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名:Name of Shi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船舶呼号:Call Sig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船籍港:Port of Registr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船旗国:Flag Stat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船舶所有人:船舶经营人:Manag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计划经主管机关审核符合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73/78防污公约》附则V第9条和《垃圾管理计划编制指南》的各项要求。
This pla n has bee n approved by the Compete nt Authorities and is writte n in accorda nee with the requireme nts of regulati on 9 of Annex V of the Inter natio nal Conven ti on for the Preve nti on of Polluti on from Ship's, 1973, as modified by the Protocol of 1978 relating thereto (MARPOL73/78) and the requireme nts as stated in the Guideli nes for the Developme nt of Garbage Man ageme nt Plan by the Intern ati onal Maritime Orga ni zatio n.言1.本计划是根据《经1978 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 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以下称73/78防污公约)附则V1995 年修正案第9 条规定的要求和我国有关规定编写的。
2.本“计划”包括了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垃圾管理计划编制指南”所要求的全部资料和操作程序。
3.本“计划”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批准。
4.本“计划”是为本船船员在船上使用,以船员使用的工作语言编写。
5.本船全体船员应严格按本“计划”有效地管理垃圾,防止水域污染。
1.《垃圾管理计划》实施人员职责1.1 总负责人职责本船《垃圾管理计划》实施总负责人是本船船长,其主要职责是:(1)负责垃圾管理计划在船上全面贯彻实施;(2)负责组织全体船员的培训、教育工作;(3)船舶发生垃圾污染事故时,组织船员进行应急处理并及时报告主管机关。
1.2具体实施负责人职责本船中《垃圾管理计划》具体实施负责人是本船大副,其主要职责是:(1)负责组织垃圾管理人员实施垃圾管理计划;(2)负责垃圾管理人员培训和训练工作;(3)船舶发生垃圾污染事故时,现场指挥应急处理工作;(4)负责联系垃圾接收处理事宜;(5)负责垃圾记录簿记录和保管。
1.3垃圾收集处理人员职责(1)船上的服务员负责日常垃圾收集、处理工作;(2)负责分类、收集处理垃圾;(3)保持垃圾收集、储存点的卫生,不发生污染、腐烂、恶臭气味。
1.4垃圾处理设备管理人员职责(1)熟悉所分管的设备技术性能并严格按垃圾管理程序进行操作;(2)负责所分管的设备维修与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1.5 全体船员职责(1)严格遵守《垃圾管理计划》的要求;(2)认真参加《垃圾管理计划》的培训和演习;(3)船舶发生垃圾污染事故时,按大副指令参加应急处理工作。
2.船舶垃圾管理原则及减少垃圾的措施2.1本船垃圾采取分类收集和储存,按不同要求加工和处理;2.2本船垃圾在船舶离港前尽可能申请港方接收处理,尽量减少在海上的排放量。
2.3本船在海上排放处理垃圾时,严格遵守《73/78 防污公约》附则V 的规定;2.4进行垃圾处理作业时,按要求如实填写《垃圾记录簿》;2.5全体船员尽量少带容易产生垃圾的物品上船;2.6尽量选用可降解的包装袋和可重复使用的容器包装或储存物品,以便减少垃圾的产生量;2.7尽可能选用重复使用的盖布、垫板、衬板和填充材料;2.8在港内卸货、修船时,产生的垫舱物料和修船垃圾,应及时送往港口接收设施。
