: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等。

7.对通信网的一般要求(1)接通的任意性与快速性(2)信号传输的透明性与传输质量的一致性(3)网络的可靠性与经济合理性8..对电话通信网的要求(1)接续质量(2)传输质量(3)稳定质量9.现代通信网的构成业务网,支撑网,支撑网包括信令网、同步网和管理网10.电路交换技术工作原理:电路交换技术即为已对需要进行通信的装置之间提供一条临时的专用传输通道。

第2章电话通信网1.电话网等级结构的概念等级结构就是把全网的交换局划分成若干个等级,最高等级的交换局间则直接互连,形成网形网。

而低等级的交换局与管辖它的高等级的交换局相连、形成多级汇接辐射网即星形网,等级结构的电话网是复合形网。

2.电话通信网的基本构成用户终端传输通道交换机3.我国五级等级结构的电话网4.本地网的网络结构1)网形网网中所有端局个个相连,即端局之间设立直达电路。

(1)二级网二级网的结构又分区汇接和全覆盖两种。

①分区汇接分区汇接的网络结构是把本地网分成若干个汇接区,在每个汇接区内选择话务密度较大的一个局或两个局作为汇接局,根据汇接局数目的不同,分区汇接有两种方式:分区单汇接分区双汇接全覆盖5.路由定义路由是网络中任意两个交换中心之间建立一呼叫连接或传递信息的途径6.路由的分类1)按呼损指标分类低呼损路由高效路由2)按电路群的个数分类直达路由汇接路由3) 按路由选择分类首选路由迂回路由最终路由4)按路由选择的规则分类常规路由非常规路由5)按所连交换中心的地位分类基干路由跨区路由7.几种基本路由(1)基干路由(2)低呼损直达路由(3)高效直达路由(4)最终路由8. 路由选择的基本原则保证用户信息和信令信息的可靠传输。

有明确的规律性,确保路由选择中不会出现死循环。

一个呼叫连接中串接的段数应尽量少。

能够在低等级网络中疏通的话务应尽量在低等级中疏通等。

9. 长途网的路由选择规则网中任一长途交换中心呼叫另一长途交换中心的所选路由局向最多为三个。

同一汇接区内的话务应在该汇接区内疏通。

发话区的路由选择方向为自下而上,受话区的路由选择方向为自上而下。

路由选择顺序为首选直达路由,次选迂回路由,最后选最终路由,按照“自远而近”的原则设置选路顺序。

10. 本地网中继路由的选择规则①选择顺序为先选直达路由,后选迂回路由,最后选基干路由。

②每次接序最多可选择三个路由。

③端局与端局间最多经过两个汇接局,即中继电路最多不超过三段。

第3 章ATM网1.B-ISDN的概念B-ISDN的信息传送方式、交换方式、用户接入方式、通信协议都是全新的。

B-ISDN中不论是交换节点之间的中继线,还是用户和交换机之间的用户环路,一律采用光纤传输。

这种网络能够提供高于PCM一次群速率的传输信道,能够适应全部现有的和将来的可能的业务,从速率最低的遥控遥测(几个比特每秒)到高清晰度电视HDTV(100Mbit/s~150Mbit/s),甚至最高速率可达几个G比特每秒。

2.B-ISDN对信息传递方式的要求(1)语义透明性(2)时间透明性3. ATM定义ATM是一种传递模式,在这一模式中信息被组织成固定长度信元,来自某用户一段信息的各个信元并不需要周期性的出现,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这种传递模式是异步的4. ATM信元结构ATM信元长度为53字节,其中信头占5字节,信息字段为48字节5. 虚通路VC和虚通道VPVC:虚通路是描述ATM信元单向传送能力的概念,是传送ATM信元的逻辑信道VP:虚通道是在给定参考点上具有同一虚通道标识符的一组虚通路。

实际上VP也是传送ATM信元的一种逻辑子信道。

6.VP交换和VC交换VP交换:它仅对信元的VPI进行处理和变换,或者说经过VP交换,只有VPI值改变,VCI 值不变。

VP交换可以单独进行。

VC交换:VC交换同时对VPI,VCI进行处理和变换,也就是经过VC交换,VPI,VCI值同时改变。

VC交换必须和VP交换同时进行。

7.MPLS的概念多协议标签交换是一种在开放的通信网上利用标签引导数据高速、高效传输的新技术,它把数据链路层交换的性能特点与网络层的路由选择功能结合在一起,能够满足业务量增长的需求,并为不同的服务提供有利的环境。

