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发展史 : 一、 中世纪西欧的英国中世纪英国的政治制度的演变:封建等级制——封建等级君主制——封建君主专制①经济上:封建大土地所有制(中世纪庄园制经济)(特征:农奴劳动、地租剥削、自给自足) 采邑改革 西欧封建制度(促进) (内涵) ②政治上:封建等级制度 —— 封建割据(导致)①等级君主制建立的背景 : 12世纪以后,随着城市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英法等国王权加强。
以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和新兴市民阶层在共同利益驱使下,力图携手打破封建割据局面。
——所以13世纪下半叶,英法出现了新的权力机构——等级代表会议,逐步形成了等级君主制。
②等级君主制的概念: 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贵族和市民等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
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等级君主制时期,司法和军事等方面的权力渐渐集中到中央,等级代表会议则主要掌控国家赋税权,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开始受到重视③等级君主制的意义 等级君主制相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④法国的等级君主制1302年的法国三级会议 标志着法国的等级君主制的初步形成1265年英国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等级君主制的初步形成在英国,则一直存在着议会的力量制约王权。
二、英国政治现代化——“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使英国政治制度从封建君主专制演变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斯图雅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是什么?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成为大西洋航运的中心。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扩大了英国资本的原始积累,有力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伊丽莎白一世等英国君主专制早期采取了政治上巩固王权稳定社会、经济上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商主义政策,在对外关系上坚持对外扩张,加强海军力量,为英国海外贸易的发展扫清障碍③英国国内的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和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2)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的表现是什么?詹姆士一世以及查理一世政治上宣扬君权神授,认为王权至上,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经济上实行专卖制和重税政策,所以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新生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渴望废除君主专制,发展自由资本主义,他们以议会为舞台,向专制王权发起了挑战,1640年召开“长期议会”,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1688年的光荣革命01、光荣革命的原因是什么?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查理二世和詹姆士二世)恢复君主专制,实行反攻倒算,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02、光荣革命的过程是什么?废除詹姆士二世,迎接女婿威廉和女儿玛丽为英国国王。
03、为什么称为光荣革命?因为这次政变没有流血而获得成功。
用政变方式推翻复辟王朝,避免社会动荡,为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这是符合英国国情的明智之举。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具体内容例如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终止任何法律或增加税收,议员有言论自由等等。
《权利法案》的意义是限制了王权,废除君主专制;使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和君主立宪制度。
推动了英国的现代化进程,使英国进入了一个较长的稳定发展时期,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三、英国经济现代化——第一次工业革命:(1)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30、40年代(2)含义: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工场手工业向工厂制机器大工业转变的过程(或曰:从传统农业到近代工业的转变)(3)性质:具有双重性质生产技术的革命:产生巨大的社会生产力社会关系的革命: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4)政治前提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君主立宪政府积极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鼓励贸易,降低原料进口税,实施《垄断法》,保护专利权,激励创新等,为工业革命的到来提供政治前提。
(5)条件:①资金和劳动力条件:英国通过殖民掠夺、贩卖黑奴,扩大了英国资本的原始积累;圈地运动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和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②技术条件:英国发达的工场手工业为机器的发明应用提供了技术条件。
③市场条件:英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外殖民地,国际市场需求量大,要求提高生产效率。
④地理条件:英国位于大西洋东岸的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6)工业革命的进程:(归纳过程)纺织业机器的发明(阿克莱特的水里纺纱机)-------动力革新(瓦特改良蒸汽机,把火转化为动力,是征服自然力方面取得的最大胜利)-------采煤业,钢铁业的革新--------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机器制造业的产生(具体过程)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它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启动。
①棉纺织业: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1771年在水力纺纱机发明的基础上,阿克莱特建立了第一个水力纺纱厂,标志着现代工厂的诞生。
问题: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棉纺织业?棉纺织业的市场需求量大,在英国是新兴行业,受传统行业设备的限制比较少,容易采用新技术,改进设备。
同时,棉纺织业投资不大,风险小,资金回收快。
②动力业:瓦特改良蒸汽机。
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
③新能源和新材料:煤炭和钢铁的生产和应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解决了新能源和新材料问题,为机器制造业奠定基础。
④交通运输业:随着蒸汽机技术的完善,开始了运输技术的重大改革,出现了兴建铁路的热潮,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
(美)富尔敦发明汽船。
(英)斯蒂芬逊制成第一台蒸汽机车。
