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14辑第74 ~84页©SSAP, 2018元刻板印象威胁对医患关系的影响:群际焦虑的中介作用*贺雯朱佳丽孙亚文王晓兰柏涌海M摘要:社会认知理论表明,元刻板印象是影响群际关系的 重要变量,元刻板印象威胁对群际关系具有破坏作用,且群际焦虑是元刻板印象威胁和群际关系之间的重要中介变量。
因此,本研究采用实验法探讨元刻板印象威胁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将47名医生和58名患者随机分配到元刻板印象威胁组和无元刻板印象威胁组。
结果表明:威胁组被试的群际焦虑水平显著高于无威胁组,医患关系评价显著低于无威胁组;医生群体对医患关系的评价显著低于患者;群际焦虑在元刻板印象与医患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关键词:医患关系元刻板印象威胁群际焦虑近年来,医患关系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医患关系是指整个医疗服务过 程中以医生为主的群体与以患者为主的群体之间所建立的关系(丘祥兴, 2003)。
这是一种普遍又特殊的群际关系,普遍性在于任何人无一例外都 可能扮演患者角色,特殊性则在于无正式契约形成的医患关系,来得快, *本研究得到国家社科基金(17BSH09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473261),国家 重大招标项目(HZDA327)和上海哲社规划课题(2015BSH004)的资助。
贺雯,女,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朱佳丽,女,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 生;孙亚文,女,上海杉达学院国际医学技术学院讲师;王晓兰,女,上海师范大学教 育学皖硕士研究生;柏涌海,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预防保健科主任。
元刻板印象威胁对医患关系的影响:群际焦虑的中介作用75去得也快(阳欣哲,2012)。
医患关系本该是一种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的 良好关系,但在当前中国社会中,医患关系日益呈现不和谐现象。
大量研 究发现,医患关系不仅受医患双方年龄、性别、文化、种族等人口学变量 影响(叶红梅,2014; Springer&Mouzon, 2011),而且与医患双方的心理 因素,诸如归因偏差(张珊莉,2009)、消极的刻板印象(王瑜,2014)、医患双方污名化(王雄伟、武承淑,2014)等密切相关。
但实证研究多集 中在医学、传播学、社会学等方面,且多采用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医患关系的实证研究仍然缺乏。
社会认知理论表明,元刻 板印象是影响群际关系的重要变量(Vorauer,Main,&0’Comiell,1998; Macinnis&Hodson,2012)。
元刻板印象威胁对群际关系具有破坏作用,且 群际焦虑是元刻板印象威胁和群际关系之间的重要中介变量(Wohl, Gigufere,Branscombe,&McVicar,2011)。
因此,本研究采用实验法探讨 元刻板印象威胁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元刻板印象(meta-stereotype)是 Vorauer,M ain 和O’Connell 于 1998 年提出的概念,它是指个体关于外群体成员对其所属群体(内群体)所持 刻板印象的信念。
Gtaiez和Huici(2008)认为,与刻板印象相比,元刻板 印象会对群际关系产生更深刻、更持久的影响。
这主要是由于元刻板印象 信息与自我直接相关,尽管个体非常关心他人如何评价自己,但由于信息 渠道十分有限,且羞于向外群体询问对自身所属群体的评价和刻板印象, 因此,这类信息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并且元刻板印象信息一旦形成不易改 变(Lisa,Katherine,&Eden,2013; Vorauer et al. ,1998)。
消极兀刻板 印象激活导致群体成员处于一种社会心理困境和认知不平衡状态,诱发群 体成员的压力和害怕体验,进而损害群体成员的行为,这一现象被称为元 刻板印象威胁(孙亚文、贺雯、罗俊龙,2015)。
研究表明,当激活消极元刻板印象后,个体的群际焦虑水平提高,反 过来这种负性情绪导致他们避免与外群体的接触,且产生对外群体的敌意 行为,进而导致群际关系下降(Frey &Tropp,2006; Plant &Devine, 2008; Finchilescu,2010)。
此外,也有研究发现,消极元刻板印象的激活 会导致个体自尊水平降低(Owuamalam&Zagefka,2011),进而影响群际 关系。
因为个体知觉到自己被外群体消极看待,可能会形成拒绝敏感性 (rejection sensitivity),产生更多的交往排斥预期,在群际接触中表现为易76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14辑于感知和过度反应(Mendoza-Denton et al.,2002; Shelton,Richeson,& Salvatore, 2005)。
还有研究发现,同时激活积极和消极元刻板印象后,后者群际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前者,且与较低的幸福感和较高消极情绪呈正相 关(Owuamalam&Zagefka,2013)。
