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二)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二)


扣件阻力就是钢轨和轨枕之间的阻力。 试验表明,有螺栓扣件的阻力与螺栓扭矩摩 擦系数的大小有关,扣件扭矩越大,扣压力 越大,扣件能提供的阻力也越大。对于无螺 栓扣件,由弹条的变形量确定扣件的扣压力。
英国潘德罗(Pandrol)扣件(无砟)
英国潘德罗(Pandrol)扣件(有砟)
二、信号 (一)一般规定 1.信号系统设计应符合双线、双方向运行 的要求。正方向运行应采用自动闭塞,反方向 宜采用自动站间闭塞。 2.信号系统设计应符合规定的列车追踪运 行间隔时分的要求。
(二)地面固定信号
1.车站(含区间无配线站)应设进站、出
站信号机。根据需要,作业量较大的车站可设进
路信号机、调车信号机和复示信号机。作业较
沪杭线Ⅱ轨道板
已经生产出来的Ⅱ轨道板
沪杭线铺设Ⅱ型板
Ⅰ轨道板铺设完成后灌注CA砂浆
哈大线正在铺设Ⅰ轨道板
沪宁城际曲线处无砟轨道底座板准备施工(Ⅰ型板)
请思考: 板内钢筋交叉点为什么要绝缘?
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
路基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
双块式轨枕实物照片
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方法 首先预制双块式轨枕,运至现场后将用工具轨将 轨枕悬挂在道床板模板内,调整好工具轨的轨面标 高后,灌注混凝土,将双块式轨枕浇注在道床板内, 完成无砟轨道的施工。
3.车站及区间通信、信号等与行车有关的 一级负荷应由电力一级负荷、综合负荷贯通线 路提供两路相互独立电源供电,高压接引方式 宜为环网接线,并宜独立设置变电所;当供电 能力允许时,贯通线路可对难以取得外部电源的 其他用电负荷供电。
4.特大型旅客站房应设应急备用发电机组
(二)变、配电所
1.两路电源供电的10 (6) kV变、配电所应
为单一的中间站、越行站列车进路上可不设调
车信号机。
2.动车段(所)宜设进站、出站及调车信号
机。
3.信号机设置地点应符合下列规定:
(1)出站信号机应设在距警冲标不小于55 m(含过走防护距离50 m)的地点,或距最近的 对向道岔尖轨尖端不小于50 m的地点。
(2)动车组运行径路上的调车信号机应设 在距警冲标不小5m处。其他径路上的调车信号 机应设在距警冲标不小于3.5m处。设有调车危 险应答器的调车信号机应尽量远离警冲标或防 护道岔。
4.箱式变电所基础标高不得低于由其供电 的设备房屋的室内地坪标高,箱式变电所基础 通风口标高不得低于室外场坪标高。
(三)电力线路 1.高压电力贯通线路和站场电力线路宜采 用铜芯电缆线路;全电缆电力贯通线宜采用单 芯电缆。 2.交流系统单芯电缆应采用非磁性金属铠 装层,不得选用未经磁性有效处理的钢制电缆。 交流单相电缆以单根穿管时,不得采用未分隔 磁路的钢管。
(七)过渡段的技术要求
1.结构物和轨道结构的过渡点应相互错开,
不应设在同一断面上。
2.无砟轨道向有砟轨道过渡时,无砟轨道
下部基础应向有砟轨道延伸至少15m,同时应
满足有砟轨道最低道碴厚度的要求。
3 .过渡段设置60kg/m辅助轨及配套扣件, 辅助轨长度25m(其中无砟轨道内约5m,有砟 轨道内约20m)。
4.不同结构物的过渡 处于过渡段的结构的物沉降应均匀逐渐变化,
工后沉降差引起的折角应小于1/1000。无砟轨
道施工完成后,桥台(涵)与路基过渡段的沉
降差、隧道基础与洞外路基工后沉降差不得大
于5mm。
隧道内无砟线路过度到路基有砟线路的一种方式
(八)轨道电路技术要求 无砟轨道的道床漏泄电阻不得小于
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向区间10 (6) kV贯通线路
供电的变、配电所应设有载调压器及专用母线
段。
2.变配电所宜采用免维护、少维修设备。
110kV变电所宜采用户外装置,在用地困难情况
下可采用户内气体绝缘配电装置(GIS);35(10)
kV变(配)电所宜采用户内成套配电装置。
3.一座箱式变电所宜设一台变压器;当一 座箱式变电所有两台变压器时,一台变压器供 电单元故障时,不得影响另一台变压器供电。
Ⅰ型轨道板正在布置钢筋(注意绿色绝缘钢筋)
高阻抗绝缘卡
分布电容的存在导致漏电,漏电导致传输信号 损失,如同一种电阻,这种电阻称之为容抗。
等效电路
轨道电路测试:接收信号的强度与输出 信号的强度越接近,轨道电路的品质越好。
理想轨道电路应该是纯电感电路, 测试结果应该如上图所示。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 采用工程独立坐标系,把边长投影变形值控 制在 10mm /km ,有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控 制网把边长投影变形值控制在 25mm/km以满 足无砟轨道施工测量的要求。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首级高程控制网 应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施测。铺轨高程
控制测量按精密水准测量(每公里高差测量
中误差 2mm)要求施测。客运专线有砟轨道
铁路首级高程控制网应按三等水准测量精度
