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理、节理、断层的区别
断裂:指岩层被断错或发生裂开,据其发育程度和两侧的岩层相对位错的情况分为三类。
劈理:是微细的断裂变动,还没有明显破坏岩石的连续性(言下之意:劈理域、微劈石域岩石还是相连的,只是成分和结构不一样,劈理域中岩石由于受压溶作用影响,易溶组分已跑掉,留下不溶的硅酸盐残余物)。
节理:是岩层发生了裂开(岩石的连续性明显破坏)但两盘岩石没有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变动。
劈理与节理的本质区别:形成的力学机制不同,一般情况下,劈理面∥应变椭球体XY面即最大拉伸方向,是压溶作用下形成的。
而节理的形成的力学机制则遵循应变椭球体张节理、剪节理形成的一般规律。
断层:是断裂两盘的岩石已发生了明显的相对位移。
以上讨论的主要是脆性断裂情况,其断裂面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还有两类断裂的断裂面则是看得见却不一定摸得着的。
塑性断裂是岩石塑性变形的产物,象流劈理,是因片状或板状矿物的平行排列而使岩石能够分裂成许多平行薄片的构造。
粘滞性断裂是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粘滞性流动的结果,原岩的结构已完全破坏,原来组成岩石的矿物发生转动并伴有重结晶和再排列作用,形成片理、片麻理和新生面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