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数据下医患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

大数据下医患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

研究生课程论文《大数据下医患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课程名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姓名赖志远学号**********专业机械工程任课教师朱银端开课时间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课程论文提交时间:年月日大数据下医患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赖志远摘要:近年来,关于医疗纠纷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医闹”现象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当中,不和谐的医患关系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社会的热点话题。

学者们就医患关系的性质、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形成了许多富有见地的成果。

本文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以医患关系热点问题为中心进行探讨,对近年来的理论成果进行分析总结,主要从国内医患关系的性质、影响因素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看法及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医患关系文献综述一、医患关系的性质要界定医患关系的性质,首先要弄清医患关系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医患关系的内涵和外延,因审视角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从医学角度看,医患关系是医方与患方在诊疗护理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

广义上,医方包括医疗机构、医疗者和护士;患方包括患者、患者家属及患者家属以外的监护人。

由此可见,医患关系是一个涉及六方面当事人,由诊断、治疗、护理三方面结合而成的较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医疗者与患者之间的关系。

李运华认为医患关系的本质是商品货币性质。

目前,各国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不论是资本主义或是社会主义,为本国民提供医疗健康保障,免除或是减轻医疗经济负担已经成为普遍的政策方针,只是形式和程度不同。

由此可见医疗服务的福利性,但这是存在于医疗机构与国家,特别是患者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存在于医院与患者之间。

所以说,这种福利性只是给医患关系的商品货币交换关系披上了一层独特的外衣,即使医患之间的货币交换采取一种特别的方式。

其中的奥秘在于,医疗机构的服务经费大部分来源于政府的拨款,而这拨款实际上来自于政府对全民的税收,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时享受的福利可以看做是国家或者社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方式发放于患者手中,这便是所谓医疗服务的福利性。

但是如果把政府从这三者中抽出,医院与患者之间的关系便是不折不扣的商品货币交换的关系。

1陈运来则强调医患关系中的合同性质,认为合同性质才能真正揭示医患关系的本质。

其总的看法是医患关系应当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且是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医疗服务合同关系,主要使用《民法通则》和《合同法》。

持合同关系的理由主要由以下五点:一、医患关系是由民法所确认和保护的一种社会关系;二、医患关系是一种以人身权和财产权为内容的社会关系;三、医患关系是一种体现国家意志和当事人意志的思想意志关系;四、医患关系具有平等和等价有偿的特点。

五、医患关系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要约和承诺的过程。

2畅春霞则提出医患关系是一种合同性质与经济性质互相杂糅的一种特殊的关系。

医疗服务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卫生健康的需求的,医疗服务所涉及的关系完全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适用于商品、服务两类消费关系的规定要求,双方之间是一种生活消费关系。

明确医患关系的这一性质,有利于明确患者作为消费者所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

但在明确医患关系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同时,不能否认其民事合同性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不能解决的法律关系应适用民事法律,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民事性质的法律在这一领1李运华. 论医患关系的经济本质与法律性质[J]. 医学与社会,2002,04:42-44.2陈运来. 医患关系的性质辨析[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4:66-68.域起着不同的作用,为公平解决医患矛盾,调整医患关系都起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畅春霞甚至认为由于医患关系的特殊性及复杂性,有理由出台关于规范医患关系的专门的适用法律法规。

3二、影响医患关系和谐发展的因素对于影响医患关系的原因探析,理论界众说纷纭。

总的来说包括医疗资源匮乏、医疗资源分配极不协调、医疗卫生保障制度不完善、医药制度不成熟、医患关系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医患双方各自在医疗过程中权利与义务的不明确以及新闻媒体在医患关系相关报道中的负面影响等。

李正关指出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相对匮乏,据卫生部新公布的数据,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其中还有不少资源水平不高,公众不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我国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

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认为,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80%在城市,20%在农村。

城市人均卫生事业费用38.3元,而农村仅9.9元,农村医疗投入只占总投入的16%。

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国的卫生公平性排在了191个成员国的第188位。

配置失衡,公平不够,局部地区必然会形成看病难,医患矛盾突出的现象。

4医疗保健政策深刻地影响着医患关系,并左右着医患关系的发展与变化。

樊民胜等人认为,在实行“以公平为主,兼顾效益”的福利性的医疗保健政策时期,我国的医患关系是和谐的。

但自从医疗保健政策向“经济导向型”方向转变之后,国家大幅度减少了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医院必须从病人身上取得卫生发展必要的资金,医药费用上涨是必然的,也失去了公平和公正,并最终导致医患关系的恶化。

调整医患关系不能仅从医、患两方面着手,建立符合医学伦理的卫生政策,才是问题的关键。

5由于我国实行医疗服务低收费,以药养医的机制,医院的主要收益来源于药品,无形中诱导医院和医生多用贵重药物,致使患者的用药成本不断上升。

胡建伟认为国家对药品的监督与管理不力是医患纠纷的诱因之一,老百姓对药品购销领域中的不正之风深恶痛绝。

高档抗菌素的滥用、医生收受高额药品回扣等时有发生。

究其原因,其根源在于药品的价格背离了价值,药品监管、药品定价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

