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材分析
六、教学大纲、教学法与教材
教学大纲与教学法的关系: 1.一种教学大纲可以由几种不同的教学法来实 现; 2.一种教学法也可以为不同的教学大纲服务; 教学大纲、教学法与教材的关系: 1.教材的编写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同时又必 须主要体现一种或几种教学法。
七、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定义:就是了解语言学习者对语言学习 的需求,并根据轻重缓急的程度安排学习需求的过 程(Richards et al.,1985)。 需求分析要以信息调查为基础,可采用主观形式, 也可采用客观形式,方法有问卷调查、测试、访谈、 观察等。获得几个方面的信息: 1.学习者将来使用语言的场合以及使用语言的对象; 2.学习者将来使用语言的目的; 3.学习者将来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方式; 4.学习者将来需要达到的语言水平。
二、教材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积极作用: 1. 体系完整、结构合理的教材不仅有利于学生系统的学习英语语言知 识,而且有利于发展语言技能,为英语教学的组织和实施带来极大便 利; 2. 正式出版的教材由教学专家编写,有完整的知识和技能体系,遵循 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 3. 教材的编写往往反映某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教材是新的教学思 想和方法最强有力的与推广者和实施者; 4. 教材不仅仅是教学中的工具,还往往代表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理 念及和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材有利于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有效 实施; 5. 教材在提供语言材料的同时,也向学生介绍其他国家的文化,有利 于学生更好地培养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 6. 好的教材不仅有利于教师节省备课时间和精力,还有利于在教学中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中学英语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定义
广义: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资料。 狭义:指教科书。教科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资料。 广义与狭义的教材的区别:正规学校使用的教科书通常需 经教育行政部门审定或审核后制定或推荐使用。我国中小 学大范围使用的英语教材都需国家或省级教材委员会审查。 正确理解教材定义的意义: 1.有利于我们从宏观上认识教材,特别是认识教材的多元 化发展; 2. 有利于我们更新教材观念,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丰 富和补充教学内容; 3. 有利于我们认识教材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不是教材的被 动使用者,而应该是教材的积极开发者。
十一、教材的内部评价
吃透一种教材,必须了解教材教材本身体现或包含的教学思想、教学目 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材各个组成部分、教材的设计形式及教材 的使用范围等。教材的内部评价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评价教材的教学指导细想:一种教材的编写总要以某种教学思想为指导, 教学思想包括对语言的认识、对语言学习的认识以及对语言教学的认识。 从宏观上指导教材的编写思路。 2. 评价教材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教材在内容安排和教学活动设计等方面的 具体依据和参照。每种教材都会体现一种或几种教学方法。如语法翻译 法、听说法、情景法、交际法等都是先后成为教材编写的主要教学方法。 从目前来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强调培养交际能力的教学法、 强调人任务式学习的教学法很受青睐。 3. 评价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决定了教学的内 容,但最根本的依据应该是教材使用对象的需要。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安 排应以培养语言能力为宗旨。教材内容的合理安排应参照:语言学习过 程的客观规律;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
五、教学大纲的种类
语法教学大纲:又称结构大纲。以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为 理论基础。 情景教学大纲:以语言运用的情景需要为出发点。 功能-意念教学大纲:又称意念大纲、功能大纲、交际教学大纲。以功能 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为理论基础。特别强调语言的功能和 意念。其核心内容就是使学习者学会在什么情况下、对谁、用什么方式 说什么话。 任务型教学大纲:基于以任务为主的教学思想的大纲,描述学习者在学 习过程中应该操作或执行哪些任务。所谓以任务为主的语言教学就是以 学习者完成某些任务的形式来组织教学活动。而语言教学中的任务指学 习者在理解、处理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完成的活动或执行的行为。 内容型教学大纲:与任务型大纲有相似之处,即学习者在学习中有喝多 任务型的学习活动,特点是根据内容安排教学。内容是指与各个学科知 识向海关的内容,把学习中的其他学科知识领域引入意义:五个方面的意义 教材评价的原则:
