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选择题第一组1、楔形块A、B自重不计,并在光滑的mm和nn 平面相接触,若其上分别作用有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同的力F和F',如图所示,则A、B两个刚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题1图A.A、B都不平衡B.A、B都平衡C.A平衡,B不平衡D.A不平衡,B平衡2、如图,x轴和y轴的夹角为,设一力系在xy平面内,对y轴上的A点和x轴上的B点有,且但已知OA = l则点B在x 轴的位置为:题2图3、如图所示若尖劈两侧与槽之间的摩擦角均为,则欲使尖劈被打入后不致自动滑出,角应为多大?题3图4、点作圆周运动,如果知道其法向加速度越来越小,则点的运动速度:A.越来越小B.越来越大C.大小不变D.不能确定5、如图所示机构中曲柄O1A一端连固定支座O1,另一端铰接一滑块A,滑块A可在摇杆O2B上滑动。
已知:相对速度Vr,杆O1A的角速度1,杆O2B的角速度2。
试求滑块A的科式加速度:题5图A.方向垂直O1A向上B.方向垂直O1A向下C.方向垂直O2B向上D.方向垂直O2B向下6、如图所示的曲柄连杆机构中,已知曲柄长OA=r,角速度为,连杆长AB=2r,则在图示位置时,连杆的角速度为:题6图7、如图所示长2的细直杆由钢和木两段组成,各段的质量各为m1和m2,且各为均质,问它们对z轴的转动惯量Jz等于多少?题7图8、半径为R的固定半圆环上套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环M,曲杆ABC的水平段BC穿过小环,AB段以匀速u在倾角600的导槽内滑动,如图所示,试问在图示位置时,小环的动量P 等于多少?题8图9、如图所示,均质正方体ABCD,质量为m,边长为b,对质心的转动惯量,已知点C的速度,则刚体对转动轴A的动量矩大小L A为题9图10、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A相对于三角块B以加速度沿斜面下滑,三角块B又以加速度相对于地面向左运动,则物块A的惯性力F I为:题10图参考答案:A、B、C、A、C、C、D、B、A、C理论力学选择题第二组1、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A.变形体B.刚体C. 刚体系统D.任何物体或物体系统2、2、等边三角板ABC,边长为b,今沿其边缘作用三个大小均为F的力,方向如图所示。
问这三个力向点简化的主矢量和主矩的大小等于多少?题2图3、物块A重W,它与铅垂面的摩擦角为,今在物块A上作用一个力F,且F=W,力F 与水平线的夹角为,如图所示。
则物块A所处的状态为:题3图A.向上滑动B.向下滑动C.稳定平衡状态D.临界平衡状态4、如图所示均质折竿ABD重心的坐标为:题4图5、点自坐标原点出发沿轴作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其运动方程为:,(t 以秒计,x以厘米计),则点在最初6秒内所走过的路程为:题5图A.6cmB. 8cmC.106cmD.16cm6、行星轮机构中轮O固定,半径为R,轮A半径为r,连杆OA铰接在两轮的中心,其角速度为,方向如图所示,问轮A的转动角速度等于多少?题6图7、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置一平板,处于静止状态,若在平板上作用一平面力偶,平板将如何运动?A.静止不动B.平动C.绕通过其质心的铅直轴转动D.平面运动8、如图所示,圆轮在力偶矩为M的力偶作用下沿直线轨道作只滚不滑运动,接触处摩擦因数为f,圆轮重W,半径为r,当圆轮顺时针转过一圈,外力作功之和为?题8图9、如图所示,均质杆AB的A端和固定支座铰接,B端悬挂在铅垂绳子上,并使杆保持水平,若突然将绳子剪断,问此时A端的约束反力的大小和原来相比如何?题9图A.不变B.变小C.变大D.无法确定10、如图所示,当曲柄OC绕轴O摆动时,滑块A可沿曲柄滑动,从而带动杆AB在铅直导槽内移动。
