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法规战略概述
2011年10月1日前, 已投放市场但未按《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 其实施细则有关要求备案的,应在2012年12月31日前,按照《国产非特 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备案。 已投放市场且已按《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要求 备案的,不需要重新提交资料进行备案,但应在2012年12月31日前,办 理《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登记凭证》。
山东省指定化妆品卫生安全性检验机构
2011年10月1日起,全国将开始实施的《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 备案管理办法》,按照国家局《化妆品行政许可检验机构资格认定 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我省已完成第一批化妆品指定检验机构的 审查工作,确定以下单位为山东省化妆品指定检验机构,并报国家 局备案。 一、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所
监督抽检:重点检查未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备案的产品、 企业新投放市场的产品、卫生质量不稳定的产品、可能引起人体不良反 应的产品、以及有消费者投诉的产品等。
产品备案管理
国家局《关于印发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食药监许〔2011〕181号)
自2011年10月1日起, 首次投放市场的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应 当按照《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备案。
命名指南: 一、禁用语 二、可宣称语
关于加强化妆品标识和宣称日常监管工作的通知
食药监办许〔2010〕135号
一、各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将标识和宣称 “药妆”、“医学护肤品”等夸大宣传、使用医疗术语的违规行为 作为日 常监督检查的重点之一,切实加强对化妆品标识和宣称的监管。 二、要求化妆品经营单位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制度,严禁销售违 规标识和宣称的化妆品。同时,通过媒体或其他方式加强对消费者 化妆品基本常识的宣传。 三、对生产、经营在标签、小包装或者说明书上违规标识化妆 品的以及违法宣称“药妆”、“医学护肤品”的,要依据《化妆品 卫生 监督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予以查处,该下架的下架,该 曝光的曝光,造成严重后果的应撤销批准文号(备案号),并将查 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
关于印发化妆品产品技术要求规范妆品行政许可工作,提高化妆品卫生质量安全 控制水平,加强化妆品生产经营卫生监督。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化妆品产品技术要求(文本格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文名称 汉语拼音名 【配方成分】 【生产工艺】 【感官指标】 【卫生化学指标】 【微生物指标】 【检验方法】 【使用方法】 【贮存条件】 【保质期】
6、安全性风险监测和不良反应监测
关于印发化妆品命名规定和命名指南的通知
国食药监许〔2010〕72号
命名规定: 第三条 化妆品命名必须符合下列原则: (一)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规定; (二)简明、易懂,符合中文语言习惯; (三)不得误导、欺骗消费者。 第四条 化妆品名称一般应当由商标名、通用名、属性名组成。名 称顺序一般为商标名、通用名、属性名。
关于加强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食药监许〔2009〕118号
强生等公司婴幼儿卫浴产品事件发生后,化妆品的安全问题引起 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化妆品备案工作是做好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基础,对化妆 品日常卫生监督管理和突发安全事件的应对具有重要作用。 各省(区、市)化妆品卫生监管部门要严格按照《化妆品卫生监 督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做好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的备案。 要完善备案产品档案和信息的管理,充分发挥化妆品备案资料的 作用,对于备案产品中不符合有关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法规、标 准和规范要求的,要依据有关规定进行查处。对国产非特殊用途 化妆品备案信息要及时公布。
(国函〔1989〕62号文)。
1989年11月13日, 卫生部令第3号发布。 199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6章35条]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化妆品生产企业的卫生监督 第三章 化妆品质量的卫生监督 第四章 化妆品经营单位的卫生监督
第五章 化妆品卫生监督机构与人员的职责
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2007版)
2007年5月31日,卫生部印发《化妆品生产企 业卫生规范(2007年版)》(卫监督发〔2007〕 177号)并即日实施。
该规范是化妆品生产企业获取生产卫生许可
必须达到的标准。
《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2007版) [9章68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总 则 选址、设施和设备的卫生要求 原料和包装材料卫生要求 生产过程的卫生要求 成品贮存与出入库卫生要求 卫生管理 人员资质要求 个人卫生 附 则
二、国家局主要政策文件
生产企业规范监管 生产企业卫生条件监管 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国家局自2009年9月接管化妆品卫生监督工作以来,
共发布化妆品管理政策累计“54”件,主要方面为:
1、行政许可规范 2、生产经营单位监管规范
3、原料(禁、限用物质)管理及原料检验方法
4、技术支持体系(检验机构)建设 5、化妆品命名规范
生产企业监督管理