1.效果原则:考察教材是否能达到预先设想 的效果; 2.效率原则:被评价的教材是否比其他教材 能更加有效地满足学习的需要,达到预先 设想的学习效果;
十、教材评价的方法
随意的印象性评价 有系统的评价: 1.内部评价:评价教材本身或内在的科学性、 合理性和有效性; 2.外部评价:评价教材对于某种使用对象群体 的使用适用性,即评价某种教材是否适用于 某个特定的使用对象群体。考察教材是否满 足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需要。前提条件之 一是对学生、教师、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的 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四、教学大纲与教材
大纲的定义
课程教学大纲: 1.教育行政部门为指导英语教学而制定的纲领性文 件; 2.主要规定课程的目的、内容和要求,对教学方法 和教学模式并不做指令性规定。 语言教学大纲: 1.根据一定的语言理论和语言学习理论所研制的某 种语言教学模式制定的大纲; 2.通常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和实施。比如常 说的语法教学大纲和功能-意念教学大纲。
八、需求的种类
根据Hutchinson和Waters(1987)的分类方法,把需求分为目 标需求和学习需求。 目标需求:指学习者在将来目标场合使用语言的客观需求分 为三个小类: 需要:指学习者将来语言使用的客观需要,也就是为了目标 场合有效地使用语言,学习者应该掌握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差距:指学习者将来语言使用的客观需求与现有语言水平之 间的差距; 愿望:指学习者自己希望学习的内容,也就是学习者自己的 需求。 学习需求:学习者为了达到客观目标血药一个学习过程,这 个学习过程就是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学习需求就是学习者 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条件和需要做的事情。
十一、教材的内部评价
4. 评价教材的组成部分:评价教材的组成部分时要考虑:各个
组成部分是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组成部分是否各有 特色、各有侧重、优势互补;各个组成部分是否具有灵活的 可选性,即教师和学生是否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使用;各 个组成部分是否符合大多数使用者的经济承受能力。 5. 评价教材的设计:教材的设计指教材的媒介形式、篇幅长短、 版面安排、开本大小、图文形式和色彩等。 6. 评价教材中语言素材的真实性和地道性:语言教材选择或编 写的语言素材必须与现实中使用的语言基本一致,也就是说, 教材设计的语言现象应该真实、地道。
六、教材的取舍或调整
教材取舍或调整的层次: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 宏观层次:
1. 对单元进行整体取舍; 2. 某一组成部分进行系统删减; 3. 对教材使用目的和教学要求做宏观调整。 微观层次:在教材使用过程中对局部内容进行删减、补充、替换、扩 展、调整等。
教材取舍或调整的方法
1. 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删减:; 2. 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 3. 替换教学内容和活动; 4. 扩展教学内容或活动步骤; 5. 调整教学顺序; 6. 调整那个教学方法
五、教学大纲的种类
Nunan(1988)根据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描述的侧重点不同, 分为: 结果性: 1.着重描述语言教学的最终结果,即语言教学的结果,也就是 语言学习者最后能用所学语言做的事情; 2.传统的以语法相互木为主要内容的语法教学大纲、以描述情 景为主的情景教学大纲、以及70年代中至80年代末以交际功 能为主的功能-意念大纲都属于结果性教学大纲。 过程性大纲: 1.着重描述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过程本身; 2.近年来出现的程序型教学大纲、任务型教学大纲以及内容型 教学大纲把大纲重点从描述学习结果转移到描述学习任务和 学习活动本身,属于过程性教学大纲
三、教材编写的新发展
指导思想的变化:吸收各种教学思想的长处,一 多元大纲为指导是目前英语教材编写最重要的发 展趋势; 向立体化发展教材不再像以往那样只有基本教科 书,而是有教科书、练习册、录音带、光盘、挂 图、教师用书等组成的一个教材包; 编写的职业化:指及总裁编写由语言教学研究专 业人员或教材研究专业人员编写; 我国教材编写的形势
五、教学大纲的种类
Wilkins(1976)根据综合法和分析法来那个钟语言教学思路的差异,把 语言教学大纲分为综合型教学大纲和分析型教学大纲。两者都属于结果 性大纲,知识在选择内容和安排内容的方式上有较大的差异: 综合型教学大纲: 1.把语言分割成很多具体项目,其中主要是语法结构项目和词汇项目,然后 根据一定的难易标准确定这些语法项目和词汇项目的学习顺序; 2.语法大纲是按照语法项目的难易成都来选择教学内容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分 级,然后按照循序渐进地原则编排教学内容,属于综合型大纲。 分析型教学大纲: 1.要求把语言做为整体进行教学,从一开始,学习者就接触完整、真实的语 言片段; 2.情景大纲已学习者将来运用语言的情景为出发点,根据语言运用行为确定 语言学习内容和目标,完整的情景对话应属于相对完整的语言片段,应 属于分析型大纲; 3.功能-意念大纲对学习内容的选择不以语法结构为依据,而是以交际功能 为依据,属于分析型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