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10章 统计表与统计图(改)
第10章 统计表与统计图(改)
某矿1961~1965年各期存活矽肺构成比较
3、圆图(pie chart):用途与百分条图相同,表 示事物内部各部分的构成情况。
先绘一圆形,由于圆周360度,因此每 1%相当于3.6度的圆周角,将百分比乘 以3.6度即为构成部分应占的圆周角度数。
圆形图上各部分按自然顺序或大小排列, 一般相当于时种9点或12点为起点,顺时 钟方向排列,扇形面积即代表某一构成 部分。
6.5
12.8
10.6
P值
<0.05 0.5
0.39
0.1
3.5
2.0
8.5
2.1± 24.8± 15.0± 79.3±
0.9 3.5±
1.1 7.0±
0.2
3.1
2.0
6.8
0.8
2.3± 25.8± 15.0± 106.8± 3.4±
1.2 7.0±
0.3
3.1
2.0
10.2
0.8
1.2
0.08 <0.01 <0.001 <0.001 <0.05 <0.05
表10-1 某年某地喷昔洛韦软膏治疗颜面单纯疱疹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治愈数 治愈率(%) 治愈天数
试验组 107 93
86.9
5.7±1.3
对照组 108 84
77.8
6.4±1.2
例10-2 某年某地分别在城乡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抗 原携带者的检测,该研究的对象按城乡和年龄两 个特征分层,结果列在表10-2。该表属组合表。
第一节 统计表 statistical table
调查表 整理表 统计分析表
一、统计表的编制要求
简单明了,重点突出,对比鲜明。 主语谓语划分清楚。主语是统计表所要
说明的事物,谓语是用来说明事物的指 标,多为数字指标。一般说来,统计表 的主语排在左端,谓语排在表的右端。
二、统计表的结构
表号
横标目名称 横标目
半对数线图又称算术对数图。其绘制方 法类似于普通线图,只是其纵轴取对数 尺度。
某地1950—1966年伤寒与结核病死亡率
1000
死亡率(1/10万)
100
10
结核 伤寒
1
0.1 50 52 54 56 58 60 62 64 66 年份
6、直方图(histogram):用矩形面积表示连续变 量的频数分布。
14/60 23.3
0/24
0.0
3/31
9.7
有效 43/68 63.2
44/60 73.3
21/24 87.5
26/31 83.9
无效 4/68 5.9
2/60
3.4
3/24 12.5
2/31 6.4
总有效 64/68 94.1 率
58/60 96.7
22/24 87.5
29/31 93.5
表5 不同治疗剂量的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
体重 吸烟量 饮酒量
指数 (支/天) (g/d)
23.1± 8.0± 60.1±
3.2
1.0
7.5
24.0± 10.0± 78.2±
受教育 社会
程度 支持
4.5± 8.7±
0.8 4.2±
1.2 7.5±
6.3
13.2
10.5
3 252 36.5±1.0
4 253 37.8± 120.4± 78.4 ±
3、线条:一张表至少要有三条线(三线 表)。有合计栏的表格可再用横线将 “合计”分隔开,对一些有两组标目的 组合表,需用横线将两组标目分隔开。 其它竖线和斜线一概省去。
4、数字:一般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同一指 标的小数位应一致,且按小数点位数对 齐。不留空格,无数字用“—”表示, 缺失数字用“…”表示。
表10-5 某年某地居民不同心理得分值的冠心病危险因素水平比较
心理 例 分值 数
吸烟率 (%)
饮酒率 (%)
慢性疾患数构成(%)
0
1
≥2
1 252 70.8
52.3
2 253 69.4
55.5
3 252 70.7
53.1
4 253 71.1
52.8
81.6
15.1
3.3
79.3
16.2
4.5
77.5
6.46 8.85 11.43 14.32 17.41 12.88 11.56
检查 数
9854 13874
8414 5690 3950 1499 43281
阳性数
49 124 134
90 81 31 509
阳性率(‰)
4.97 8.94 15.93 15.82 20.51 20.68 11.76
例 10-3 某地进行冠心病危险因素研究时,调查 了居民的心理得分值与其他冠心病有关因素,结 果列成表10-3(表略)。
第二节 统计图 statistical graph