3.发生垃圾污染事故时的反应3.1当发生垃圾污染事故时,应及时采取控制、回收等措施,减少污染;3.2船长或大副及时向主管机关报告,内容主要包括:(1)船名/呼号(2)船籍港(3)日期和时间(4)船舶位置(5)发生的垃圾污染状况、垃圾种类及估计量(6)原因(7)采取的应急措施(8)船舶所有人/经营人4.垃圾收集程序4.1 收集容器4.1.1 船上设有桶、袋、箱、三种分别有明显标记区别,用于收集不同类型垃圾用的容器;(a)“红色”标记的容器用于收集塑料和混有塑料制品的垃圾(b)“绿色”标记的容器用于收集食品废弃物(C)“兰色”标记的容器用于收集能在海上处理的垃圾4.1.2收集垃圾用的容器分放在餐厅、厨房、卫生间、盥洗室、船员生活区走廊、机舱和甲板等处所;4.1.3垃圾收集管理人员应及时将各收集点的容器排空或收集按不同类型分别送往加工点、短期储存点或长期储存点。
4.2收集程序421塑料垃圾(包括混有塑料的其它垃圾)全部留存在船上,到港后送往港口接收设施处理;422含油抹布和已经污染的破布送焚烧炉焚烧或到港后送往港口接收设施处理;4.2.3对带有病菌的食品废弃物及其用具与其它垃圾分开储存并妥善保存,到港后按照接收国法律规定送往港口接收设施处理。
5.1船上垃圾处理设备5.1.1船上的厨房设置粉碎机_____ 台,用于粉碎食品废弃物,由厨工负责管理使用;5.1.2本船装置 ____ 台_________ 型焚烧炉,用于焚烧纸及其制品、浸油破布、塑料等容易燃烧的垃圾。
5.2粉碎加工处理5.2.1食品废弃物,当船舶在距最近陆地3海里以外并且不在特殊区域内、经粉碎机粉碎,通过网眼不大于25mm的筛子排放入海;5.2.2船舶在禁止排放区时,经粉碎或磨碎的垃圾,排入一个贮存柜,不能排入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也不能贮存在含有油污水的舱底或油舱内。
5.3压实处理5.3.1为便于贮存、易于输送到港口接收设备或在海上排放,对可压实的在船上进行压实处理;5.3.2各种垃圾压实方案例于附件四5.3.3垃圾压实前应将体积减小以便容易送入压实机或经磨碎机磨碎提高压缩率和减少贮存场所;5.3.4未磨碎的塑料,纤维板的纸板,体积大的货物容器或厚金属件,蓄有压力的容器等垃圾不能压实。
5.4焚烧处理541纸及其制品、浸没破布、塑料等容易燃烧的垃圾,可在船上焚烧炉内焚烧处理;542各种垃圾焚烧选择例于附件三;543在港口用焚烧炉焚烧垃圾需得到港口有关主管部门许可;544焚烧在排气中产生有毒气体的塑料垃圾时,应在能承受高温的焚烧炉中进行焚烧。
5.4.5对含有生金属或其它有毒残余物的灰渣,暂存留在船上,送往港口接收设施处理,不得直接排放入海。
6.1本船在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设置短期垃圾储存点,在________ 、__________ 设置长期储存点;6.2必须送往岸上处理的垃圾,按长期贮存要求,在长期贮存点贮存;6.3可从船上直接处置排放入海的垃圾送往短期贮存点贮存或不贮存;6.4在贮存点垃圾分类装入罐、桶、箱、袋或其它容器内;6.5短期贮存的垃圾,当船舶航行到非禁止排放区时,可将垃圾排放入海;6.6长期贮存的垃圾必须装入有严密、坚固盖子的罐、桶、箱、袋等容器内;6.7对带有病菌的食物废弃物及其相关垃圾,应贮存在密封容器内并标上清楚标记,准备送往港口接收设施处理。
7.处理排放程序7.1船舶在港内或禁止排放区域,将可在海上排放的垃圾送往短期储存点,按垃圾类型分别装入储存容器内,准备送往港口接收设施或船舶航行至非禁止排放区域时排放入海;7.2在海上直接排放垃圾时,首先确认船舶是否处于非禁止排放区域,检查要排放的垃圾是否符合排放标准;7.3对可能散落或漂浮的垃圾,经压缩加工或附加重物后再排放入海,使其容易沉底不漂浮在海面;7.4被油或有毒化学品物质污染的垃圾,必须经严格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再排放入海或送往港口接收设施;7.5装卸货物时产生的废弃物一般都在开航前送往港口接收设施处理;7.6船舶到港前船舶垃圾管理计划实施负责人作好垃圾接收计划并与港方联系,到港后及时将垃圾送往接收设施。
并索取具体说明所接收垃圾估计量的收据或证明,而且该收据或证明与“垃圾记录簿”一起在船上保存二年。
8. 培训与教育8.1 船上每季度组织一次全体船员学习“船舶垃圾管理计划” ,教育全体船员严格按“垃圾管理计划”要求管理垃圾;8.2首次到达一个新的港口时,及时向全体船员宣传港口对垃圾管理的规定和特殊要求等;8.3对使用或管理垃圾处理设备的船员,经培训后再上岗工作;8.4新上船的船员及时进行“垃圾管理计划”教育。
附件一船上垃圾处理方法选择附件二:海上垃圾倾倒规则概述①经粉碎或磨碎的食品废物应能通过网眼不大于25mm勺筛网。
②特殊区域垃圾倾倒规则的生效必须符合附则V第5 (4) (b)条。
③近海平台和相关船舶系包括从事海底矿藏资源勘探或开发的固定和移动平台和所有停靠其边船舶或其周围500m内的船舶。
④当垃圾与具有其他不同处理的排放要求的其他排放物混在一起时,其应适用其中较为严格的要求。
附件三:船上垃圾的焚烧选择①①检查当地规范,是否有可能减少附件四:船上产生的垃圾的压实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