⑤机器制造业的出现:19世纪30、40年代英国诞生了一个新的行业——机器制造业。
“用机器制造机器” ——到19世纪中叶,英国建成了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为核心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7)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社会生产力: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到大机器生产的转变,创造巨大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为英国在19世纪称霸世界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②经济结构: 工业革命促使英国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农业在国民经济比例中缩小,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比重加大。
…… ③阶级关系: 工业革命造成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成为最主要的社会关系。
④城市化: 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一方面 城市化带动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竞争激烈,家庭规模缩小,教育普及,提高生活质量另一方面 城市的发展又带来与农业时代不同的贫困,犯罪等新的社会问题。
环境的污染,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⑤工业革命推动着现代工厂制等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推动着社会立法的开展和资本(一方面)工厂制有利于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制定规范规章,使机器设使工人发挥最大限度的劳动潜力,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工厂制的普及,有力地促进了英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另一方面)工业时代初期,许多工厂成为剥削个人的“血汗工厂”,工人工作环境恶劣,劳动时间长,工资低廉,得不到必要的教育。
女工和童工的处境更悲惨。
严重损害了工人的身心健康,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广大劳工被迫不断与资本家进行斗争,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
(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立法的背景) 问题01:社会立法的目的是什么? 为维护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缓和阶级矛盾,必须妥善、公正地解决劳工问题。
所以资本主义国家制定了一些关于劳动、报酬、教育、卫生和社会救济方面的法律和法规。
由此启动了社会立法。
问题02:面对工业社会初期的社会矛盾各国政府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社会立法的内容) 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第一部《工厂法》这被视为现代社会立法的开端。
1883年至1891年,德国推行了有关疾病,工伤和养老的三个社会保险法案。
问题03: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社会立法的发挥了什么作用?一方面,它们开创了对工厂工人权利进行保护的立法先例,《工厂法》的体系由此创立,工人的利益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得到维护。
从法律上一定程度保障了社会底层民众的一些基本权利,改善了工人的生活条件,缓和矛盾、稳定人心,化解社会冲突,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社会立法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的公正公平,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和冲突。
⑥国际格局方面:客观上密切世界各地联系,把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
同时西方列强也加快了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造成先进的西方和落后的东方。
⑦对中国的影响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成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掠夺地。
同时也促使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的萌发。
三、英国现代化的特征——殖民地在其现代化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1、英国的殖民扩张:目的:掠夺财富,工业革命后,尤其要扩大原料产地、产品的销售市场和对外投资场所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成为大西洋航运的中心。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扩大了英国资本的原始积累,有力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先后建立了13个建立殖民地③英国在殖民扩张中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和法国,确立了英国的世界殖民霸权:④19世纪中后期,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扩大在华权益:1840——1842年的英国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即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发动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900——1901年英国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⑤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英国成为殖民帝国主义国家。
2、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殖民帝国主义国家:1837~1901年的“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国内政治稳定,对外强化殖民统治,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大洲,形成“日不落帝国”殖民地对英国的重要意义:英国对殖民地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以及掠夺原料等一系列的经济掠夺;成为英国剩余劳动力的主要移居地;殖民地收入是英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3、一战后,英国的国际地位下降,英帝国转变为英联邦:一战使英国付出了承重的代价,遭受严重经济损失。
经过一战,英国从债权国变成债务国,经济发展缓慢,许多殖民地国家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和自治运动,英国的殖民体系逐渐瓦解,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英联邦正式成立。
4、英国殖民体系的崩溃:二战后,英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下降, 1997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英国的最后一块殖民地脱离英国的统治,英国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