统计图是利用几何学上的点、线、 面、体等图形,有时也利用自然地图来 表示资料的多少和分布,以及变化趋势 或相互关系。
一、制图的一般原则
1、按资料的性质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图形。 2、要有标题:概括表的主要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和研
究内容,一般写在图的下端中央。 3、统计图一般有横轴和纵轴:横轴是主语位置所在,纵
疗效
总有效*
级别
总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例数 率(%)
治疗组
128
35 87
6
122 95.3
常规剂量
68 21 43 4
64 94.1
大剂量
60 14 44 2
58 96.7
对照组
55
3 47 5
50 90.9
常规剂量
24
0 21 3
21 87.5
大剂量
31
3 26 2
29 93.5
*:总有效=显效+有效
问题:某地不同年龄儿童身高体检资料
年龄 5 6
例数 87 605
均数± 标准差 114.1 ± 5.08 117.4 ± 5.88
----
-----
-----
例 10-1 表10-1列出某地进行喷昔洛韦软膏(试验组)治 疗颜面单纯疱疹与阿昔洛韦软膏(对照组)比较的随机 对照临床试验结果。该表只有试验分组一个层次,属简 单表。
轴则为谓语位置。一般将两轴的相交点即为原点处定 为0,横轴尺度自左至右,纵轴尺度自下而上,纵横比 例大致为5:7。 4、当要用不同线条和颜色表达不同事物或对象时,需要 附图例加以说明。
二、常用统计图的种类、选择与作用
图形种类
资料性质
特征和作用
条图
间断性品质资料
以条的高度表示数值,比较大小
百分构成图 间断性品质资料
表10-2 某年某地城乡各年龄组居民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携带率分析
年龄组
城市
乡村
<20 20~ 25~ 30~ 35~ ≥40 合计
检查数
42384 228076 235879 146142
74629 21193 748303
阳性数
274 2018 2697 2093 1299
273 8654
阳性率(‰)
该表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将太多的内容放在一个表里,特别是将两种不同 类型资料的统计量放在同一表中。其次,该表将主语放在表的右侧作为纵 标目,宾语放在表的左侧作为横标目,也不符合制表原则。最后由于表的 内容较多,层次复杂,表格中数据罗列无条理,较难读懂。将该表资料分 别制成两个统计表,见表10-4和表10-5。
5、备注:不要列入表内,如表内有需要说 明的内容,应在表内做出*号标记,并在 表底线下加以说明。
三、统计表的种类
1、简单表
表2 某地某年**药治疗急性咽喉炎疗效比较
级别 试验组 对照组
例数 107 108
有效数 93 94
有效率(%) 86.9 77.8
2、组合表
表3
年龄 (岁)
某地某年不同年龄、性别的儿童青少年意外损伤情况
582
20
合计 4681 495 10.57 4451 248
6.84
4.28 7.48 5.81 3.44 5.57
四、应用举例
表4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比较
治疗组
对照组
疗效 常规剂量
大剂量
常规剂量
大剂量
例数 百分率 (%)
例数 百分率 (%)
例数 百分率 (%)
例数 百分率 (%)
显效 21/68 30.9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甲
乙
丙
某地89年与90年男女婴儿死亡率( ‰ )比较
30 25 20 15 10 5 0
女性
89年 90年
男性
2、百分条图(percent bar chart):表示事物内
部各组成部分的构成情况,又称构成条图。
先绘制一个标尺,尺度分成10格,每格代表10%,总 长度为100%。
男
调查数 损伤数 损伤率(%)
调查数
女
损伤数 损伤率(%)
3.5--
447 66 14.77 424 29
6.5--
1215 92 7.57 1239 53
9.5--
1180 122 10.34 1070 80
12.5--
1217 150 12.33 1136 66
15.8--18.5 622 65 10.45
以横轴表示被观察现象,纵轴表示频数 或频率。
纵轴尺度一般从“0”开始,直方图的各 直条间不留间隙,各直条间可用直线分 隔,也可不用直线分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