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讲解

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讲解


中国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1979—2011 年)

续表

3.按发生原因分类
需求拉动型: 成本推进型: 结构型: 财 政 赤 字 型 : 信用扩张型: 国际传播型:

四、通货膨胀的成因
1.西方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成因的分析 (1)需求拉动说:通俗的说法就是“太多货 币追逐太少的商品”,使得对商品和劳务的 需求超出了在现行条件下可得到的供给,从 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其理论分析可 用下图加以说明。
外部时滞可细分为操作时滞和市场时滞两个阶段。
2.货币政策时滞的实证分析
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信息反馈 系统的灵敏程度、预测能力以及货币当局根据自己的预 测采取行动的意向,这种时滞长短不定。

图示13-4 货币政策各种时滞之间相关关系分解图

与内部时滞相比,外部时滞比较客观,而非中央银行能 直接加以控制。
2.我国理论界对通货膨胀成因的解释
财政赤字说:政府在发生财政赤字时如果增发 纸币或发行公债引起的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超过 了实际经济增长的需要,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信用扩张说:信用的过度扩张必然导致货币 供应量的过度增加,从而引发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顺差说:顺差使国内市场上商品可 供量减少,而外汇市场则供过于求,国家不得 不增加投放本币以收购结余外汇,因此会导致 通货膨胀。
外部时滞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投资者和消费者对市场变 化及信息的反应、经济管理体制、经济发展水平、货币 政策力度、社会公众的预期等。
币政策时滞究竟有多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实证经 济学问题,西方有不少经济学家对此进行过探讨,但结 论存在颇大差异。

至下
五、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的实践
中国20多年来的金融体制改革,涉及金融领域的 方方面面、各个角落,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
9.2010年至2011年底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10.2011年底至201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 济形势,实行年内适时适度预期微调,货币政 策工具频频发力,避免经济“硬着陆”的政策

至下
本章重点
通货膨胀的成因 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 通货紧缩的治理措施 货币政策时滞

体制说:在体制转轨过程中,由于体制不完 善导致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过度积累,推 动物价水平的上涨。
摩擦说:由于计划者追求的经济高速度增长及对 应的经济结构与劳动者追求的高水平消费及对应 的经济结构之间不相适应,从而产生矛盾和摩擦, 引起货币超发、消费需求膨胀和消费品价格上涨。
混合说: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可分成体制性因 素、政策性因素和一般因素三类。
二、通货紧缩的成因 政策 紧缩
结构型
体制 转轨
通货紧缩 的成因
经济 周期
成本 压低
外部 冲击
需求 拉下
三、治理措施
1、宽松的货币政策
2、积极的财政政策 降低法定存
3、结构性调整
款准备率 减税、
4、改变预期
增加财政支出
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四、货币政策时滞
货币政策时滞,亦称货币政策时差,是指货币 政策从研究、制定到实施后发挥实际效果的全部时 间过程。
9、2007年的结构性通货膨胀。
国内
国际






汇 率
市 场 波 动
第二节 通货紧缩 一、概述
一国消费的价格连续一年下降即可 被视为通货紧缩 。
商品价格=通货存量×货币流通速度/商品数量
度量指数 消费物价指数, CPI
Consumer Price Index 批发物价指数
国民生产总额平减指数
与金融体制改革相适应,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 (最终目标四个,中介目标)、工具和传导机制也发 生了重大变化。
这一期间,在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的过程中出现了 很多新的情况:

1.1979年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政策 2.1985年实行“紧缩银根”的政策
3.1986年实行“稳中求松”和1987年实行“紧中 有活”的货币政策
图示12-3 供求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

(4)部门结构说:认为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部门 结构的某些特点,当一些产业和部门在需求方面或 成本方面发生变动时,往往会通过部门之间相互看 齐的过程而影响到其他部门,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 平的上升。

(5)预期说: 主要通过对通货膨胀预期心理作用
的分析来解释通货膨胀的发生。预期心理引致 或加快通货膨胀的作用
货币银行学
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一节 通货膨胀 第二节 通货紧缩
第一节 通货膨胀
一、概述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流 通中的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所引起的 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公开或隐蔽的 )的经济现象。
二、通货膨胀的度量
CPI
Consumer Price Index
消费物价指数 (零售价格指数) 批发物价指数
提高再贴现率 公开出售政府债券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6、货币改革
六、我国的几次通货膨胀 1、建国初期的恶性通货膨胀
统一财政收支
统一生物生产萎缩生产萎缩生产萎现产资金调管度理、、物物资匮乏物资匮乏物资匮争实资取现调现拨金财财政困难财政困难财政困平收政衡支、平控衡投制投 机 猖 獗 投 机 猖 獗投 机 猖机物价

五、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 物价上涨
供给<需求
1、供给政策
增加供给
刺激生产
降低税率
2、紧缩的财政政策
减少政府支出
提高税率
利润减少提高税率
解决通胀
3、改变预期

需求
需求

4、工资和价格管制 限制工资上涨 限制价格的上涨
5、紧缩的货币政策
4.1988年严重的通货膨胀与治理整顿的实施,实行 “严格紧缩”的货币政策。
5.1994-1996年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6.1997-2006年开始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 健的货币政策”相结合的宏观经济政策
7.2007年-2008年9月“从紧”的货 币政策时期
8.2008年9月-2010年12月实行“实施适度宽松”的 货币政策
1.货币时滞的分类内部时滞
货币政策的时滞按发生源和性质分类,可以分为 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两大类。 (1)内部时滞
指中央银行从制定政策到采取行动所需要的时间 内部时滞又可以细分为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两个阶段

(2)外部时滞
指中央银行从采取行动到这一政策对经济过程发生 作用所需要的时间距离。外部时滞不是指货币政策的最 初入点到最终出点之间所耗用的时间,而是货币政策的 最初入点到最初出点之间的时间过程。

图示12-1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2)成本推进说: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并非由于总需 求过度,而是由于总供给方面的生产成本上升所引 起。其理论分析可用下图说明。
图示12-2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3)供求混合推进说:认为只有在总需求和 总供给的共同作用下,才会导致持续性的通货 膨胀,见下图。
萎缩缩
匮乏乏
困难难
猖獗獗
2、1961年的抑制型通货膨胀
物价稳定、但物资匮乏
3、1980年(价格放开)通货膨胀
4、1985年(财政性)通货膨胀 无偿拨款
5、1988年的(信用性)通货膨胀。 地方政府冒进
6、1993年的(违规性)通货膨胀。
股市
房地产
7、1994年的(外汇性)通货膨胀。 8、2003年通货膨胀 。
国民生产总额平减指数
三、通货膨胀的类型
1、根据表现形式
市场经济体制下
开放型
抑制型
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
2、根据通货膨胀的程度 (1) 爬行式膨胀
温和通货膨胀,允许物价水平每年按
一定比率缓慢而持续上升。<6% (2) 跑马式膨胀
步行式膨胀、小跑式膨胀、奔腾式膨
胀。6%~10% (3) 恶性通货膨胀 >10%,货币严重贬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