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充高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南充高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南充高中高2011级第一次月考理科物理部分测试题命题:杨长奎杜幼林何华审题:罗杨唐春王恒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u—64 Fe—56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主要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B.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原子核衰变时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D.核反应堆中的核废料具有的放射性较弱,对环境造成的放射性污染较小15.A和B两种单色光均垂直照射到同一条直光纤的端面上,A光穿过光纤的时间比B光穿过的时间长,现用A和B两种光照射同种金属,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纤对B光的折射率大B.A光打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一定比B光的大C.A光在单位时间内打出的电子数一定比B光的多D.A光的波动性一定比B光显著16.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

若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0。

则关于B的受力个数可能为A.3个 B.4个C.5个 D.6个17.一物体从一行星表面某高度处自由下落(不计表层大气阻力).自开始下落计时,得到物体离该行星表面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8 m/s2B.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 m/s2C.物体落到行星表面时的速度大小为20 m/sD.物体落到行星表面时的速度大小为25 m/s18.为研究钢球在液体中运动时所受阻力的大小,让钢球从某一高度竖直落下进入液体中运动,用闪光照相方法拍摄钢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如图所示。

已知钢球在液体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速度大小成正比,即F=kv,闪光照相机的闪光频率为f,图中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s 0,钢球的质量为m ,则阻力常数k 的大小是(重力加速度为g )A .02fs m gB .0fs m gC .)(720f fs g m +D .)(520f fsg m +19.如图所示,斜面体M 的底面粗糙,斜面光滑,放在粗糙水平面上。

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面上,另一端与放在斜面上的物块m 相连,弹簧的轴线与斜面平行。

若物块在斜面上做简谐运动,斜面体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F f 与时间t 的关系图象是图中的20.如图所示,是一直升机通过软绳打捞河中物体,物体质量为m ,由于河水的流动将物体冲击使软绳偏离竖直方向,当直升机相对地面静止时,绳子与竖直方向成θ角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绳子的拉力为 mg/cos θ 图4B .绳子的拉力可能少于mgC .物体受到河水的作用力等于绳子拉力的水平分力D .物体受到河水的作用力大于绳子拉力的水平分力21.轻质弹簧上端与质量为M 的木板相连,下端与竖直圆筒的底部相连时,木板静止位于图中B 点。

O 点为弹簧原长上端位置。

将质量为m 的物块从O 点正上方的A 点自由释放,物块m 与木板瞬时相碰后一起运动,物块m 在D 点达到最大速度,且M 恰好能回到O 点。

若将m 从C 点自由释放后,m 与木板碰后仍一起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块m 达到最大速度的位置在D 点的下方B .物块m 达到最大速度的位置在D 点的上方C .物块m 与木板M 从B 到O 的过程作匀减速运动。

AD .物块m 与木板M 向上到达O 点时仍有速度,且在O 点正好分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22.(17分)(1)(8分)像打点计时器一样,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 、b 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 、b 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从运动物块开始挡住ab 间光线至结束的时间).现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测量滑块和长1m 左右的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图中MN 是水平桌面,Q 是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在1和2位置画出。

此外在木板顶端的P 点还悬挂着一个铅锤,让滑块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 1=5.0×10-2s和t 2=2.0×10-2s 。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小滑块的宽度d ,如图丙所示.①由图丙读出滑块的宽度d= mm ;②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瞬时速度v 1的表达式为 ,滑动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v 2的表达式为 (用字母d 、t 1、t 2表示);③若仅提供一把米尺,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为g ,为完成测量,除了研究v 1、v 2和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L 外,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 (说明各物理量的意义及字母);④写出用③中各量求解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 (用字母表示)。

(2)(9分)有一根很细的均匀空心金属管,管长约50cm 、电阻约为15Ω,现需测定它的内径d ,但因其内径较小,无法用游标卡尺直接测量。

已知这种金属的电阻率为ρ。

实验室中可以提供下列器材:A .毫米刻度尺;B .螺旋测微器;C .电流表(量程300mA ,内阻约1Ω);D .电流表(量程3A ,内阻约0.1Ω);E .电压表(量程3V ,内阻约6k Ω):F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l k Ω,额定电流0.5A );G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Ω,额定电流2A );H .蓄电池(电动势6V ,内阻0.05Ω);J .开关一个及带夹子的导线若干。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要求实验误差尽可能小,并能测出多组数据,便于调节。

