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图 ——行测汇总 精心总结

华图 ——行测汇总 精心总结

桀犬吠尧:《史记》( )A.乐此不疲:《汉书》B.乐不思蜀:《三国演义》C.讷言敏行:《论语》D.阳春白雪:《离骚》答案C。

解析:此题题干是成语与其出处的关系。

“桀犬吠尧”出自《史记》,“乐此不疲”出自《后汉书》,“乐不思蜀”出自《三国志》,“阳春白雪”出自宋玉的《对楚王问》,“讷言敏行”出自《论语•里仁》。

行测:经典公式第一:两次相遇公式:单岸型S=(3S1+S2)/2 两岸型S=3S1-S2例1:两艘渡轮在同一时刻垂直驶离H 河的甲、乙两岸相向而行,一艘从甲岸驶向乙岸,另一艘从乙岸开往甲岸,它们在距离较近的甲岸720 米处相遇。

到达预定地点后,每艘船都要停留10分钟,以便让乘客上船下船,然后返航。

这两艘船在距离乙岸400 米处又重新相遇。

问:该河的宽度是多少?( )A. 1120 米B. 1280 米C. 1520 米D. 1760 米解析:典型两次相遇问题,这题属于两岸型(距离较近的甲岸720 米处相遇、距离乙岸400 米处又重新相遇)代入公式3×720-400=1760选D;如果第一次相遇距离甲岸x米,第二次相遇距离甲岸Y米,这就属于单岸型了,也就是说属于哪类型取决于参照的是一边岸还是两边岸。

第二:十字交叉法:A/B=(r-b)/(a-r)例2:某班男生比女生人数多80%,一次考试后,全班平均成绩为75分,而女生的平均分比男生的平均分高20% ,则此班女生的平均分是( )解析:男生平均分X,女生1.2X1.2X 75-X 175X 1.2X-75 1.8得X=70 女生为84第三:往返运动问题公式:V均=(2v1×v2)/(v1+v2)例3:一辆汽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每小时30千米,返回时速度为每小时20千米,则它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 ) A.24 B.24.5 C.25 D.25.5解:代入公式得2×30×20/(30+20)=24,选A。

第四:过河问题:M个人过河,船能载N个人。

需A个人划船,共需过河(M-A)/ (N-A)次例4:有37名红军战士渡河,现在只有一条小船,每次只能载5人,需要几次才能渡完? ()A.7B.8C.9D.10解:(37-1)/(5-1)=9第五:牛吃草问题:草场原有草量=(牛数-每天长草量)×天数例5:有一水池,池底有泉水不断涌出,要想把水池的水抽干,10台抽水机需抽8小时,8台抽水机需抽12小时,如果用6台抽水机,那么需抽多少小时?( ) A.16 B.20 C.24 D.28解:(10-X)×8=(8-X)×12 求得X=4 (10-4)×8=(6-4)×Y 求得答案Y=24 公式熟练以后可以不设方程直接求出来。

第六:N人传接球M次公式:次数=(N-1)的M次方/N ,最接近的整数为末次传他人次数,第二接近的整数为末次传给自己的次数。

例6:四人进行篮球传接球练习,要求每人接球后再传给别人。

开始由甲发球,并作为第一次传球,若第五次传球后,球又回到甲手中,则共有传球方式( )。

A. 60种B. 65种C. 70种D. 75种公式解题:(4-1)5/4=60.75 最接近的是61为最后传到别人次数,第二接近的是60为最后传给自己的次数。

【隔年增长率公式:R1+R2+R1R2=R3 (R1是09年增长率R2是09年增长率R3是10年对于09年的增长率)】方法至上--硫酸勾兑原理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超级应用公务员考试热度一年高于一年,政法干警招录考试公告又呼之欲出,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在笔试公共科目中就占了半壁江山,其中,作为考生最头疼的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部分,其备考方法和备考技巧一直备受考生关注,希望能够找到快速便捷的方法可以高效备考,短期内快速提分。

京佳全玉老师认为:行政职业能力测查的是考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备考一定要讲究策略,盲目的学习是要不得的,策略的第一步是明确自己的目标,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

同时,备考必有方法。

京佳全玉老师愿意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陆续和大家分享一些备考策略。

一、初级应用之数量关系【例题】浓度为70%的酒精溶液100克与浓度为20%的酒精溶液400克,混合后得到的酒精溶液的浓度是多少?( )A.30% B.32% C.40% D.45%传统解析方法:100克70%的酒精溶液中含酒精100×70%=70克;400克20%的酒精溶液中含酒精400×20% =80克;混合后的酒精溶液中含酒精的量=70+80=150克;混合后的酒精溶液的总重量=100+400=500克;混合后的酒精溶液的浓度为:150÷500×100%=30%,故正确答案为A。

全玉老师认为:若稀硫酸和浓硫酸的量相等,则新硫酸的浓度为45%【(70%+20%)÷2】,本题(20%)稀硫酸的量400克远大于(70%)浓硫酸的量100克,故新硫酸浓度趋向20%远低于45%,即可排除C、D选项,又因为新硫酸的浓度一定在20%~70%之间,相差50%,两者的量是4:1的关系,把50%分5份儿,新硫酸浓度更趋向20%,所以取1份儿10%相加即可得到新硫酸浓度为30%,选择A。

