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通信网实训报告材料

现代通信网实训报告材料

JIU JIANG UNIVERSITY华东交大实训报告题目现代通信网实训报告英文题目Modern communication training report 院系电子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实训时间:年11月9日—年11月19日目录一、绪论 (1)1.1、概述 (1)1.2、现代通信系统的体系化结构简述 (1)二、实习容 (2)2.1、GSM通信 (2)2.1.1、GSM通信基本原理 (2)2.1.2、华为相关设备及操作流程 (3)2.2、程控交换 (4)2.2.1、数字式程控交换的基础知识 (5)2.2.2、C&C08设备简介及相关操作说明 (6)2.3、光传输技术 (6)2.3.1、光传输技术基本原理 (7)2.3.2、OPTIX2500+的相关操作简述 (8)2.4、NGN基础知识 (9)2.4.1、IP的发展及现状 (9)2.4.2、NGN发展简述 (11)三、实习总结与心得体会 (13)参考文献 (14)一、绪论1.1、概述现代通信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渐渐地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参照标准,比如卫星通信技术,围绕卫星通信的各种深层次的应用穿插在各行各业的各个环节。

现代通信技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使得实时交流变得更加完美。

从原有的1G的模拟语音业务到2G的蜂窝网,直到到现在的3G的数字式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各大运营的设备从数量稀少、结构简单到现在的高度集成、构架复杂,随着移动通信系统的不断深入,全球移动的用户数量与日俱增。

这样的纷繁往复的业务没有强大的设备是无法实现的,所以,这次去华东交通大学实习的重点就是熟悉华为和讯方生产的GSM通信设备、程控交换设备、光纤接入设备、NGN的相关构架及简单设备,从而进一步掌握现代通信的相关理论及设备操作技能。

1.2、现代通信系统的体系化结构简述现代通信系统呈现出来的趋势越来越是明显:1、移动通信以巨大的优势(移动性、尤其是数字分组业务等)正在逐步地取缔原有的固定通话。

2、市场化的管理方案、商业化的运营模式成就了国现有的三大国有通信企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家公司的实力相对起伏,只有联通实力相对较弱,但是国企的顽强生命力是不容小觑的。

中国电信是当之无愧的龙头翘楚,无论从业务类型、技术水平,还是从客户终端方面都是有较明显的优势的;当然曾经一段时间因为中国移动的移动手机用户的大量涌现而导致中国电信隐隐有被超越的迹象。

中国移动的3G业务虽然没有取得预想的良好效果,但是由于消费者的“大公司心态”也不至于出现下滑,倒是给中国联通一个喘气翻身的机会。

不管是哪个公司在掌控人们的视听,但是从设备的角度看去却也都是相去不远,只是略有区别,进一步的说:通信系统的体系化构架的原则是一致的,可以大致的归结成如下架构:客户端<——>交换中心<——>(中继)<——>交换中心<——>客户端。

也就是说,所有的通信都是围绕这样的思路完成的组网和制定通用的接口协议,进行通信。

二、实习容2.1、GSM通信GSM移动通信在中国从1993开始试验第一个实验局,到2010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目前中国的移动用户已经高居世界第一;移动运营商也从当初的中国电信发展到包含中国电信在的三家全国性的综合运营商;通信设备从最初全部进口的“八国联军”设备到目前现网基本上都是国产设备唱主角。

2.1.1、GSM通信基本原理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或至少一方是处于可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通信. 移动体之间的通信只能依靠无线电传输.那什么是无线通信呢?无线通信指利用电磁波的辐射和传播,经过空间传送信息的通信方式.电磁波是它的载体.移动通信使用的电磁波及频段? (电磁波频段与波段C=λ*F)GSM系统的组成:网络子系统NSS(交换子系统SS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归属用户位置寄存器HLR 、访问用户位置寄存器VLR 、鉴权中心AUC 、设备识别寄存器EIR ;基站子系统BSS :基站控制器BSC 、基站收发信机BTS 、操作维护子系统OSS 、操作维护中心OMC 、移动台子系统MS 。