其次,药品同类替代品太多,价格差异巨大,药品价格虚高助长了医药销购领域的不正之风,一些药品制造企业不惜以高额回扣作为促销竞争的主要手段,既玷污了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也大大加重了患者的负担。

6目前出台的关于医事的法律大多只是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做出了规范,而对医患双方之间的关系该如何界定没有具体的规定,更没有给医患关系一个准确的定位。

张素平,孙峰对我国医患关系的法律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相关的具体法律法规的缺失是造成医患纠纷升级的潜在土壤。

不仅如此,由于有关医患关系理论方面的认识不统一甚至不清晰,各地相继出台了有关的地方性文件,造成了更为混乱的立法和相应的司法局面。

这导致原本复杂的医患纠纷变得越来越难以处理。

7张鲁中则从医生的角度透视医患关系,认为医生在医疗行为过程中的缺陷是医患关系矛盾的一大原因。

据调查,医患关系紧张甚至引发医疗纠纷,40%原因与医务人员爱心、责任心、同情心有关。

另一调查显示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好引发纠纷占49.5%,服务质量及技术水平问题只占29.6%。

一些医生面对患者,重医疗程序服务,重躯体疾病治疗,而忽视心理疾病治疗,只埋头于工作,忽视患者心理感受,未把患者当成完整人来对待。

信息不对等,3畅春霞. 浅论医患关系的法律性质[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49-52.4李正关,冷明祥. 医患关系研究进展综述[J]. 中国医院管理,2009,03:40-43.5樊民胜,张琳. 医疗保健政策与医患关系[J]. 医学与哲学,2004,09:9-11+15.6胡建伟. 完善医药卫生体制是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因素[J]. 现代医院,2008,07:107-108.7张素平,孙峰. 我国医患关系的法律现状分析[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07:48-50.医生与患者交流不够。

甚至一些医生无视职业操守,收红包、拿回扣,把病人当做中饱私囊的工具。

因此,当出现医疗效果不尽人意时,患者自然而然认定是医生的问题。

8相反,张广森则强调患者在和谐医患关系构建中的道德责任。

患者的病人角色常常强化了患者无责的心理,而大众对于患者的同情心模糊了患者在医患纠纷中的道德责任。

患者片面意识认为医学是全能科学,对医生报以过高的期望,当治疗效果不尽人意时,处于弱势与痛苦的患者容易放松自己的道德标准,单方面指责医方过失,更有甚者提出天价赔偿演变成为“医闹”严重破坏了医院的医疗秩序,损害了其他患者的医疗权利。

9王俊燕指出了新闻媒体在报道医患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将激化普通民众对医务工作者的不满从而破坏和谐的医患关系。

新闻媒体试图制造噱头,追求轰动效果,以此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一些记者试图夸大医疗冲突的新闻,利用抢眼的数据、字眼吸引读者增加网络点击量,或是利用其言论优势向有关医疗部门试压。

记者将自己的见解传播给读者,从而对受众的看法进行影响。

大量的具有片面患者倾向性的报道,使得医务工作者的社会形象受损,医务工作者的公信力受到严重威胁,不免使得一些患者在就医的开始就对医务人员带有偏见,一但治疗效果不佳时,医患矛盾更加容易演化成医疗纠纷。

10由此,不难得出,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医患双方,还包括社会各方面。

体制、法律、媒体在医患关系中同样扮演重要角色,复杂的成因和影响使得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变得尤其困难。

三、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工程。

在途径和方法问题上,各行业的相关研究者提出了各有侧重的建议:肖鹏就医患关系紧张的制度因素与对策进行了详尽的研究,认为解决医患矛盾的紧张形势,制度的变革当务之急,其中包括:一、建立与经济水平相适应的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医患之间的这直接经济关系转化为医方与保险公司的经济关系,以形成互相信任、互相配合的医患关系。

二、严格新药审批,实行医药分离。

杜绝药品的价格虚高,对于主要成分不变、功能不变仅仅改变药品名称的“新药”,不予以批准药品生产文号。

三、建立医生职业责任保险制度。

当医生由于其医疗服务缺陷造成患者损害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时则由保险公司予以赔付。

四、取消医疗侵权诉讼的举证责任倒置,确立医方提供医疗过程记录的合理举证责任。

五、严禁科室承包,建立以医务人员服务的患者人数、服务质量为薪酬计算标准的医务人员薪酬制度。

六、严格整治卫生行风,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对于卫生行风的整治,不能仅仅停留在道德层面,要正确运用法律手段整治行风,对于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不能用道德处理、行政处分代替。

11刘秋兰等人认为我国医患关系涉法问题的研究基础十分薄弱,调整、规范医患关系的法律法规之后甚至缺失,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不健全以及医患双方法律意识失衡与法律知识不健全等是导致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

并从这四个角度入手探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法律对策。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应该对医疗领域的重大、基础性法律问题展开研究;完善相关立法,建立科学、合理、完备的医事法律体系;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纠纷解决机制和患者权利救济制度;特别地,应当设立专门的医事法庭或法官,探讨第三方处理机制等非诉讼解决机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