8.MPLS网的组成及作用两类:边缘标签路由器、标签交换路由器。

由LER构成MPLS的接入部分,LSR构成MPLS 网的核心部分。

边缘标签路由器(LER)的作用:(1)入口LER的作用1、为每个IP数据报打上固定长度的标签;2、在标签分发协议LDP的控制下,建立标签交换通道LSP连接;3、根据LSP 构造转发表4、IP数据报的分类(2)出口LER的作用1、终止LSP;2、将MPLS数据报中的标签去除,还原为无标签的IP数据报并转发给MPLS域外的一般路由器边缘交换路由器(LSR)的作用:1、根据LSP构造转发表2、根据转发表完成数据报的高速转发功能,并替换标签。

9.MPLS的原理(1)MPLS的实质就是将路由功能移到网络边缘,将快速简单的交换功能置于网络中心,对一个连接请求实现路由、多次交换,由此提高网络的性能。

(2)MPLS是面向连接的。

第4章1.OSI-RM7层★物理层(Physical Layer)提供机械、电气、功能和过程特性。

如规定使用电缆和接头的类型,传送信号的电压等。

在这一层,数据还没有被组织,仅作为原始的位流或电气电压处理。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实现数据的无差错传送。

它接收物理层的原始数据位流以组成帧( 位组),并在网络设备之间传输。

帧含有源站点和目的站点的物理地址。

★网络层(Network Layer)处理网络间路由,确保数据及时传送。

将数据链路层提供的帧组成数据包,包中封装有网络层包头,其中含有逻辑地址信息——源站点和目的站点地址的网络地址。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提供建立、维护和取消传输连接功能,负责可靠地传输数据。

★会话层(Session Layer)提供包括访问验证和会话管理在内的建立和维护应用之间通信的机制。

如服务器验证用户登录便是由会话层完成的。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转换数据服务。

如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加密和解密等工作都由表示层负责。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提供网络与用户应用软件之间的接口服务。

2.TCP/IP模型各层功能及协议①应用层:TCP/IP应用层为用户提供访问Internet 的一组应用高层协议,即一组应用程序,例如FTP、Telnet、HTTP、SMTP等。

②运输层传输控制协议TCP:负责提供高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数据传送服务。

用户数据协议UDP:负责提供高效率的、无连接的服务。

③网络层: 网络层的核心是IP协议,提供了不可靠、无连接的IP数据报传送服务④网络接口层主要功能是:发端负责接收来自网络层的IP数据报,将其封装成物理帧并且通过特定的网络进行传输;收端从网络上接收物理帧,抽出IP数据报,上交给网络层。

3.交换式以太网的概念交换式以太网是所有站点都连接到一个以太网交换机上。

以太网交换机具有交换功能,每个站点独自使用一条链路,不存在冲突问题,可以提高用户的平均数据传输速率,即容量得以扩大。

4.以太网交换机的分类(1)二层交换——如果交换器按网桥构造,执行桥接功能,由于网桥的功能属于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所以此时的交换器属于二层交换。

二层交换是根据MAC地址转发数据,交换速度快,但控制功能弱,没有路由选择功能。

(2)三层交换——如果交换器具备路由能力,而路由器的功能属于OSI参考模型的第三层,此时的交换器属于三层交换。

三层交换是根据IP地址转发数据,具有路由选择功能。

三层交换是二层交换与路由功能的有机组合。

5.将城域网的结构分为三层: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6.路由器概念:是在网络层实现网络互连,可实现网络层、链路层和物理层协议转换。

7.路由器的基本构成:路由器是一种具有多个输入端口和多个输出端口的专用计算机,其任务是对传输的分组进行路由选择并转发分组8.IP网的路由选择协议(1)内部网关协议RIP: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它要求网络中的每一个路由器都要维护从自己到其他每一个目的网络的最短距离记录(2)内部网关协议OSPF:9.OSPF支持三种网络的连接两个路由器之间的点对点连接具有广播功能的局域网无广播功能的局域网第5章接入网1.接入网的定义电信业务网包括接入网、交换网和传输网三部分,交换网和传输网合在一起称为核心网。

接入网是电信业务网的组成部分之一,负责将电信业务透明地传送到用户。

接入网由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组成,为供给电信业务而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

接入网由用户线传输系统、复用设备、交叉连接设备等部分组成。

2.接入网的接口。

接入网有三种接口:用户网络接口(UNI)、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维护管理接口(Q3)。

(1)用户网络接口(UNI)用户网络接口是用户与接入网(AN)之间的接口,主要包括模拟2线音频接口、64 kbit /s接口、2.048Mbit/s接口、ISDN基本速率接口(BRI)和基群速率接口(PRI)等。

(2)业务节点接口(SNI) 业务节点接口是接入网(AN)和业务节点(SN)之间的接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