借助生理反馈仪发现,消极元刻板印 象激活组个体的血压和皮电均提高、心率加快、腹侧前扣带回皮层变得活 跃(Kamans,Otten,&Gordijn,2011)。
群际焦虑是元刻板印象威胁和群际关系之间的重要中介变量,已得到 大量研究证实(Smith,Hogg,Martin,&Terry,2007; Wohl et al. ,2011)。
但关于元刻板印象与医患关系的研究十分缺乏,目前关于刻板印象与医患 关系的研究也较少。
已有研究发现,消极刻板印象会阻碍患者的求医行 为,对医生不信任,幸福感水平也降低,最终致使医患关系紧张(Chrisler,Barney,APalatino, 2016)。
原因在于刻板印象激活后的患者怀 疑医生不喜欢自己,感知到就诊过程中医生缺乏耐心,自己得不到尊重,进而选择拒绝接受医生的建议,医患关系较为紧张(Taylor, 2012)。
对于医患关系,学者从不同的视角给出了深入的分析与建议,除了体 制、政策等方面的原因,医患之间的心理因素对双方关系有重要影响。
然而,医生或患者的消极元刻板印象是否会对医患关系产生影响及其影响机 制仍是一片空白。
基于上述原因,本研究将以元刻板印象操控为自变量,以群际焦虑和医患关系为因变量,考察消极元刻板印象的激活对医生和患 者群际关系的影响,以及群际焦虑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本研究的研究假设如下:假设1:元刻板印象威胁组被试的群际焦虑水平显著高于无威胁 组,医患关系显著低于无威胁组;假设2:群际焦虑在元刻板印象与医患关系间起中介作用。
二数据来源、变量操作与研究设计(―)数据介绍与样本描述在上海一所医院选取47名医生,58名患者参加实验。
被试被随机分 成威胁组和无威胁组。
其中,威胁组医生24人,平均年龄为42.25岁(35~54岁,SZJ=5.43),患者30人,平均年龄为37. 32岁(27 ~65岁,元刻板印象威胁对医患关系的影响:群际焦虑的中介作用77S/)= 6.30);无威胁组医生23人,平均年龄为43.91岁(33 ~ 52岁,S Z)=5. 10),患者 28 人,平均年龄为 37. 10 岁(29 ~ 63 岁,S Z)= 6.21)。
所有被试语言理解能力正常,均能按照要求完成实验。
实验结束后给予小 礼物作为报酬。
(二) 变量的操作化1.群际焦虑量表采用Stephan和Stephan(1985)编制的群际焦虑量表,量表由10个 项目组成。
题目形式如:比起你与同是医生(患者)的个体交往,你与患 者(医生)交往时感受如何?被试根据真实情况对“别扭的、局促不安 的、恼怒的、焦躁的”等词语进行7级评定。
其中3个项目(5、6、7) 为反向计分,分数越高代表群际焦虑水平越高。
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 a系数为0.78。
2.医患关系量表该量表由对外群体的喜欢程度、对外群体的认知、与外群体的接触意 愿三个维度构成(Tropp&Pettigrew,2005),量表由8个项目组成。
题目 形式如:你对医生(患者)的信赖度如何?所有题项均采用1~5级评分,分数越高代表被试的群际关系水平越高。
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 a系数 为0.81。
(三)研究设计和程序本研究采用2 (元刻板印象操控:元刻板印象威胁与无元刻板印象威 胁)x2 (群体:医生与患者)的两因素实验设计。
元刻板印象操控和群 体为被试间变量,群际焦虑和医患关系为因变量。
实验实行一对一单独施测,被试被随机分配到威胁组和无威胁组 中,并参照Owuamalam等人(2013)的研究,向被试呈现不同的指导 语。
医生威胁组的指导语是:作为医生,您认为患者可能对您的消极 印象有哪些(社会地位、教养、性格等方面)?请尽量用一些形容词描 述出来。
患者威胁组的指导语是:作为患者,您认为医生可能对您的 消极印象有哪些(社会地位、教养、性格等方面)?请尽量用一些形容 词描述出来。
医患两者无威胁组的指导语都是:简单谈谈您对环保的 看法,请尽量用一些形容词描述出来。
随后让被试完成群际焦虑量表 和医患关系量表。
78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14辑三数据统计与分析(―)不同组别被试任务表现差异对威胁组和无威胁组被试的群际焦虑分析发现,威胁组和无威胁组被 试群际焦虑水平的平均数分别为33. 89±11. 24,24. 63 ±8.56。
方差分析 结果发现,群际焦虑的组别效应显著,F(1,103)=22.53,P <0.001,炉=0.18。
这一结果说明,消极元刻板印象的激活引起了被试群际焦虑水 平的提高,元刻板印象威胁情境的启动是有效的。
医生和患者群际焦虑的 平均数分别为28. 53 ±12.53,30. 12 ±9.68。
群际焦虑的群体效应不显著,f (1,103)=0.60,p>0.05;群体与元刻板印象操控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101)=0.09,p>0.05。
对威胁组和无威胁组被试的医患关系分析发现,威胁组和无威胁组被 试医患关系的平均数分别为27. 28±5.02,30. 75±3.78。
方差分析结果发 现,医患关系的组别效应显著,f(1,103)= 15.84,p<0.001,r?2=0.13。
医生和患者医患关系的平均数分别为27.47±3.76,30. 17 ±5.17。
群际关系的群体效应显著,F(1,103)=10.60,p<0.05,772=0.09;群 体与元刻板印象操控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 (1,101)=2.11,P >0.05。