2.1.2、华为相关设备及操作流程 GSM 实验设备拓扑结构图:GSM_NSS 部接口如下图所示:MSCF接口EIRHLR/AUCG接口B接口VLRD接口G接口VLRB接口MSCE 接口M SB T S B T S B S CB S SO M CM S C /V L RN M C E I RH L R /A U C D P P S P C S S E M CO S SP S T N I S D N P D NN S S1、B接口定义为访问用户位置寄存器(VLR)与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之间的部接口.用于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向访问用户位置寄存器(VLR)询问有关移动台(MS)当前位置信息或者通知访问用户位置寄存器(VLR)有关移动台(MS)的位置更新信息.2、C接口定义为归属用户位置寄存器(HLR)与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之间的接口.用于传递路由选择和管理信息.在建立一个至移动用户的呼叫时,入口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应向被叫用户所属的归属用户位置寄存器(HLR)询问被叫移动台的漫游.C接口的物理方式是标准的2.048MB/S的PCM数字传输链路3、D接口定义为归属用户位置寄存器(HLR)与访问用户位置寄存器(VLR)之间的接口.用于交换有关移动台位置和用户管理的信息,为移动用户提供的主要服务是保证移动台在整个服务区能建立和接收呼叫.实用化的GSM系统结构一般把VLR综合于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中,而把归属用户位置寄存器(HLR)与鉴权中心(AUC)综合在同一个物理实体.D接口的物理是通过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与归属用户位置寄存器(HLR)之间的标准2.048Mb/s 的PCM 数字传输链路实现的.4、E接口定义为控制相邻区域的不同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之间的接口. 此接口用于切换过程换有关切换信息以启动和完成切换.E接口的物理方式是通过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之间的标准2.048Mbit/s PCM 数字传输链路实现的.5、F接口定义为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与移动设备识别寄存器(EIR)之间的接口.用于交换相关的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管理信息.F接口的物理方式是通过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与移动设备识别寄存器(EIR)之间的标准2.048Mbit/s 的PCM 数字传输链路实现的.6、G接口定义为访问用户位置寄存器(VLR)之间的接口.此接口用于向分配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MSI)的访问用户位置寄存器(VLR)询问此移动用户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的信息.G接口的物理方式是标准2.048Mbit/s 的PCM 数字传输链路2.2、程控交换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交换机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

这里只介绍最简单的数字交换机系统,它具有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2.2.1、数字式程控交换的基础知识程控数字交换机最基本结构:数字交换机的最基本组部分为话路和控制两部分。

当话音信号变成数字信号后,每个用户的话音信息就在PCM复用线上占据一个固定的时隙,在这个固定的时隙上,周期地传递该用户的话音信息。

例如,A 用户占据的是TS1时隙,则A用户的话音信息就将每隔125μS在TS1时隙以数字信号的方式向交换网络传递一次,由交换网络传送给A用户的话音信号也将每隔125μS时间在TS1时隙送给A用户。

所以TS1时隙就是固定给A用户使用的话路,无论是发话还是受话,均使用这个TS1时隙的时间。

当然发话回路和受话回路是分开的,但传递A用户的话音信息的时间和A 用户接收来话的话音信息的时间是在同一个时隙时间之。

综上所述,时隙交换的实质就是将一个话音信息由某个时隙搬移至另一个时隙。

时隙交换是采用时间接线器来完成的,但时间接线器的容量不大,目前所能生产的最大容量也只有2048个单元,若组成一个交换局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进行空间交换,以扩大其容量。

这里讲的空间交换仍是时分制的数字交换,信息编码仍是在某个时隙传输,仅仅是由这一条复用线上交换到另一条复用线上,时隙不变。

所以组成一个数字交换网络不仅需要时隙交换,而且还要进行空间交换。

2.2.2、C&C08设备简介及相关操作说明C&C08在硬件上具有模块化的层次结构。

整个硬件系统可分为以下4个等级: 1、单板:单板是C&C08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硬件基础,是实现交换系统功能的基本组成单元。

2、功能机框:当安装有特定母板的机框插入多种功能单板时就构成了功能机框,如SM 中的主控框、用户框、中继框等。

3、模块:单个功能机框或多个功能机框的组合就构成了不同类别的模块,如交换模块SM 由主控框、用户框(或中继框)等构成。

4、交换系统:不同的模块按需要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具有丰富功能和接口的交换系统。

交换系统功能机框功能机框模块模块单板单板单板功能机框模块交换系统ASL+DRV+TSS+PWX+母板SLB 用户框+主控框 USMUSM/TSM/UTM+AM/CM C&C082.3、光传输技术SDH是什么——同步数字传输体制。

类似于PDH,均为数字信号传输体制。

通信网传输、交换、处理大量信息,向数字化、综合化、智能化、个人化发展。

作为通信网的承载体传输网要求:1、宽带化——信息高速公路2、规化——世界性统一的标准接口2.3.1、光传输技术基本原理复用/解复用的方式,决定高速信号上/下低速信号的方便性。

PDH采用异步复用方式:低速信号在高速信号中的位置无规律性,即无预知性,即不能从高速信号中直接分离低速信号通过指针定位预见低速信号在帧中位置,使收端可直接下低速信号。

1、SDH信号帧特点:以字节为单位(8bit)的块状帧,传输方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帧频固定为8000帧/s,帧周期125us。

2、 SDH信号帧的构成:1)信息净负荷:STM-N帧中放置各种负荷的地方。

各种有效信息,例如2M、34M 、140M打包成信息包后,放于其中。

然后由STM-N信号承载,在SDH网上传输。

若将STM-N信号帧比做一辆货车,其净负荷区即为该货车的车厢。

在将低速信号打包装箱时,在每一个信息包中加入POH,以完成对每一个“货物包”在“运输”中的监视。

2)段开销:完成对STM-N整体信号流进行监控。

即对STM-N“车厢”中所有“货物包”进行整体上的性能监控。

再生段开销(RSOH):对STM-N整体信号进行监控。

复用段开销(MSOH):对STM-N中的某一个STM-1信号进行监控。

RSOH、MSOH、POH组成SDH层层细化的监控体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