要求施测。铺轨高程控制测量按四等水准测
量。
第四节 高铁通信、信号、电力、牵引电力
一、通信 高速铁路通信网应设置通信线路、传输及 接入网、数据通信、电话交换、数字调度通信、 GSM -R数字移信、会议电视、综合视频监控、 应急通信、综合布线、数字同步及时间分配、 通信综合网络管理、电源及环境监控、通信电 源等系统。
3.桥涵(高架结构) 在无砟轨道底座范围内,桥面竣工后的标高应控 制在+0、-30mm范围内,即不应有正偏差,以保证轨 道结构具有足够的尺寸。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变上拱值不应大于10mm,轨 道铺设应在梁体终张拉完成60天后进行。 梁缝两侧的钢轨支点横向和竖向相对位移不应超 过1mm。墩、台顶应设横向限位装置限制横向位移。 无砟轨道施工完成后,墩台均匀沉降量不得大于 20mm,相邻墩台沉降量之差不超过5mm;桥梁宜采 用可调高支座,并在墩台顶和梁端预留顶梁条件。
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
道岔区长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断面
(五)扣件 扣件除了限位功能以外,更重要的是提 供防止轨道爬行的所需阻力。客运专线无碴 轨道扣件在轨道结构中占有和发挥极其重要 的地位和作用,钢轨扣件是关系到无碴轨道 成败的一项重大关键技术。扣件虽小,作用 甚大,用量众多,关联甚密,不可等闲视之。
基床下部 应优先采用A、B组填料或改良 土,在不采取改良或其他加强措施情况下, 不得采用C组中的细粒土、粉砂和软块石土 。
2.隧道 (1)隧道衬砌应采用曲墙、仰拱结构。 (2)仰拱必须设置在稳定的基础上,并 保证与下部围岩密贴。当围岩基底承载力低 于0.3MPa或预计会发生沉降时,应采取加固 措施。回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 (3)应设双侧排水沟,确保排水畅通。
4.隧道内各综合洞室、变压器洞室或其他
设备洞室处应预埋电力电缆过轨管,并应符合
电力电缆弯曲半径要求。
5.长度大于3 km的隧道应在隧道中心里
程或每隔3 km设置变电洞室。
6.桥梁两侧应设置电力电缆槽,电力电缆
从桥梁上引下时应预留安装电缆爬架的条件。
7.站场内应设置电力电缆沟、槽。
四、电力牵引供电 (一)牵引供电 1.牵引负荷为一级负荷;牵引变电所应采 用两回独立进线,并互为热备用;供电电源应 采用220 kV或以上电压等级。 2.接触网的标称电压为25 kV,长期最高 电压为27.5 kV,短时(5 min)最高电压为29 kV, 设计最低电压为20 kV。
4.动车组车载列控设备应与地面列控系统
等级相适应。
5.列控系统车载设备应采用目标距离连续
速度控制模式监控列车安全运行。
6.列控系统关键设备应采用硬件安全冗余
结构,安全等级应达到现行国家标准《轨道交
通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规范及
示例》GB/T 21562中规定的安全等级SIL4级。
7.列控车载信号作为列车运行的凭证。 8.列控车载设备应能根据列控地面设备提 供的分相区固定信息,向动车组发送过分相指 令,实现自动过分相功能。
三、电力
高速铁路供配电系统主要应由外部电源、
变配电所、沿线两回高压电力贯通线路、站场 电力线路构成。
(一)供配电系统
1.电力负荷应根据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
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和铁路运输上所造成损 失或影响的程度分为一、二、三级,其中:
一级负荷应包括:与行车密切相关的通信、 信号、信息、防灾安全监控设备;动车段(所) 运用设备;电力及电力牵引供电各所操作电源; 大型、特大型站公共区照明、应急照明及隧道
(3)进站信号机及区间闭塞分区标志牌, 不应设置在电分相区及附近一定范围内。
(三)运输调度指挥 1.高速铁路调度所、车站、线路所及动车 段(所)应设置调度集中系统(CTC)。其中动车 段调度集中应含调车辅助管理功能。 2.CTC系统宜与运营调度系统统一规划, 应统一接口、独立组网。 3.CTC系统由调度所子系统、车站级子系 统和网络子系统组成。
2.0Ω·km;钢轨阻抗的电感偏差不大于-5%,
交流有效电阻偏差不大于+15%,相位差要
大于85度,这意味着基本无漏电,并且钢轨
内阻也非常小。
关于无砟轨道信号传输的品质
无砟轨道结构示意图
钢轨断面产生感生涡流导致传输信号受阻,这 种电阻简称为感抗。感抗在每一个断面处都存在, 因此形成分布感抗。
道床板内的纵横 钢筋会形成回路,导 致感生电流产生,造 成钢轨内信号传输的 损失,因此,必须切 断回路,采用绝缘钢 筋。
应急照明;大型及重要建筑物火灾自动报警系
统设备;特长隧道消防设备等。
二级负荷主要包括:为通信、信号主要设
备配置的专用空调、接触网远动开关操作电源;
动车组检修设备;综合检测、工务机械、综合
维修、给排水设施等设备;中间站公共区照明;
区间视频监控设备;道岔融雪设备;除一级负
荷外的其他信息分别供 电至用电设备或低压双电源切换装置处,当两 路电源中一路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路电源不 应同时受到损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