预防性监督:化妆品生产企业新办、改建、扩建的厂址选择、生产车间 布局审查、企业建设竣工验收。 日常监督管理:按照国家局《化妆品生产企业日常监督现场检查工作指 南》,对企业实行定期(每年第一、第三季度各1次,每个企业全年至 少监督检查2次)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包括生产环境卫生情况、产品配 方审查、原料使用、生产工艺规程、各项卫生设施、生产容器及包装材 料、检验条件、生产过程及产品存放、运输、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 健康查体及健康状况监督、产品监督抽检、行政处罚等。
二〇〇九年四月三日
关于印发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食药监许〔2011〕181号
一、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检验机构 并报国家局备案。 二、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检验机构应具备的条 件(4项) 三、申请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的,可自行选择经各省级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检验报告在全国 范围内有效。 四、对检验机构和检验工作的要求 五、时限规定(已述)。 对已投放市场但不再生产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的,应向省级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化妆品行政许可程序
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审批: 市局受理—进行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和生产场所卫生监测 — 申报 类别代表性产品的卫生安全性检验 — 转报省局 — 省局申报资料审 核 — 组织核查员实施现场审查验收 — 符合要求予以发放许可证。 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产品注册: 省局受理与初审(生产现场卫生条件审查及检测样品封样)—国 家局认定化妆品检验机构进行产品安全性检验 — 国家局审评中心组 织专家评审 — 国家局颁发批准证书。 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产品备案: 省局受理 — 资料审查 — 符合要求的发放备案凭证。
第一部分 总则
第二部分 毒理学试验方法 第三部分 卫生化学检验方法 第四部分 微生物检验方法 第五部分 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检验方法
化妆品国家标准(GB)
1.《化妆品卫生标准》 2.《化妆品卫生化学标准检验方法》 3.《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 4.《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 5.《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6.《化妆品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7.《化妆品痤疮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8.《化妆品毛发损害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9.《化妆品指甲损害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10.《化妆品光感性皮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11.《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印发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的通知
国食药监许〔2010〕479号
一、生产企业在化妆品标签说明书上进行化妆品成分标识时, 凡标识目录中已有的原料,应当使用《目录》中规定的标准中文名 称。 二、从2011年4月1日起,生产企业在申报化妆品行政许可时, 申报材料中涉及的化妆品原料名称属《目录》中已有的原料,应提 供《目录》中规定的标准中文名称。 三、《目录》未对收录的原料进行安全性评价,生产企业应严 格按照相关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使用原料,并对所使用 原料的安全性负责。 四、对《目录》中收录和未收录的化妆品新原料,应当要按照 《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相关规定经批准后方可使用。
化妆品法规政策概述
----山东省化妆品产业发展研究
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处 唐子安 2011.9
Exchange 主 要 内 容
一、化妆品监管法规概述
二、国家局主要政策文件 三、监督管理有关要求 四、化妆品产业发展研究
一、化妆品监管法规概述
《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
1989年9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
二、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三、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四、青岛市药品检验所
五、山东省皮肤病医院(人体安全检验机构)
关于印发化妆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现场检查工作指南的通知
食药监办许〔2010〕89号
对生产企业检查的重点内容:
1、合法性 2、生产条件 3、人员管理 4、生产过程 5、检验情况 6、原料管理
GB GB GB GB GB GB GB GB GB GB GB
7916-87 7917.1~4-87 7918.1~5-87 7919-87 17149.1-97 17149.2-97 17149.3-97 17149.4-97 17149.5-97 17149.6-97 17149.7-97
化妆品
7、仓储管理 8、产品标签说明书
关于印发化妆品行政许可检验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食药监许〔2010〕82号 《化妆品行政许可检验规范》
规定了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的微生物、卫生化学、毒理学检验项目以及检验报告的格式。 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毒理学试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