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加工厂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机械加工厂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前言重庆靖悦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主营摩托车零部件、通用机械零部件的生产等业务。

现主要生产通用机械的各型号的消声器共计80余款160多种状态。

主要与宗申通机、隆鑫通机、大江动力等大型总装厂配套,并形成了长期稳固的配套关系。

重庆靖悦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年产600万套消声器与年产3500万套电子配件(主要为电脑散热器)项目是由重庆靖悦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

本项目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海龙村8、9社,并于2013年6月在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进行了备案,备案证号为313491C39310036664,项目建设性质为新建;2013年11月获得重庆市规划局颁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地字第500138201300034号),规划用地性质为M2-二类工业用地。

在本项目之前,重庆靖悦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已经完成了一期工程“新建生产厂房及办公用房项目”,占地面积为13333 m2,主要建设冲焊车间、办公楼、职工宿舍,项目投产后,年生产通用消声器200万套(其中抛丸、喷塑、喷漆工序委外)。

目前“新建生产厂房及办公用房项目”已完成环评手续,并设部分环保设施。

本项目名称为年产600万套消声器与年产3500万套电子配件,备案性质为新建。

本项目改扩建完成后,总的生产规模为年产600万套消声器与年产3500万套电子配件,而且一期工程的200万套消声器所有生产工序全部在本厂内进行,抛丸、喷塑、喷漆等工序不再委托外公司进行。

故考虑拟建项目与原有项目之间的依托关系,本次环评按照改扩建项目执行,不仅对“年产600万套消声器与年产3500万套电子配件新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同时对已建好的“新建生产厂房及办公用房项目”的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及存在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本项目新增占地面积23291m2,改扩建完成后总占地面积为36624m2(含一期工程项目占地面积13333 m2),总建筑面积为32000m2,主要建设内容为改扩建原冲焊车间(在车间内增加部分焊机和冲压机,以满足改扩建后生产规模,将该车间各分为冲压车间和焊接车间,便于焊接废气收集)、喷涂车间、模具车间、1号预留厂房、2号预留厂房、仓库、食堂各一栋。

本项目建成后,年产600万套消声器(含原有项目200万套)与年产3500万套电子配件。

其中1号预留厂房、2号预留厂房本次只涉及厂房建设,不在车间内进行生产。

因此,本评价只对1号预留厂房、2号预留厂房进行建设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如果以后正式投入使用,必须重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第253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年产600万套消声器与年产3500万套电子配件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重庆靖悦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委托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接受委托后,我公司即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资料收集等前期工作,在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项目建成后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全面环境影响评价,并按渝(九)环评通[2013]371号《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求通知书》的要求,编制完成了《产600万套消声器与年产3500万套电子配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本。

2014年1月21日下午,重庆市九龙坡区环境保护局组织专家对《产600万套消声器与年产3500万套电子配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本进行了评审,并给出修改意见。

评审结束后我们根据评审修改意见对报告书进行了认真仔细的修改,最终形成了《产600万套消声器与年产3500万套电子配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本。

