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货币银行学第十一章通货膨胀49页
货币银行学第十一章通货膨胀49页
格变化状况编制的。
国民生产总值价格平减指数(GNP deflator):反映一
国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价格变化状况。
核心价格指数:剔除了能源价格和食品价格之后的物
价指数视为核心价格指数,度量物价变动和通货膨胀程 度
1、按照物价上涨的速度与幅度区分:
爬行式通货膨胀:缓慢持续地上升,≤3%; 步行式通货膨胀:明显持续上升,4%~9%; 以上属于温和的通货膨胀 奔腾式通货膨胀:急速上涨,10% ~ 100%; 恶性通货膨胀:又称极度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水 平失去控制,100% ~ 1000%。
(三)结构型通货膨胀
定义:由经济结构、部门结构失调引致的物价总水
平持续上涨。结构失调主要表现在:
1.“瓶颈”制约;(木桶原理) 2.需求移动;(价格和工资的刚性) 3.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差异。(攀比效应)
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对策
(一)需求管理政策
政府利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 抑制货币供给和过旺的总需求。
(二)通货膨胀的财富和收入分配效应
1.固定收入者吃亏,浮动收入者得利。
领取工资的准固定收入者的实际工资降低,实际购买力 下降。
领取救济金、退休金、依靠转移支付和福利支出的固定 收入者的实际收入下降。
利润收入者的收入变动取决于生产成本上涨与物价上涨 的相对规模与速度。
2.债务人得利,债权人吃亏。
债权人受损:储蓄者、(购买债券、优先股的)投资者。 债务人获利:如借款人、债券的发行人(企业、国家)。
道德规劝; 自愿的工资——价格指导线; 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 冻结工资物价措施。
(三)收入指数化政策
(三)通货膨胀与效率损失
持有现金成本增加,“皮鞋成本” 名义利率不会充分调整 “费雪效应”短期不成立 价格管制导致产业发展不平衡 投资决策和消费决策趋向短期行为 导致税收负通货膨胀
定义:由于社会总需求增加超过了按现行价格可得到的商品 和劳务总供给的增长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券市场信用控制、直接信用控制与间接信用控制等。
2、紧缩的财政政策 ——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
提高税率,调整税收结构 发行公债,弥补财政收支差额 降低政府购买水平(生产性、非正产性) 降低政府转移支付水平
(二)收入政策
1、工资——价格政策:是指为抑制工资上升导 致的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而采取的管制工资上 涨的措施.
——资料来源:石柏林著,《凄风苦雨中的民国经济》
2、按照物价表现形态不同: 公开型通货膨胀:市场经济和自由价格制度下 隐蔽型通货膨胀:计划经济和价格管制下(凭票 购买、实物配给制)
3、按照通货膨胀知否被预期: 预期型通货膨胀:公开宣示的、被公众事先预期 非预期型通货膨胀:隐蔽方式的,没有被公众事 先预期到的
四、通货膨胀的影响
(一)对就业和产出的效应
1.促进论:温和的通胀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原因:存有“货币幻觉”或通胀未被充分预期 因此:企业主增加投资和储蓄,扩大产出;工人增加劳动 供给和消费支出。
2.促退论:非爬行式的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增长。
扭曲国民经济价格机制,造成效率损失 打乱产业结构合理分布秩序 通胀的持续发展将使社会实际投资减少
1、工资推进通货膨胀
❖主要原因:
工会或某些非市场因素压力的存在,会使工人货币工资 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并引发工资—物价“螺
旋”。如1960-1970年代欧洲各国的通货膨胀。
2、利润推进通货膨胀
❖主要原因:
寡头企业和垄断企业为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而提高价格, 使总供给曲线上移从而导致通货膨胀,又称“供给冲击 型”通货膨胀。如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
3.实际财富持有者得利,货币财富持有者受损
真实资产的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均增加。 货币财富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债券,其实际价值因物价 上涨而下降。
4.国家得利,居民受损。
一方面,国家通过发行公债,已欠下居民大量债务,通货 膨胀将其债务的实际价值缩减了;
另一方面,由于累进税制,通货膨胀能提高税级,纳税等 级上升,政府税收增加,相当于征收了一笔“通货膨胀 税”。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定义、类型及影响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 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对策 第四节 通货紧缩
第一节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定义 度量 类型 成因 影响 治理对策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超过流
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导致货币贬值,从而引起商 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普遍持续上涨的经济
成因: ①政府出现财政赤字,靠透支来弥补; ②国内投资总需求过旺; ③国内“消费膨胀”。
总结:货币供给的扩张是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唯一根源。 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
(二)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定义: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成本的提高而 引起的通货膨胀.
成因: 1、工资推进通货膨胀 2、利润推进通货膨胀
效果与适用:“双紧” 政策对于治理需求拉上型通胀较
为有效,且仅适用于通胀和经济高速增长并存,或者通胀 与AD>AS引起的国际收支逆差并存时。
1、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控制货币的过快增长,提高利率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如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
高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上出售有价证券等。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如消费信用、不动产信用、证
附1: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恶性通货膨胀
1935年法币开始发行,国民党政府过分依赖发行货币来 为巨额的预算赤字融资,使法币不断加速贬值,至1949年 完全形同废纸。且看100元法币的购买力: 1937年 可买大牛两头 1941年 可买猪一头 1945年 可买鱼一条 1946年 可买鸡蛋一只 1947年 可买油条1/5根 1948年 可买大米两粒 1949年5月只能买1粒米的千分之2.45。
现象。 判断:非典时期部分医药品、消毒用品涨价是否属通货 膨胀现象?
二、通货膨胀的度量
度指数量,指可标以:通通过货以膨下胀指率数t来代Pt 入PtP1:t1 ,其中Pt表示价格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根据家庭消费的代表性商
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状况而编制的。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根据企业所购买的商品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