回答下列问题: 图乙 图丙 图甲①实验中应测物理量的名称及符号是 ;②电流表应选择 ,滑动变阻器应选择 ;(填字母代号)③请你设计一个电路图将其画在上面的方框中;④用测得的物理量、已知量的字母写出计算金属管内径d 的表达式为d = 。

23.(16分)在竖直的井底,将一物块以11 m/s 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物块冲过井口时被人接住,在被人接住前1 s 内物块的位移是4 m ,位移方向向上,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m/s 2。

求:(1)物块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经历的时间;(2)此竖直井的深度。

24.(19分)如图所示,长m L 5.1=,质量kg M 3=的木板静止放在水平面上,质量kg M 1=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放在木板的右端,木板和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1.01=μ,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02=μ。

现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 ,取2/10s m g =,求:(1)使物块不掉下去的最大拉力0F (物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2)如果拉力N F 21=恒定不变,小物块所能获得的最大速度。

25.(20分)一上表面粗糙的斜面体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斜面的倾角为θ。

若斜面固定,另一质量为m 的滑块恰好能沿斜面匀速下滑。

若斜面不固定,而用一推力F 作用在滑块上,可使滑块沿斜面匀速上滑,若同时要求斜面体静止不动,就必须施加一个大小为P= 4mgsin θcos θ的水平推力作用于斜面体。

求满足题意的这个力F 的大小和方向。

2011级第一次月考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4C 15B 16 BC 17AC 18A 19C 20BD 21D22(1)(8分)①6.554~6.558 mm ②d/ t 1 d / t 2③P 点到桌面的高度h ,斜面的长度a ,重锤在桌面上所指的点到Q 点的距离b④b g L a v v b h ⋅⋅--2)(2122 评分标准:①②③④各2分, 其中②每空1分。

(2)(9分)①流过电阻的电流I ;电阻两端的电压U ;金属管的长度L ;金属管的外径D 。

②C G ③④ULI D πρ42- 评分标准:①、②、④各2分,其中②每空1分,③3分(外接法2分,分压式1分)。

注意①④中的物理符号要相对应23.(16分)解:(1)(10分)设人接住物块前1 s 时速度为v ,则有:h′=vt′-12gt′2 即4 m =v×1 m-12×10×12 m 解得v =9 m/s.(5分)则物块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用总时间为t =v -v 0-g +t′=9-11-10s +1 s =1.2 s.(5分) (2)(6分)竖直井的深度为h =v 0t -12gt 2=11×1.2 m-12×10×1.22 m =6 m.(6分) 其他解法比照给分。

24.(19分)解:(1)(9分)物块刚好不掉下去,物体与木板达到最大静摩擦力,且具有相同的最大加速度1a ,对物块,最大加速度,2111/1s m g m mg a ===μμ(3分) 对整体:120)()(a m M g m M F +=+-μ (3分) N a m M g m M F 12)()(120=+++=∴μ (3分)(2)(10分)当拉力021F N F >=时,物块相对木板滑动。

对木板,加速度2212/4)(s m M g m M mg F a =+--=μμ (3分) 设小物块滑离时经历的时间为t , 则L t a t a =-21222121s t 1=∴ ( 4分)此时s m t a V m /11== (3分)25、(20分)解:滑块恰好能沿斜面匀速下滑,θμθcos sin mg mg =根据平衡条件:滑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因数:μ= tan θ (2分)若用一推力F 作用在滑块上,使之能沿斜面匀速上滑,对滑块,如图甲所示受力分析,并建立直角坐标系(将F 沿斜面、垂直斜面分解成F x 和F y )X 轴方向,根据平衡条件:F x =f+mgsin θ-----------①(2分)Y 轴方向,根据平衡条件:F y +mgcos θ=N-----------②(2分)且 f = μN = Ntan θ---------------------------③(2分)①②③联立可得:F x =F y tan θ+ 2mgsin θ---------④(2分)对斜面体如图乙所示受力分析,并建立直角坐标系,水平 X`轴方向,根据平衡条件:P = fcos θ+ Nsin θ-----------------------------⑤(2分)即:4mgsin θcos θ=μNcos θ+ Nsin θ代入μ值,化简得:F y =mgcos θ-------------------⑥(2分)代入④得:F x = 3mgsin θ---------------------------⑦(2分)最后由F =22y x F F +解得:F = mg θ2sin 81+ -------------⑧(2分)设F 和斜面的夹角为α由tan α= x y F F 解得α= arctg(θcot 31)--------------⑨(2分)(说明:本题若用其他求解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相应评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