在该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得到了重庆市九龙坡区环境保护局、重庆市九龙坡区环境监测站、重庆靖悦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和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目录前言 (I)1总论......................................................................................................... - 1 -1.1评价目的 (1)1.2评价依据 (1)1.3总体构思 (3)1.4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 (4)1.5评价工作等级 (11)1.6评价范围 (13)1.7评价时段 (13)1.8外环境关系及环境敏感点保护目标 (14)2项目概况.............................................................................................. - 16 -2.1原有项目基本情况 (16)2.2本项目基本情况 (23)2.2产品方案 (26)2.3项目主要原辅材料、能源消耗、贮存方式 (26)2.4项目储运工程 (27)2.5主要生产设备 (28)2.6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30)2.7改扩建项目总平面布置方案 (30)2.8公用工程 (31)2.9生产作业体制、作业时间和劳动定员(含原有项目) (33)3工程分析.............................................................................................. - 34 -3.1与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34)3.2本项目产污途径分析 (34)3.3施工期污染排放分析 (34)3.4营运期污染排放分析 (37)4区域环境概况 (66)4.1自然环境 (66)4.2自然资源 (67)4.3社会环境 (67)4.4重庆天赐温泉度假区 (68)5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70)5.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70)5.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72)5.3声环境现状评价 (74)6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 (75)6.1环境空气 (75)6.2地表水 (77)6.3声环境 (77)6.4固体废物 (78)7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 (79)7.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9)7.2地表水影响预测与评价 (100)7.3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101)7.4声学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02)7.5固体废物影响预测与评价 (106)8环境风险评价 (108)8.1风险评价的内容 (108)8.2源项分析 (113)8.3事故影响分析 (114)8.5事故应急预案 (116)8.6风险评价结论 (122)9公众参与 (123)9.1公众参与目的及意义 (123)9.2公众参与的方式 (123)9.3张贴告示 (123)9.4网上公示 (123)9.5问卷调查 (125)9.6公众意见代表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分析 (128)9.7对公众采纳意见 (128)9.8公众参与调查结果 (128)9.9公众参与反馈 (129)9.10公众参与结论 (129)10选址、布局合理性以及产业政策、规划符合性分析 (130)10.1选址合理性分析 (130)10.2项目总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 (131)10.3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132)10.4入园符合性分析 (132)10.5项目与重庆市工业项目环境准入要求符合性 (133)10.6小结 (134)11污染防治措施及经济技术论证 (135)11.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135)11.2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140)11.3环保措施及其投资汇总 (144)12清洁生产分析 (147)12.2本项目机械加工工序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分析 (147)12.3本项目喷涂工序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分析 (149)12.4清洁生产水平总体评价 (153)12.5进一步清洁生产的措施 (153)13环境经济损益性分析 (155)13.1环保费用估算 (155)13.2环保投资比例 (155)13.3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55)14总量控制分析与建议 (157)14.1实施总量控制的目的 (157)14.2本项目总量控制分析与建议 (157)15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59)15.1本项目环境管理 (159)15.2环境监测 (159)15.3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要求与内容 (161)16结论和建议 (165)16.1结论 (165)16.2建议 (171)附图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重庆市主城区西永组团分区部分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图附图3:项目平面布局附图4:项目污染治理设施分布图附图5:项目排水管网图附图6: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图附图7:项目外环境关系图附图8:项目现场监测布点图附图9:项目引用数据监测布点图附图10:现场拍照图附图11 喷涂车间平面布局图附件附件1:环评要求通知书及环评申报表附件2:项目备案证附件3:企业营业执照附件4: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附件5:企业原有项目项目环评批复附件6:油漆、油漆稀释剂及超声波清洗剂成分报告附件8:项目入园许可证明附件9:本项目环境现状监测报告附件10:本项目废水进入海龙村污水厂许可证明附件11:公众参与汇总表附件12:项目现场公示照片附件13: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专家组审查意见附件14: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修改对照表附件15: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1总论1.1评价目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2010年修订)》的有关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一部分,通过对项目所在地的现状调查、工程分析的基础上,从工程建设和营运对该项目周边环境的有利影响及不利影响入手,就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与评价,论述该项目拟采用的污染防治措施及生态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可靠性,进一步提出减缓和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以充分发挥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使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工程建设的设计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2评价依据1.2.1环境保护法规及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2004年12月修订);(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12)《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13)《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的意见》(国发[2011]35号)(14)《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1]42号)(15)《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42号)(16)《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令2011年第9号);(17)《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第31号公告)(1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19)《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20)《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渝府发〔2011〕102号);(21)《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2000年7月29日修正);(22)《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2010年修订);(23)《重庆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270号);(24)《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规定的通知》(渝府发[2008]135号);(25)《重庆市地面水域适用功能类别划分规定》(渝府发[1998]89号);《关于调整重庆市部分地表水域适用功能类别的通知》渝环发[2007]15号;《重庆市人民政府批转重庆市地表水环境功能类别调整方案》(渝府发[2012]4号)(26)《重庆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规定》(渝府发[1998]90号);《关于印发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规定调整方案的通知》,渝环发[2007[39号;《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修正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规定调整方案有关内容的通知》渝环发[2008]78号;(27)《重庆市主城尘污染防治办法》,渝府令第272号;(28)《重庆市环保“五大行动”实施方案(2013-2017年)》;(29)《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179号);(30)《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渝办发〔2007〕286);(31)《重庆市工业项目环境准入规定》(渝办发[2012]142号);(32)《关于转发重庆市工业项目环境准入规定(修订)的通知》(渝环发[2012]38号)(3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34)《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35)《国家危险废物名录》;(36)《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重庆市排污口规范化清理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渝环发[2012]26号);(37)《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将氨氮和氮氧化物纳入排放权交易及相关事宜的通知》(渝环发[2012]103号);1.2.2环境评价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 19-2011);(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1.2.3建设项目有关资料(1)《重庆市投资项目备案证》(备案证号313491C39310036664);(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地字第500138201300034号);(3)《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求通知书》(渝(九)环评通[2013]371)(4)企业原有项目项目环评批复(5)油漆成分报告(6)本项目环境现状监测报告(7)超声波清洗剂及油漆稀释剂成分报告1.2.4评价原则(1)工程建设必须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