已知OC=a,OK=l,在点C处垂直于曲柄作用一个力F C,而在B处沿BA作用一个力F B,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则B处虚位移和C处的虚位移的关系为:题10图参考答案:B、B、C、C、C、A、C、C、B、D理论力学选择题第三组1、如图所示的平面汇交力系的力多边形表示:题1图A.力系的合力等于0B.力系的主矢量是C. 力系的合力是D.力系的主矩不为零2、物块重50N,在水平向左的推力作用下,靠在铅直墙面上,若如图所示两种情况下,物块与墙面之间的静摩擦因数都是0.3,试问物块是否处于静止状态?题2图A.(1)(2)都静止B.(1)静止,(2)运动C.(1)运动,(2)静止D.(1)(2)都运动3、已知点的坐标为(5,5,5),如图所示,力在y轴上的投影为:题3图A. B.C. D.4、汽车左转弯时,已知车身作定轴转动,汽车右前灯的速度大小为,汽车左前灯的速度大小为,、之间的距离为,则汽车顶轴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为A. B. C. D.5、今给出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上、两点的速度,已知=且两者方向平行,试问下面答案中哪一种是正确的?题5图A.(1)的运动是可能的B.(2)的运动是可能的C.(1)(2)的运动都是可能的D.(1)(2)的运动都不可能6、在点的复合运动中,牵连速度是指:A.动系原点的速度B.动系上观察者的速度C.动系上与动点瞬时相重合的那一点的速度D.动系质心的速度7、如图所示,均质圆盘的质量是,半径为,重物的质量是,绳子重力不计,试写出圆盘的转动微分方程:题7图A. B.C. D.8、如图所示,均质圆盘的质量为,半径为,可绕点在铅直面内转动,已知转动角速度为,试写出圆盘的动能:题8图A. B. C. D.9、如图所示质量为,长为的圆管内套一个质量为,长为的杆,杆可在圆管内滑动,圆管及杆绕轴转动,试写出杆的质心达到处时(此时转动的角速度为),系统对轴的动量矩。
题9图A. B. C. D.10、拱受力及约束如图所示,试写出点和点虚位移之间的关系为:题10图A. B. C. D.参考答案:A、C、D、B、B、C、D、C、C、A理论力学选择题第四组1、已知刚体某平面内点处作用一个力,同时在该平面内还作用一个力偶矩为的力偶,如图所示。
若将此力与力偶简化,其最后的结果是:题1图A.简化为一个合力作用线通过点)B.简化为一个合力作用线不通过点)C. 简化为一个力偶D.简化为一个平衡力系2、如图所示,不计重量的物块置于倾角的斜面上,物块上作用一水平力,接触面的静摩擦因数,动摩擦因数为,则物体和斜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为:题2图A. B. C. D.3、如图所示,在一正方体上沿棱边作用有六个力,各力的大小都等于F ,正方体的边长均为,此力系简化的结果是题3图A.合力B.合力偶C.力螺旋D.平衡4、如图所示,和两齿轮在其切点啮合,当齿轮分别以角速度和以及角加速度和转动时,轮上切点和轮上切点的加速度有以下关系:题4图A. B.,方向相同C.,方向相同D.,方向相同,方向相反5、正方形平板饶垂直于图面的某定轴作匀加速转动,其角加速度为,图示瞬时其角速度为,、两点的全加速度方向如图所示,问转动轴心可能位于以下哪个点?题5图A.O点B.G点C.H点D.C点6、如图所示机构中,杆和杆可分别绕和作定轴转动,轮可绕轮心相对于杆转动,杆搁在轮上,图示瞬时,杆在水平位置,杆的角速度为。
若取轮心为动点,动系固连在杆上,动点的绝对速度与绝对加速度的方向如图所示。
