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理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2. 断层长期活动的分析——多期性
3. 同沉积断层:一般发育于沉积盆 地边缘
1,2组节理形成共轭节理为同期,3组 3,4组节理被1,2组节理所限制, 节理错开了1,2组节理,是后期的。 形成时间晚。
断层的基本描述术语 • 断层面(带)- • 断层线-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 • 断盘(断块)-
上盘- 下盘-
断层面
断层线
断盘(上盘)
断层线
断盘(下盘)
断层的位移
• 直线运动-
2.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的关系: 纵断层 横断层 斜断层
二、断层两盘相对运动分类
正断层:上盘下降、下盘上升的断层。
特征:断面产状陡,倾角一般在450以上。大型 正断层往往上陡下缓呈铲状。
逆断层:上盘上升,下盘下降的断层。
高角度逆断层:断面倾角在450以上。 低角度逆断层:断面倾角小于450。
逆冲断层:位移量很大的低角度逆断层,倾角
节理
节理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节理-是岩石 中的裂隙, 是规模甚小 的断裂.
注意区别于 “解理”!
节理的分类
节理与有关构造的几何关系 节理产状与岩层产状 走向节理;倾向节理;斜向节理; 顺层节理
节理与褶皱轴的关系
纵节理;横节理; 斜节理
按力学性质分类
剪节理
特征:产状稳定,延伸远
平直光滑,有擦痕和羽裂 出现在砂、砾岩中,一般 切过砂砾和胶结物 未充填时,是闭合的缝 一般是共轭“X”型节理系 状等 剪应力产生
张节理 产状不稳定,延伸不远 弯曲粗糙,无擦痕 出现在砂、砾岩中,常绕 过砂、砾 多张口,一般被充填 树枝状,锯齿状,雁列
张应力产生
剪性破裂-节理
节理
根据沿破裂面(带)其两侧 岩石块体(两盘)相对位移 距离大小可分为:
节理 无明显位移或位 移量极小的破裂构造
断层 有明显位移的破 裂构造
火炬状节理(张剪裂脉)
系统性节理和非系统性节理:某一区域内节理的产状和方位, 排列和间距有规律的为系统性节理。一般为构造成因。如:
节理的分期与配套
一、节理的分期
是指一个地区不同时期的节理的时间先后顺序。
二、节理的配套
是指在统一应力场中形成的各组节理的组合关系。
节理的分期和配套往往是在野外进行,二者是 紧密联系的 ,配套的节理是同期的,但同期的节理 不一定是配套的。
节理组和节理系
节理组:在一次构造作用的统一应力场中形成的,产状基本一 致和力学性质相同的一群节理。
节理系:在一次构造作用的统一应力场中形成的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节理组构成节理系,如“X”型共轭节理系。
当在一次构造作用的统一应力场中形成的产状呈规律变化的一 群节理,也可称为节理系,如放射状节理和同心圆状节理。
(剪裂隙)、构造透镜体、小褶皱和劈理(或片
理)等
断层两盘运动方向的确定
1.根据两盘地层的新老关系 2.牵引褶皱:岩层弯曲的突出方 向指示本盘的运动方向 平面上:
擦痕:由粗而深到细而浅的方向 指示对盘运动方向
断层效应
概念:由断层作用引起的各种现象,其中包括真 效应与视效应两类现象。
走向断层引起的效应
形错开等
• 岩石标志体的错开 • 构造标志
断层破碎带、面理化带、 断层构造岩、构造突变带等
断层崖
断层三角面
地形错开
岩石标志体的错开
断层破碎带
断层构造岩、构造突变带等
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的确定
• 判别标志:
• 标志体的被错开
• 牵引构造
• 擦痕和阶步
• 伴生小构造:
•
张裂脉、张节理(张裂隙)、羽状剪节理
在300左右。
推覆构造,推覆体,飞来峰,构造窗
平移断层-断层两盘顺断面走向相对运动的断层
特征:断面近于直立,水平错动
左行平移断层- 右行平移断层- 走滑断层:规模巨大的平移断层。
斜向滑动的断层,命名时采用组合命名法。
枢纽断层:断层两盘相对发生大志 断层崖、断层三角面、地
倾向断层引起的效应
平移断层引起的效应:剖面上表现为 正、逆断层
正、逆断层引起的效应:水平面上表 现为平移断层,上升盘沿岩层倾向滑动
褶皱构造横断层效应
断层活动时间的确定
断层相对活动时间的确定
断层活动的绝对年龄的确定
运用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方法来 测定断层活动的绝对年龄。
断层活动时间的确定
1. 根据断层与褶皱—交切关系判断 地层— 不整合面— 岩(脉)体—
• 曲线运动-旋转
• 断距-断层位移距离 滑距-是指断层两盘实际的位移距离
地层断距 -是指被错断岩层在
两盘上的对应层之间的相对距离(在
垂直岩层走向剖面上观测)
平错和落差 在垂直岩层走向剖面
上观测
一、断层与有关构造的几何关系分类
1.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的关系: 走向断层 倾向断层 斜向断层 顺层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