【例题】甲杯中有浓度为17%的溶液400克,乙杯中有浓度为23%的溶液600克。

现在从甲乙两杯中取出相同总量的溶液,把从甲杯中取出的倒入乙杯中,把从乙杯中取出的倒入甲杯中,使甲、乙两杯溶液的浓度相同。

现在两杯溶液的浓度是()。

A. 20%B. 20.6%C. 21.2%D. 21.4%全玉老师提示:两种浓度勾兑成一种浓度,溶质、溶剂没有增减,23%的量多,。

所以答案一定比简单平均数20%(17%~23%)大,趋向23%,甲、乙的量分别4:6,把两浓度之差6%分10份,靠近23%取4份儿,即23%-2.4%=20.6%,选择B。

二、中级应用之资料分析:【国考08真题】某市2005年就该市城镇居民和农民参加体育锻炼及其影响因素,开展了一项调查。

调查结束后按城乡、性别分别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如下两张表所示。

133.根据表2,在被调查的全体人群中,选择“缺乏组织”的人占全体人群的比例可能是()。

A. 5.2%B. 6.2%C. 7.1%D. 8.2%全玉老师提示:由上表第一行可知:男的假设为稀硫酸(7%),女的假设为浓硫酸(7.4%),则全体人群为新硫酸,浓度一定在7%~7.4%之间,故选C。

【国考134.从2000年到2002年中国的平均经济增长率最接近的是()。

A.8.1% B.7.5% C.7.2% D.6.2%全玉老师提示:设三年的增长率分别为三种浓度,故平均浓度一定在7.1%~8%之间,又因为中国2001、2002、2003三年的经济量差别不是太大,故可以简单平均,选择 B。

三、高级应用之资料分析:【2009河南省考真题】某市,2006年的统计数据表明,该市青少年网络成瘾人数为30000人,比例达10%,………网络成瘾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男性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比例高达20%,女性青少年的这一比例为5%,……122. 该市2006年,男女青少年各有多少人?()A. 100000 200000B. 150000 150000C. 250000 100000D. 300000 100000123. 2006年该市男女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各有多少人?()A. 15000 15000B. 20000 10000C. 25000 5000D. 18000 12000传统解析:上述试题在河南2009年考题中正确率较低,传统解法需解方程,设该市男青少年为x,女青少年为Y,则:X+Y=30000÷10%,20%X+5%Y=30000,解出X、Y后可做122题,然后再代入方程可算出123题,大多考生在资料分析部分想不到解方程,也不符合出题人的本意,即使想到嫌麻烦时间不够用也放弃了,故正确率较低。

全玉老师提示:把网瘾数当溶质,青少年当溶液,则网瘾率就是浓度,浓硫酸(男的20%)稀硫酸(女的5%)勾兑出新硫酸(总的青少年10%),很显然新硫酸浓度10%距离5%更近,说明女性青少年一定比男的多,122题符合此条件的选项只有A,故男性青少年100000人,女性青少年200000人。

男性人数乘以20%,女性人数乘以5%即可得到123题答案B。

四、硫酸勾兑原理:浓硫酸和稀硫酸勾兑,浓硫酸被“稀释”,稀硫酸“变浓”,若浓硫酸的量特多,稀硫酸的量特少,则勾兑后的新硫酸浓度趋向浓硫酸的浓度;反之,则勾兑后的新硫酸浓度趋向稀硫酸的浓度;若稀硫酸和浓硫酸的量完全相等,则新硫酸的浓度等于浓硫酸浓度和稀硫酸浓度的简单算术平均数(即两者之和除以2)。

设有浓度20%和70%两种硫酸勾兑出500克新硫酸如下图A、B、C、D、E所示,两种原硫酸的量分别为1:1、4:1、1:4、2:3、3:2。

则新硫酸浓度在原两种浓度范围内分别作相反变化,份数比分别为:1:1、1:4、4:1、3:2、2:3。

图A:图B:图C:图D:图E:二、资料分析技巧1.两年混合增长率公式(隔年增长率问题)如果第二期与第三期增长率分别为r1与r2,那么第三期相对于第一期的增长率为:r1+r2+r1× r2【例1】2005年某市房价上涨16.8%,2006年房价上涨了6.2%,则2006年的房价比2004年上涨了()。

A.23%B.24%C.25%D.26%【解析】16.8%+6.2%+16.8%×6.2%≈16.8%+6.2%+16.7%×6%≈24%,选择B。

2.平均增长率近似公式:如果N年间的增长率分别为r1、r2、r3……rn,则平均增长率:r≈r1+r2+r3+……rn/n(实际上左式略小于右式,增长率越接近,误差越小)求平均增长率时特别注意问题的表述方式,例如:1.“从2004年到2007年的平均增长率”一般表示不包括2004年的增长率;2.“2004、2005、2006、2007年的平均增长率”一般表示包括2004年的增长率。

【例3】设2005年某市经济增长率为6%,2006年经济增长率为10%。

则2005、2006年,该市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多少?()A.7.0% B.8.0% C.8.3% D.9.0%【解析】r≈r1+r2/2=6%+10%/2=8%,选择B。

【例5】如果某国外汇储备先增长10%,后减少10%,请问最后是增长了还是减少了?()A.增长了B.减少了C.不变D.不确定【解析】A×(1+10%)×(1-10%)=0.99A,所以选B。

1,增幅(包括减幅)一般做加减。

-8,15,39,65,94,128,170,() A.180 B.210 C. 225 D 256观察呈线性规律,数值逐渐增大,且增幅一般,考虑做差,得出差23,24,26,29,34,42,再度形成一个增幅很小的线性数列,再做差得出1,2,3,5,8,很明显的一个和递推数列,下一项是5+8=13,选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