问牵连速度的方向应如何表示?题6图A.沿连线,指向B.沿连线,指向C.沿连线,指向D.垂直于连线,指向7、圆轮重,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若在圆轮上作用一力偶,如图所示,问圆轮的质心将如何运动?题7图A. 质心加速运动B.质心减速运动C.质心不动D.不能确定8、已知正方形刚体上点的速度,点的速度,方向如图所示。
已知刚体的质量为,边长为,对质心的转动惯量为,则此刚体此瞬时的动量为题8图A. =0B.,方向平行于C.,方向平行于D.方向为(+ )的方向9、如图所示圆轮沿斜面直线轨道向下作只滚不滑运动,当轮心沿斜面移动距离时,轮缘上摩擦力所做的功为题9图A. B. C. D.10、如图所示机构受力处于平衡状态,给点以虚位移,则点处的虚位移的方向为题10图A.与点相同B.竖直向上C.竖直向下D.垂直于向右参考答案:B、A、D、B、C、D、C、B、C、A理论力学综合题一一.基本题1. 在图示机构中,杆OA O l B,杆O l C O 2D,且OA=20cm ,O1C = 40cm ,CM = MD= 30cm ,若杆OA 以角速度ω=3rad/s 匀速转动,则:M 点的速度大小为:cm/s ,B 点的加速度大小为:cm/s2。
(填入正确答案序号)① 60 ;② 120 ;③ 150 ;④ 180 。
2. 在图示平面机构中,轮沿水平面作纯滚动。
试判断该机构中作平面运动的构件数目,并在图中作出该瞬时各自的速度瞬心。
作平面运动的构件有:个。
3. 判断题(1)两个做曲线运动的点,初速度相同,任一时刻的切向加速度大小也相同。
任意时刻这两个点的法向加速度大小相同。
()(2)当牵连运动为平动时,科氏加速度为零。
()(3)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意点简化,一般情况下,主矢和主矩与简化中心的选择有关。
()二. 计算题1.图示机构,构件的重量和摩擦力忽略不计,试确定主动力F(垂直于AB)和主动力矩M2.质量为m、半径为r的圆柱体在半径为R的半圆弧槽内滚动而不滑动。
试建立圆柱体带拉格朗日乘子的动力学方程。
设C为圆柱体质心,带拉格朗日乘子的动力学方程的模型为:3.图所示组合结构由T形杆ABC和直角杆DEC铰接而成,BC和DE线均与地面平行。
已知:P = 20KN ,q = 6KN/m ,不计杆重。
求固定端A及支座D处的约束反力。
理论力学综合题二一、选择题(每题3分。
请将答案的序号填入划线内)。
1.正方体仅受两个力偶作用,该两力偶矩矢等值、反向,即,但不共线,则正方体。
①平衡;②不平衡;③因条件不足,难以判断是否平衡。
2.将大小为100N的力F沿x、y方向分解,若F在x轴上的投影为86.6 N,而沿x方向的分力的大小为115.47 N,则F在y轴上的投影为。
①0;②50N;③70.7N;④86.6N;⑤100N。
3.某空间力系若:(1)各力作用线均通过某一固定点;(2)各力作用线分别通过两固定点;(3)各力作用线分别平行两固定点的连线,则其独立的平衡方程式的最大数目分别为:(1)个;(2)个;(3)个。
①3个②4个③5个④6个⑤2个二、填空题(每题5分。
请将简要答案填入划线内)。
1.已知平面平行力系的五个力分别为F1= 10 N,F2 = 4 N,F3= 8 N,F4= 8 N和F5= 10 N,则该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为。
2.平面力系如图,已知F1=F2 = F3 = F4 =F,则:(1)力系合力的大小为;(合力的方向和作用位置应在图中画出)。
(2)力系合力作用线距O点的距离为;3.置于铅垂面内的均质正方形簿板重P= 100kN,与地面间的摩擦系数f= 0.5,欲使簿板静止不动,则作用在点A的力F的最大值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